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30-140(第9/23页)

还盘算着吞并吐谷浑呢。”

    “所以你的机会还是在盯着那两个西突厥可汗上。我帮你撑腰,你不用因为他们两个和你一样都姓阿史那就对他们留手,要是发觉他们真有什么不轨之心,踩着他们的脑袋当你的战功便是……”

    “大都督,”卓云无奈地答道:“突厥部落林立,我跟那两位没交情。真要用他们来换战功,我不会留手的。”

    所以不用在这个时候再提醒一句这个。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若说她先前还有几分即将离开公主的心神不定,在这种絮絮叨叨的关切面前,又已渐渐烟消云散了。

    就是……

    对比一下她和公主之间的年龄,两个人的关系好像有那么一点颠倒。

    等等,说到年纪小,倒是让她想到了一件事。

    卓云连忙问道:“对了,我这一走,祚荣怎么办?”

    之前公主北上征讨靺鞨部的时候,俘虏来的那个靺鞨小孩,打从公主折返长安到如今,一直都是她在管。

    都已来到此地三个多月了,这小孩再怎么是个敢对敌人动武的硬骨头,到了此刻也已知道,就他这点三脚猫功夫,目前谁都打不过。

    公主也只是将他的族人给迁移到了内地,而非尽数剿灭,他就更没什么好扑腾的了。

    本着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他反正是没继续在口头上喊打喊杀。

    但他好像有些认人,因为是被卓云给打服的,便时常跟在她的后头。

    卓云也觉得这个小徒弟挺有意思的。

    奈何她这次出征西域兹事体大,对她来说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能带上祚荣,让自己分心。

    可直接将他丢在公主身边,也不知道会不会变成个麻烦。

    李清月却只思考了一瞬,就答道:“没事,到时候让姚元崇来带吧。”

    卓云:“……啊?”

    这真的没有问题吗?

    李清月一本正经:“这不是很合适吗?我让人去探访了一番姚元崇的过往履历,都说他每日以习武为功课,经常和同乡的少年人一起到山中围猎比武,因为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也算是那些人中的孩子王,对上一个五六岁大的靺鞨孩童还不是易如反掌。”

    “再说了,在我麾下任职之人,怎么能够只会武艺!姚元崇此前如何我不管,反正来了我这里就得好好上学,正好把他和祚荣安排在一起,让他先跟着杨炯学一遍,再教授给祚荣的时候温习一遍,如此一来,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学到耐性。”

    李清月说到这里的时候摊了摊手,仿佛是在说,这天下怎么会有她这种考虑周到的上司。

    阿史那卓云虽然总觉得这其中还有哪里怪怪的,但还是很配合地点了点头,“有人接手就好。”

    她想了想,又多补充了一句,“但我还是想再多提醒您一句,我离开之后,虽然您身边还有侍从保卫,在非必要的时候,还是莫要冲杀在最前线。就算真要这么干的话,也得等您的身量长成了再说。”

    交战之中素来有一寸短一寸险的说法,以公主目前的情况,或许在弯弓射箭上的劣势不明显,到了近战之中却是很显著的。

    卓云的目光在李清月的手臂上扫过,努力让自己的潜台词能被公主听明白。

    李清月把腰板又挺直了些:“知道了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她接下来要干的大事是经营好自己的封地,才不会随便以身犯险呢。

    要不然阿娘也该担心了。

    “行了,别说我了,你赶紧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的,要是没有的话,我给你批个假,让你回家一趟,见见家里人。”

    然后,可能就要出兵了。

    西域的战报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来的长安,李治召集众人议事也很快,所以这出兵绝不可能耽搁。

    果然,当正式的敕封旨意到来的时候,留给卓云准备的时间只剩下了两日。

    两日之后,她就和契苾何力以及其副将一并直奔西域而去。

    李清月在城楼上望着这一行人的背影,轻舒了一口气。

    这一次为其请命,堪称是恰逢其会,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要看卓云自己了。

    在相隔千里之地,李清月又不会什么锦囊妙计,她除了效仿阿娘一般,在卓云拿到战功的时候为其请官之外,大概是没什么其他可以做的了。

    “我们回去吧。”李清月朝着澄心说道。“明日还得见见那几个伴读呢。”

    到时候,人又多起来了。

    可得劳烦澄心帮她算明白给各人的薪酬,免得苛待了下属。

    这新人到来之事,也算是冲淡了几分卓云起行后的担忧。

    她是实在很想看看,和王勃、卢照邻同属初唐四杰的杨炯到底是个什么“神童”水平。

    看看未来能成为宰相的姚元崇在还没好好读书的时候又是个什么风采。

    还有那位从岭南来的庞娘子会是何种脾性。

    ……

    对于新下属持有好奇心,怎么说都是一个合格上司的素养。

    所以李清月觉得这个肯定不是她的问题。

    在看到庞飞鸢打扮不似中原姑娘,而是以琼枝布缠出了椎髻和发辫,身着紫白二色古贝布所制春衫时,便忍不住先问道:“岭南有蛊毒这种东西吗?”

    那模样俏丽非常的姑娘原本就看起来有点迷茫,像是还没适应忽然被从白州(广西)征调到了长安来,做公主的伴读和侍从,现在听到这样一句话,更是愣在了当场。

    等等,她们岭南人在外面到底是什么风评?

    这个情况不对啊!

    但当她坐在了自己的居所里,听着澄心说起她的薪酬待遇之时,她又忍不住暂时忽略掉了那位小公主的特殊。

    别看庞孝泰官拜沃沮道行军总管,但随同他一并北上的岭南水师在出征前,几乎都是由庞孝泰安顿的家眷,以至于家中并未留有多少余财。

    这也是庞飞鸢早就习惯的生活。

    以至于,她看着澄心手中的账簿,听着对方的声音,只觉对方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光,不免在心中喃喃道:“真有钱啊……”

    她跟着那位安定公主办事几年,是不是就能在白州买地了?——

    而在数日之后,远在海州的另外一人也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真有钱啊……”

    卢照邻看着手中收到的财政拨款,顿时将脸上的疲累一扫而空。

    真是没想到,西域战事的变动,居然让公主能有机会为这个罗盘项目争取到更多的关注,甚至直接向陛下请旨,为此增拨钱财,以图尽快达成结果。

    这份财政拨款的诏令,在李清月于军事议会的次日从李治这里请来,随后便以水路加急送到了海州。

    一年拨款:三千贯钱!

    换个容易听明白的数字吧。

    若是将这三千贯钱统统用来买米,能买到六万石!

    可这又不是行军,哪里需要那么多。在此地务工的木匠也只有那么几十个而已。

    再怎么有材料损耗和海航消耗,这也是一笔对工匠来说的绝对高薪了!

    但在李清月和李治的说法中,能快速将此物研制出来而后推行到各地军中,能够减少的损失何止六万石。

    尤其是骑兵的折损,每一笔都在往李治的身上割肉。

    这么一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