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30-140(第7/23页)

现在,她这句言之有物的回答,竟成了将领的定心丸。

    他重新切回到了正题,“英国公和邢国公说说看想法吧。”

    见英国公示意他开口,苏定方接道:“陛下曾经与我说过,有意让何力担任铁勒道安抚使,平定铁勒余患。如今唐军忽蒙此损失,也需要一位战功在手、名声在外的将领从事招抚,让铁勒诸姓既愿归顺,也不敢小觑于大唐。正是时候了。”

    “不错,我是有此意。”李治点了点头,“但我更想问的是,这场错误的追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否需要让唐军额外增兵,以防不测。”

    苏定方没有即刻答话,而是朝着李清月问道:“小将军是怎么想的?”

    李清月虽然没料到苏定方会突然将这个问题抛给她,但因李治发问之时她也在考虑此事,并未有所停顿便开口回道:“要增兵,但不能是太有针对性的增兵。”

    见因他在此时颔首,李清月朝他看来,像是要将发话的机会转移过来,英国公李勣也没推辞,直接接了下去:“公主所说不错。一万多骑兵阵亡,西域驻扎势力大减,除却郕国公发兵入铁勒劝降之外,还应该有一支兵马入驻。”

    “但这支兵马应当不是明确地用于防备大食,防备安西都护各国,防备吐蕃再度侵入等等原因,而只是一路作为增补的兵力。”

    “对,我正是这个意思。”李清月说道:“越是在此时表现出过分的警惕,也就越会让人觉得,唐军的这路损失乃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但阿耶莫要忘了,上一场战事胜利的影响余波仍在,唐军也仅仅是在追击铁勒残部中,因为气象缘故导致的损失,而不是被正面击败。事实上,对于西域各国来说,唐军依然有着绝对的威慑力,因为我们无需分心东面,随时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西面!”

    底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法,让李治心中镇定了不少。

    让他尤为满意的,便是李清月所说的最后一句。

    不错,唐军不是两路作战的状态,损失也还不到真正伤筋动骨的时候!

    他追问道:“那以诸位看来,该当派遣何人增兵前往?”

    苏定方当先答道:“既然是一出正常的增兵,陛下就近调度就是了。大可令早前就驻扎在凉州的独孤卿云在临近折冲府募兵,而后推进西疆。”

    独孤卿云出自陇西李氏,但因他的祖父乃是独孤信的家臣,所以从祖辈开始便改姓为独孤,自永徽五年被授予上柱国后便一直坐镇在西域地界。

    虽没有极大的战功,但胜在一个稳字,起码在兵权在手的情况下,绝不会做出什么冒进的举动。

    李治当即应道:“好!就按邢国公所说安排。”

    但他刚说出这话,又忽然听见下头传来了李清月的声音,“我能再多举荐一个人吗?此人目前做不成主将,但是我觉得她有必要做个副将一同前往。”

    因铁勒道安抚和西域增兵的将领都已敲定,李治的偏头痛比起方才缓解了许多,这让他甚至还能朝着李清月调侃道:“你总不会是说,这个副将是你自己吧?”

    “那怎么可能?”李清月摆了摆手,表示别开这等玩笑,“我说的,是我这熊津大都督府中的司马,也是阿耶钦封的右武卫翊卫校尉阿史那卓云。”

    卓云的后头那个官名,确实是李治在其得胜归来之后加封的,正好能在李清月增加的右武卫将军官职之下作为助手。

    对她在高丽征战期间的战功,李治也心中有数。

    所以他没直接拒绝李清月的这个建议,而是垂眸沉思了一瞬,再度开口:“将你的理由说说看。”

    “不需要有针对性地设防,不代表不要面面俱到。忽然折损一万多骑兵在天山之地,西突厥两位可汗是何想法,也必须考虑在内。”

    “阿耶给这两人起了兴昔亡、继往绝的头衔,但怎知他们真的愿意自此臣服、再无异心呢?毕竟,这两人终究不像是郕国公一般入朝为官,而是继续统辖着弩失毕五部和咄陆五部。”

    李清月迎着李治的目光,果断地说道:“比起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布真,我想阿耶也应该更相信道真与卓云这对兄妹在辅国大将军教导之下的忠诚。所以让卓云担任独孤将军的副将,监督两位西突厥可汗的动向,确实有这个必要。”

    阿史那卓云的履历太少,年龄不大,还是个女子,更容易让两位西突厥可汗忽略掉她的威胁。

    但别忘了,卓云是敢杀入渊盖苏文侧翼,杀出一番动乱的将领!

    倘若西突厥真有异动,李清月相信,她必定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治朝着另外几人看去,见他们都没提出什么异议,当即拍板了此事。

    不过,这显然不能挂着熊津大都督府属官的名头了。而是暂时令阿史那卓云以右武卫翊卫左郎将的身份,作为独孤将军的副将出征。

    ……

    “首次参与军事议会的感觉如何?”

    当李清月走出议会之地的时候,就听到等在外头的武媚娘问道。

    她转头朝着母亲看去,眼睛里有一瞬好像有星光在闪动。

    “感觉啊……我感觉改变已经到来了。”

    第134章

    阿娘能有过问政务的权力, 是改变之始。

    公主有参知军事的资格,是大势必然。

    现在,便已到了女将可以单独为官, 不必托庇在公主的名下。

    等同于是又往外迈出了一步。

    在这已彻底进入春日的长安城中,除却扑面而来的春风,还是这样的一条诏令被通过, 更能让人感到心中快慰,只觉希望油然而生。

    武媚娘就算还没有问及方才议事之中的具体情况, 也能对这句改变隐约有了些猜测——在方才的那出议事中,阿菟必定又把握住了时机再进一步。

    那么, 她也不能太落后了。

    她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说道:“去做你要做的事情吧, 我去找你阿耶。”

    西域战事的变故,让陛下又多了几分有心无力。

    在英国公、邢国公抵达之前完成问诊的太医,也是这样说的:要让陛下尽量减少心绪的波动, 要不然旧疾复发,很有可能会比显庆五年的情况还要糟糕。

    那么大有可能, 李治要将有司商议僧侣叩拜天子和亲人之事往后推迟。

    可武媚娘觉得,倒也不必推延。

    这是陛下希望达成的事情, 也已令上官仪起草了集议诏书的雏形,为何要因为他身体欠佳而有所止步呢?

    反正她这位皇后已协助打理政务将近一年半了,到如今也自然可以帮忙汇总各方意见。

    千万莫要小看这个机会啊。

    如果说在一二月间的流外官考核,筛选出能前往熊津大都督府任职的人,是让她的手边掌握了一些朝堂之外的人才资料, 那么——

    针对这出僧侣拜君王的议论, 就是让她更进一步掌握朝堂中人的态度与能力!

    李唐的集议制度本就很理性自由, 在还有佛门弟子参与票决、干扰舆论的情况下,这场票决中必然存在反对的声音。

    甚至这些人也不怕会因为提出反对意见而影响仕途。

    可他们显然不会是懂得揣摩上意的聪明人, 也当然是一群过于奉行传统之人。

    这些人就可以从她心中的名单上划掉了。

    还有,若是同一部门中还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做上司的那个大约也缺了些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