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73.073(二更) 皇后可信吗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73.073(二更) 皇后可信吗(第2/3页)

要选烈酒。”

    见第二人已行动了起来,他闭目沉思了一瞬,忽然又朝着另一位随侍在旁的宫人道:“你跟着第一个人一起去药库,取三两葶苈子,不用熬煮,将其捣碎,用热水浸汁,再端过来。”

    他吩咐完了这一切,方才走回到了李治的身边,将医官朝着他递过来的针灸包接了过去。

    “劳驾皇后先将人都带到殿外吧,此地人多反而气息不畅,对陛下而言没什么好处。”

    武媚娘稳了稳心神,也没多问孙思邈此法到底能不能治好陛下,便将人都给支出了殿外。

    一刻钟后,温酒与十二味药散送到了殿内,被李治吞服了下去。

    葶苈子所浸的汁液则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配合按摩的方式洗头。

    当李清月跟着阿娘重新回到殿中的时候,室内的药味酒味还未彻底散去,李治的神情倒是已经比方才平静了许多。

    好像……确实管用。

    李治又躺了好一会儿,也终于能用有些无力的声音出口问道:“有劳先生了。不过现在,我希望先生能认真告知于我,这一出发病后,我还能不能恢复原样。”

    他不是问能不能救治,因为他自己心中有数——

    但凡孙思邈有将其根治的本领,都应该早有行动了。

    以孙思邈的医德,若是能做到的话,绝不会放任病人的身体恶化下去。

    所以当他稍有舒缓病情的时候,也只是发问,能不能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也不知道到底是药力还是酒力的作用,李治觉得方才那股头疼欲裂的鼓胀感稍微好了些,可惜还是不能正常视物。

    就像是他的脑子还被困缚在一层混沌之中颠来倒去,难以得到解脱。

    这对于一位必须每日批阅奏折的天子来说,简直是一出灭顶之灾!

    当问出这话的时候,他微微侧过头来朝着孙思邈的方向看去,也瞧见了皇后母女和站在后头的李弘李贤身影,却始终难以看清她们的面容,心中这一瞬间涌起的怅然只怕难以为外人所道。

    两年的时间,真是稍纵即逝。

    好像上一刻他还在得意于眼前再无障碍,是他大展拳脚的时候,文武官员奏报上来的消息也都让他眼见着大唐日益繁荣;下一刻却突然之间被上天所拿捏,一把将他从乘云而行的飘飘然中打入凡尘。

    甚至是落入了泥中。

    他必须弄明白,他还能不能恢复到原本的状态!

    孙思邈语气平和:“我相信在我来前其余医官应该有说过,陛下现在的情况不能用急药。如果非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本的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针刺放血。”

    “但我记得两年前陛下就说过,除非真到了情况危急的地步,您不会考虑这种手段。”

    针刺放血所用的不是寻常针灸的针,而是三棱针或者小尖刀。

    哪怕是孙思邈这等医疗经验极其丰富的大夫也不能确保,每一位病人的穴位血脉不会因为个人的特质而有所不同,这针刺放血法一定能够奏效,而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尤其是像李治这种头风疾病,放血必须在耳后或者头宫中医官不敢擅自做出这种决定,李治也对此有些疑虑。所以此前他始终抗拒于用此法纾解疾病,如今也……

    他沉吟片刻,还是低声道:“若不用此法,该当如何?”

    孙思邈吐出了两个字:“静养。”

    现如今的医术还无法透过头皮头骨和血脉,去看到李治头中血管内具体的情况,能做的只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药力影响稳固住李治的病情。

    就算如此,还得提防他会不会因为什么其他的诱因,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便如同今日出现的那样。

    静养修身,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起码要比什么寄希望于上天,求诸神佛要可靠得多。

    但“静养”两个字,对于旁人还好说,对一位帝王来说,就简直太过奢侈了!

    李治听到这个答案,心中真是好一阵无奈。

    他要怎么静!就算他想要静养,其他人允许他静下来吗?

    永徽年间都还出过席卷州府的动乱,充分证明了百姓没有足够的存粮度日的时候,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显庆年间的气候比之永徽好上不少,可天象这种东西,连太史局都不能给出确凿的概率,他就必须防患于未然。

    最要命的是,边地战事固然在显庆三年和显庆四年屡有进展,可到了显庆五年,那些不知礼数的蛮夷又已陆续兴风作浪。

    西边战线上,吐蕃在乌海败于苏定方之手,却在苏定方领兵回返洛阳后,以小规模袭扰的方式入侵甘青一带,也就是吐谷浑的地盘。

    东边也不安定。高丽国主本已向着薛仁贵递交了降书,却又暗地里支援百济,试图先将新罗给吞并掉,而后再度悖逆大唐。

    新罗王匆匆上书送抵洛阳,让李治在今年将苏定方又派去了东部战线,令其渡海作战。

    这不难让人看到大唐现如今的弊病——

    顶尖将领的匮乏,让名将不得不辗转作战。

    所以倘若西部再有动乱,李治必须好好考虑如何调兵遣将,而非做个安稳的皇帝。

    更不用说,那些还被作为流放之地的州县,还潜藏着数不清的不稳定因素。

    那么,他凭什么停下来?

    他甚至原本想要在明年亲自出征的!

    在方才头疼到最难以忍受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他在想,是不是因为他对舅舅赶尽杀绝,才在自己的身体上遭到了报应。

    但他又很快将这种想法抛在了脑后。

    不!他不能这么想!

    起码不能对自己的决定有任何一点后悔。

    他只能在此时缓缓说道:“请先生先下去吧,容我好好想一想。至于眼下,暂时按照静养的方式开药吧。”

    在听到有人陆续走出去的声音后,李治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哪怕此地是洛阳而不是长安,他也不能病得太久。

    起码不能到朝廷动荡的地步。

    好在,现如今的朝堂上都已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在他缺席后,还能维系住一段时间的运转。

    幸好啊……

    他的病爆发得晚了两年。

    可李治的这份庆幸并没有持续多久。

    他病倒是在十月,仅仅在一个半月后,他就收到了两封从梁州送来的检举信。

    一封出自梁王府的下属。

    一封则出自梁州户曹唐璿!

    二人信中所言内容大同小异。

    唐璿说的是,梁王在获知陛下在洛阳生病后,多次在府中筹办占卜之术,甚至举办巫祭,不知其所为何事。

    在他上呈公务的时候屡有神情恍惚,仿佛有所不妥。

    而那梁王府的下属所说的就更为直白了。

    他说,梁王在试图用占卜之术窥探陛下的寿数,也在尝试用巫术让陛下的身体恶化下去。

    以梁王所想,倘若陛下在此时驾崩,太子不过九岁而已,根本难当国家大任,皇后出身寒微,不过是陛下给了她脸面才让她坐在那个位置上,没资格以太后身份辅政。

    倒是他这位皇长子,曾经还被册立为太子,又已有十八岁的年纪,远比李弘更合适于当这个继任者。

    下属听闻此事,大为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