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00-110(第22/24页)

到李清月笑着摇了摇头:“我倒没有这种担心。”

    见公主示意, 孙仁师跟上了她的脚步,走进了附近的书斋。

    准确的说,这也是刘仁轨给李清月还有黑齿常之等人授课的地方。

    孙仁师抬眼就见,在最大的那面墙壁上,张贴着的是一张大唐东北边境的地图,囊括了高丽、黑水靺鞨部、契丹、突厥、新罗、百济、倭国等各方势力。交错的地盘、地名让人看着就眼晕。

    只能说好在,以各色颜色区分后倒是没那么混乱了。

    起码比起苏将军所持的寰瀛图(全国地图)和北部战图,看起来还要更为清楚一些。

    这张图上,甚至已与时俱进地将百济所在之地换成了大唐的颜色。

    李清月没管孙仁师看到此地配置的惊讶,伸手指了指唐军和高丽的边界线。

    “你是自营州来的,那头的兵马推进速度你有数。辽河滩涂地作为大唐与高丽的边界并不好走,起码以我看来,要挥师过境,起码还得有一个月的时间。”

    “当然,我说一个月也不是随便说的。”

    让孙仁师有点意外的是,在方才提出向新罗借粮之时张扬果决的安定公主,在此刻向他解释的时候却很认真,少了几分独断之意。

    李清月面朝地图,另一手负在身后,“这是按照苏将军送来的回信判断的。”

    之前为了提前取得苏定方的信任,李清月抢在苏定方收到朝廷那边消息之前,给他写了一封信。

    苏定方征战多年,并非会为身份年龄影响判断之人,也相当体面地给她回了一封信,被孙仁师随同诏书一并带来。

    如果说,阿娘的那封信,是让她明确地知道自己“在朝中有人”,可以不必存有后顾之忧。

    那么苏定方的那封信,则更像是在相互告知,自己的同盟军有着明智的战局判断,可以用战友的身份交托后背。

    不过,苏定方其实也给她出了一道考验。

    他在信中所交代的事情,像是在试探,李清月到底是一个能贯彻主帅想法的普通将领,还是一个——

    有明确战局规划,敢想敢做的天才!

    想到这里,李清月不由抬了抬嘴角:“苏将军在这封回信之中有几句话很有意思。”

    “他说,此番出征辽东的兵马中,能从事野战桥搭建的人手和指挥官员都不够。与此同时,高丽权臣渊盖苏文之子渊男生已因唐军动静而调兵前往前线。而苏将军的意思是,他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愿出现强弩之末的情况。”

    她发问:“孙将军,你觉得这三句话能做出一个什么推测呢?”

    孙仁师拧着眉头沉思了片刻,还是开口问道:“请大都督不吝解惑。”

    李清月回:“我猜……苏将军想尝试在过滩涂地的时候节省消耗,将兵力伤亡都留到突入高丽境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选择以什么方式过境?”

    孙仁师能坐到现如今这个位置上,也并不只是因为他的家世。

    他想了想苏定方此前让他们提前备好的种种器械,忽然闪过了一缕明悟,“等辽河与鸭绿江结冰!届时便可以直接连破高丽两道防线。”

    而辽河能够结冰的时间,以他的经验来看,应该在——

    九月中旬之后。

    距离现在确实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李清月见他像是已将这个问题给想通了,便接着说道:“所以我们这边该当如何已很清楚了。我此前还同老师分析,说百济这头发兵,必在九月底之前,现在苏将军有此选择,倒是将时间定死在九月底了。你也不必担心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有什么行动,因为唯有高丽前线有变,高丽人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面战线,才是我们出兵的最好时间。”

    “那么我想,我为何会在此时调度水师,你应该也能理解了。”

    孙仁师颔首,“若我没理解错意思的话,大都督是觉得,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动,就等着苏将军下达进攻的指令,也可以……也可以在这一个月里再多做一些准备。”

    比如说,收获雨述郡的军粮。

    比如说,让百济叛军归心,尤其是那几员将领。

    再比如说,无论是原本留守百济的刘仁愿部从,还是渡海而来的万名府兵,又或者是这些百济降卒,都要训练出令行禁止、适应于山地作战的状态。

    这些也都是安定公主之前就在做的事情。

    而现在,既然水师已在旁为策应,又有这一个月的充裕时间,她要趁机剪除新罗带来的威胁,完全说得通!

    就算不以武装暴力手段除掉新罗这个威胁,也要镇压住新罗蠢蠢欲动的野心,让他们在高丽之战中好好地当个帮手。

    李清月紧跟着说出的话无疑证实了孙仁师的判断。

    “新罗多年间觊觎百济之地,却在引来唐军后未能将此地收入囊中。所以那新罗王金法敏自诩聪慧之人,以为耍点小性子就能拖垮唐军在百济的驻兵。可我偏不惯着此人!”

    “我请老师为使者先行求索军粮,同时令水师策应,此为——先礼后兵之道。”

    李清月说到这里的时候,目光忽然冷冽,“孙将军,你隶属我大唐北衙十二卫之一,代表的是大唐的脸面。那你应该知道,如何在拿到我要的军粮之余,把你们这次前往新罗的行军消耗,也给一并拿到手?”

    这话说得无比掷地有声。

    若非安定公主的身量,算上那明显加高了一截的鞋子,也才不过刚满五尺,孙仁师险些要以为,站在他面前的,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谋划纵横的政客。

    但对于他们这些将领而言,有一位战略眼光独到的上级,实在是一件无比幸运之事。

    他这会儿哪里还能记得,在他刚刚泊船靠岸的时候,还对安定公主多有嫌弃,而是毫不犹豫地应道:“谨遵大都督之令。”

    他去干活!

    所以在目送刘仁轨领着卓云等人的出使队伍离开后,李清月也送走了摩拳擦掌、意图干一番大事的孙仁师。

    这家伙深以自己那右威卫将军的官职为傲,或者说,他以自己是大唐贵族为傲。眼下他既已打消了效力于安定公主麾下的顾虑,自然将这份傲慢对准了旁人。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金法敏。

    虽说有大都督在百济境内以身作饵、力挽狂澜,但新罗的这出撤兵,在孙仁师看来,无论如何都站不住脚。

    归根到底,还是饭吃太饱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他这头水军发兵的消耗,就可以找他多要一点了。

    孙仁师毫无心理负担地想着,这怎么也得按照一个月行军消耗的两倍……不,五倍来算吧!

    若是“先礼后兵”之中的“礼”起不到作用,他这个兵还能起到的作用更大一点。

    “用水师威胁新罗,可要比陆军有用得多啊。”李清月望着已不见人影的真岘城下,颇为满意地感慨道。

    这或许也是起行新罗的孙仁师所想。

    新罗地界多山,起码要比百济多。

    为了将这些西部山岭充当新罗和百济之间的缓冲屏障,也为了让王都所在之地能有足够的农田供给粮食,新罗的王都被设置在东面的沿海之地。

    陆军挺进新罗还需要经由翻山越岭,水师却可以在人猝不及防间登岸。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在唇角闪过了一缕玩味的笑容,“希望金法敏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