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70-180(第19/39页)
,大多数士卒也不适应在河湟以西的地方作战,总得给我一点时间才能……”
才能将其安排妥当。
尤其是在将领的选拔上,更需要慎之又慎。可别支援吐谷浑不成,反而在禄东赞的面前打了败仗,将大唐的脸面都给丢出去了。
然而还没等他将话说完,李清月就已经出声打断了他的话。“您说的这些都并不是问题。”
“西域那边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将领同时出动。去年的战绩在前,此刻位处蒙池都护府的两位阿史那将军和独孤老将军绝不会坐以待毙。那么有邢国公与郕国公出动策应,一个代表大唐,一个平定回纥,就已经足够了!”
这次的发兵速度不慢,不至于让局势变动到无可挽回的地步,需要的将领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李治:“那你的意思是?”
李清月答道:“薛将军骑术精湛,箭术超群,东征高丽、西定天山无有不可,更为阿耶坐镇北营多年,堪称忠臣良将,如今又正需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如分往吐谷浑战事之中。”
“此外,我也请求随军出战!”
李治脸色骤变,连忙抬手阻止道:“等等,你出什么战,也不看看你才几岁!”
辽东的百济与高丽虽然都是山城戍防,但整体来说还得算是个一马平川之地。对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来说,也不能算是负累太重。
加上彼时还有个刘仁轨在旁策应,李治姑且能对她的安全放心一些。
但吐蕃和吐谷浑那地方是个什么情况,曾经为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送嫁的宗室亲王都曾经跟他说起过。
要是皇后之前就说什么请求让阿菟领兵作战,帮助大唐平定吐蕃之乱,李治当场就能借机找回说话的主动权,将其给驳斥回去。
结果这话还是来了。
——来在他已有打算让大军出击吐蕃的时候。
让他真是骂也不是,同意也不是。
“我几岁又不影响结果,”李清月混不在乎这阻拦,据理力争道:“我看得清楚吐蕃的潜在危害,也比其他将领有这个来向阿耶请战的勇气,此为其一。”
李治很想说,那是因为其他将领还不知道吐谷浑吐蕃那边的情况。
但想想又觉得,这话像是在打他自己的脸,干脆先将话给吞咽了回去。
他这一犹豫,便给了李清月以继续说下去的机会:“我有过作战取胜的经验,并不是贸然来跟阿耶请战。何况,自前年年末的高丽灭国之战后,我也未曾停下继续学习兵法的脚步。”
她很清楚,自己当时的成功里有多少是下属配合的结果,有多少是敌人对她小觑的下场,又有多少是因为,苏定方彼时已成功将渊盖苏文拖延在了蛇水之畔。
所以当她身在辽东之时,李谨行和刘仁轨就是她获取兵法知识的来源,庞飞鸢和黑齿常之的作战汇报就是她的经验补充。
当她在长安之时,太宗皇帝与李靖等人留下的兵书就是她的课外读物,而苏定方、李勣等人就是她的采访对象。
这是一个何其惊人的教育环境。
比起两年之前刚刚前往青州那时候,李清月敢很笃定地说,她又长进了太多。
只是很可惜,还没有一场真正的战斗,来让她证明自己的这份进步。
“阿耶,我也不是直接来见您的,这还击吐蕃的一战从何处展开,我已有了几分想法。”
见李治有些慢半拍地点了点头,示意她接着说下去,李清月当即疾步上前,指向了他面前舆图的其中一个方向。
李治凝眸看去,就见她指向的位置,乃是川蜀剑南道北部。
蜀地?
李清月振振有词:“我不要阿耶从关中、关内道调兵,只要阿耶给我一道敕令,让我能在剑南道的益州大都督府征兵。”
想到今年途经洛阳之时孙思邈跟她提及的羌人归附益州之事,李清月出口的话中越发有了底气。
她的目光也越发锐利逼人,仿佛真已自李治这里得到了出兵的许可,有了一份将帅筹谋的表现。
“贞观十二年,吐蕃击败党项,随后入侵剑南道松州,与唐军会战于甘松岭。如今,吐蕃再度联络党项北击吐谷浑,我大唐为何不能效仿对方,自剑南道发兵,给吐蕃一个惊喜。”
只是这一次,何处交战、何时交战,都必须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李清月指尖点了点地图:“阿耶若是准允,我即刻前往蜀中备战!”
第176章
蜀中啊……
李治的目光顺着李清月伸手指去的方向看去, 流露出了几分沉思之色。
这里确实与吐蕃接壤,却也是一条并不那么容易走的入藏之路。起码,比起陇右河湟一带的路难走得多。
但诚如阿菟所说, 若唐军能从益州大都督府调兵,能大大减少对于关中、关内道府兵的征调,防止影响安西都护的战局。
若将这样的一路兵马自此地长驱直入吐蕃、党项境内, 也正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喜不喜的姑且不论,惊是一定很惊的。
这或许还真是对他来说最能接受的一条解决之法。
“可你真打算亲自去走这条翻越大雪山之路?”李治郑重其事地朝着李清月问道。
这句话, 不仅是父亲对女儿的发问,也是君王对臣子的发问。
别看这段从松州入吐蕃的路程不远, 不过区区二三百里, 但其中有大雪山横断中央,哪怕是习惯了高原苦寒的吐蕃人,当年在自松州突入之时也宛然强弩之末, 何况是要如阿菟所说,将中原兵马以此种方式带入吐蕃!
它并不像是她话中所说的那么容易。
更别说, 这一战不打还好,一旦真正开战又打输了, 后果将会比之走河湟线唐蕃官道战败的影响还大。
因为这意味着,吐蕃能更有底气朝着大唐的西南面展开自己的行动,不必继续尝试集中精力在吐谷浑这一点上。
“我确定。”李清月用力地点了点头。
在李治脸上已经隐约能看到的意动之色让她确定,这正是她继续争取这个机会落定的好时候。
“我能猜到阿耶的顾虑,但自古以来的将领, 没有一个敢说, 自己打的每一场仗都是在万全准备之下的必胜之战。重要的是作战之中的信念与方略。在已经手握几个优势的情况下, 我已足够有胆子去拼一把,就看阿耶敢不敢给我这个机会!”
“何况, 您别忘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打这一场仗!”
她已在方才说了,西域那边不需要那么多人。
在薛仁贵等人自西域撤兵回返没多久的时间里,回纥就与西突厥联合发动进攻,这其中必然还有些不为人知的缘由。
若真如此的话,光靠着薛仁贵此前三箭定天山的威名,未必能对他们发起震慑,还不如试试让他协助于吐蕃之战。
黑齿常之作为李清月的亲卫部将随行,正能确保她的安全。
而这两人,其实都是适合于为人所策御的猛将,不会从她的手中分去指挥权。
这会是个足够合适的将帅组合。
而兵马自益州大都督府遴选,其中有一部分曾经往来于蜀中与吐蕃之间的山岭中,若要适应于吐蕃的气候,也远比关中兵马合适得多。
李清月是想打一场剑走偏锋的破局之战,却不是要打一场无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