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60-1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60-170(第7/27页)

问:“你觉得,这算不算是一条可行的销……过账手段?”

    算!怎么不算!

    这可不仅仅是在销赃了,而是在给她准备了一条光明正大的门路,再开拓出一条产业!

    李清月由衷地赞道:“阿娘好生厉害,这样一来,就是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了。”

    这种做法中,她确实需要承担一点风险,那就是这些宫人出宫后投入的产业会不会亏损。

    但要知道,她们曾经任职于阿娘主持的六宫二十四局,都各有其培养的方向。正因唐宫之中的宫人也可参与到识字进学的课业之中,就让她们比起寻常百姓的文化程度高出了不止一点。

    这是一批原本被废置,却有真本事的人才!

    或许她前期投入的黄金还不能立刻见到回报,但最迟三年,那就可能是一笔稳定而高额的收入,用于回馈她的其他产业。

    也能让她和阿娘的手底下,培养出一批与民间接轨的女性团队。而这一点,尤为重要。

    这样的一件事,唯有皇后能办得妥帖,又在她这位资产充裕的公主手底下,发挥出其惊人的效果。

    “干嘛那么看着我?”武媚娘好笑地看着女儿目光灼灼的模样。

    下一刻就见女儿又解除了那端正的坐姿,靠在了她的身边,“我在想,幸好我有阿娘。”

    有这样一个不仅有本事,还对她报以万分支持的阿娘。

    武媚娘拍了拍她揽住自己的那只手,“多大的人了,还这么爱跟我撒娇卖乖……”

    李清月听得出来,阿娘这话是这么说的,但口是心非的意思,那可不要太明显。

    她分明也是对女儿的偏心、敬仰和亲昵很受用的嘛。

    李清月便顺口接道:“撒娇卖乖怎么了?阿兄阿弟他们能天天往您这里跑,您肯定没嫌弃他们烦,我都出去半年了,当然要把这个时间给补回来。”

    武媚娘笑道,“那你这次在长安待着的时间里,我陪你比陪他们多,总行了吧?”

    “不不不,不只是时间多。”现在又不是在谈论大事,李清月一点不要脸皮地顺杆子往上爬。

    在洗漱完毕重新坐回来后,她便将自己在回来路上就已想好的种种盘算全摆了出来。

    “我还想要阿娘陪我去田猎,给您看看我在近来的箭术骑术长进。”

    “想要您陪我去置办新衣服……您看,我又长高了不少,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

    “明年生辰的时候,我还想阿娘陪我一起去长安城里闲逛一趟,看看民间的新年风味。”

    这么一算,她想趁着这个“冬日休假”做的事情,有好多呢。

    “还有还有……”

    “……”

    武媚娘听着这些一条条掰着手指说出来的话,唇角轻快的笑意不由越发分明。

    这孩子啊,又怎能不让人对她偏心呢?

    但听着听着,她又发觉李清月说话的声音慢慢低了下来。“阿菟?”

    李清月含糊应声:“……嗯?”

    这个慢了半拍的回应让武媚娘下意识转头看去,就见这个白日里还言辞老练的孩子,这会儿已经端不住那小大人的形象了,靠在她的身边陷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这个做母亲的在她这里还有点催眠安神的作用。

    但在眼见这样一幕的时候,她又不觉在神情中更柔和了些。

    她轻轻推了推女儿,“上床去睡吧,冬日容易着凉。”

    李清月原本就没彻底睡着,听到这一句后揉了揉眼睛爬了起来,迷迷糊糊地凭借着回来两天在这新宫殿里走出来的印象,摔在了床上。

    可做完了这一步后,她是真的很困了。

    虽然脑子还在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想着得到了那样一批人手后该当如何去用,本能却已经在驱使着她赶紧入睡,免得耽误她的长高,便陷入了更趋近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在她倒下去后,好像有阿娘帮她扶得正了一点,然后将被子盖了过来。

    还有屋外,好像又开始落雪了,落在窗棂上一阵阵的窸窣声响。

    这些动静没有让她清醒过来,而只是朦胧地睁开了点眼睛,朝着一旁的身影喊了句“阿娘晚安”,而后彻底睡死了过去。

    她便没能看到,在听到这一句后,母亲脸上的愣神。

    晚安?

    武媚娘疑惑地看着已经安分睡着的女儿,不知道这又是哪里来的词。

    但……从这语境和语气里,好像并不难猜测出它的意思吧。

    要这么说的话,有女儿在身边,她确实感觉安心了许多。

    在掖上被子躺下去的时候,她也对着身边回了一句。“嗯,晚安。”

    第164章

    可能是因为被阿娘解决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让她在明年回返辽东之时能够放手去开采金矿,不需要担心这些金子会因为来路不明,无法换到足够的物资, 李清月竟然一直睡到了日上三竿才醒转过来。

    见阿娘早已经出门办事去了,殿中的宫人也没有前来打扰她,她干脆在床上打了个滚, 继续保持着摊平的状态,趁着此刻头脑清醒, 盘算起了接下来的计划。

    按照阿娘给她提出的建议,有一些事情她都可以不必急于去做。

    比如说, 酒水的营生不用急于在冬日就进行推广, 反正葛萨那头经营普通版本的酒水也还能维持在梁州的采购,在资金上没有那么欠缺。现在若是步子迈得太大,成全的不是她, 而有可能是别人。

    不如等到陛下皇后饮用人参酒的传闻传开,再在洛阳元氏元希声的周岁宴上一鸣惊人, 而后正式登台。

    总归是能在几年内达成横扫酿酒业的结局。

    而辽东新米的经营收入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挖掘金矿所得一起投入到放归宫人的培养中。既然这项说辞要等到阿娘促成宫女出宫, 才会被搬出来,那么也没有那么着急。

    这么说的话,她今年年末和明年年初需要做的,就只有四件事了。

    第一就是如同阿耶所说的那样,去找外府寺将辽东新米作为贡品的标准给敲定下来。

    外府寺在龙朔二年之前的名字, 是太府寺, 专门负责各地的上贡之事。但别管是叫哪个名字了, 反正有陛下的那句口谕在,应当不会有哪个想不开的在这件事上为难她。

    同时, 还需要将预备带往辽东的人手给谋划到手,再从阿耶这里申请来一笔研究新型农肥的资金,以填补她的小金矿没法当即变现的亏空。

    如果她没能在生辰的时候从阿耶这里收到足够的“厚礼”,她会让阿耶体验一下什么叫做头疼的。

    第二就是趁着她人还在长安,找机会给那几个下属申请一下官职。

    唐璿和阿史那卓云的情况好说。

    地方官员的考核资料已经在十月前递交到了朝集使的手中,而后由朝集使将这些述职材料带入京中。

    唐璿成功剿匪、阿史那卓云平定继往绝可汗之乱的表现,也都作为政绩被算在此次“考解”之中,已经随同朝集使的奏报呈递到了中台(尚书省)。

    有皇后在上头盯着,不会有人能对这两人的材料动手脚,那么可想而知,今年的上等评价是没跑了。

    只要到了大考,唐璿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升迁。而相对的,只要出现了作战的需求,现在只是伊丽道行军副总管的卓云也有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