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80-1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80-190(第8/38页)



    哪怕大朝会上她与陛下并肩同立,在此前的献俘大会上她同陛下同行,也绝难和今日相提并论。

    她此刻的心境,大概也和彼时都不相同。

    武媚娘很确信,自己已走出了任何一位皇后都不曾往前走出的一步。

    只因从今日开始,对于朝野的大唐官员百姓来说,她都将从“皇后殿下”变成“皇后陛下”,以响应这临朝称制的地位。

    甚至,这阻挡在她面前的帘幕,还有被去除的可能,以便她将这些朝臣或是惊愕或是沉思的神情都给尽收眼底。

    一如她掀开了幂篱的纱帘,挣脱束缚朝前一步。

    第183章

    这场特殊的朝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作为皇后正式临朝的开端。

    而这场朝会之上的内容,应当也是如此。

    武媚娘重新坐上回返内宫的鸾辇之时,总算从那等遍览朝堂的心潮澎湃中逐渐回落, 恍惚又想起了当年她刚被选入宫闱之时她对母亲说的那句话——

    见天子焉知非福。

    如今这朝堂风云中才算是从名到实,都有了她的一席之地,终究还是将此前的种种波折都变成了今日的俯瞰群臣。

    “媚娘在想什么?”

    李治自坐上鸾辇后, 方才在众人面前还需要维系着的精神顿时又松了下来,以致原本就不算太好看的脸色里又添了几分病态, 在枕靠于软垫上平复了一阵目眩头晕后,方才低声问道。

    武媚娘转身拭去了他额角的冷汗, 答道:“我在想, 若是阿菟出征得胜归来之后看到宫中的变化,会不会也被吓一跳。”

    李治想都不想:“她的胆子向来大得很,哪里会受到惊吓。”

    要是李治猜得不错的话, 安定估计还得为她阿娘的有本事拍手叫好。

    但听到皇后提及“得胜归来”四字,李治的脸上又隐约露出了些笑容。

    以阿菟想做什么就做又武德充沛的表现, 恐怕在上官庭芝等人领兵冲入宫中的时候,她就敢直接带人迎上去对敌, 挡在他和皇后的前头。

    他便又多加了一句:“倒是让阿菟失望了,她那辽东四宝也没能让她阿耶的身体有所好转。”

    “可司庾那边这两月传来的都是好消息。”武媚娘接道,“阿菟在六月带回的农肥虽只是粗浅交代了一番效用,但也在那头实践出了些成果了。这农事有成,又何尝不是陛下的良药呢?”

    李治对上了身旁之人的眼睛, 并未错看其中对自己的真切关照。

    想到许敬宗与李勣所说, 皇后在他和城阳的关系修补上出了不少旁敲侧击的力, 他便愈发觉得,自己此前的摇摆不定确实有错。

    “是啊……”李治慨叹了一声, “不过这新增的粮食,便不必用来养些无用的闲人了。李忠谋逆一事,就劳烦皇后亲自操办了。”

    “至于保傅那边——”

    说到这里,他后知后觉地想起来,皇后现在还是怀有身孕之人,是不是不应该将那么多事情都委托到皇后身上。

    却不料他刚开了个头,武媚娘已将话给接了下去,“陛下若是不想见她了,便由我去送她最后一程吧。”

    李治怔然须臾,还是答道:“也好。”

    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当以何种方式去见薛夫人。

    在听闻薛瓘报信于魏玄同宅邸,而薛夫人又恰好身在此地的时候,李治就已经隐约猜到了这些叛党挑拨他与皇后的“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

    只有可能是河东郡夫人。

    薛夫人也显然不是对于这些人的策划一无所知,就更让李治感到为人所背叛。

    不错,参与谋逆之人的女眷能够得到赦免,但薛夫人的举动却已能被算作是真正参与进谋逆之中了,又如何能够免罪!

    只能说相比于上官仪等人,李治对于薛夫人终究还有几分亦师亦母的情分,只选择削去她的三品河东郡夫人之名,再将人送去高祖别庙静安宫,让其在月内“病死”。

    “说起来,”武媚娘想了想,干脆顺着这个话题说了下去,“陛下是否需要往河洛之地增兵?”

    “这……”李治刚想问及这是为何,又忽然将随后的几个字给吞了回去,“增兵吧。”

    防患于未然这件事确实有些必要。

    河东薛氏经此一事,接连丧命三位在陛下面前很得看重之人,荥阳郑氏既有涉案官员郑钦泰,又有诸如上官庭芝这样的联姻对象。

    这么一折腾,河洛以及关东更远之地的各方世家若是自此安分还好,若是他们还有异动,总不能再闹出一遭打到城里的祸事。

    李治有些倦怠地揉了揉眉心,“此事就交由皇后与英国公商定吧。”

    总归这也不是长安的官员调度,他精力不济,实在不想多加过问。

    但一想到长安李治就又有点头疼了。

    他的奉宸卫乃是距离他最近之人,已由朝中权贵子弟担任了大半官职,以图个平衡,居然还能出现薛瓘这样的情况。

    长安尉督办长安缉捕治安事宜,在人选上也是他精挑细选的,却也有崔道默这等心怀不轨之徒。

    这两个位置他又该当选择什么人呢?

    莫非他当真如此比不上他阿耶,竟少有能被他亲自选拔出的将才,成长为独当一面之人吗?

    李治恍神之中,下意识地也将这个问题在皇后面前问了出来。

    武媚娘握住了他的手,“陛下还是不要劳心伤神思虑太多了,光是对战吐蕃的战线上,便有阿菟与裴行俭在为陛下分忧。只能说,太宗皇帝留下的善战之将都还未到解甲归田之时罢了,可这对于边疆安定,难道不是好事吗?”

    李治低声应道:“是啊,安定……”

    且看看安定的表现吧!——

    在这长安城中的争端被骤然引爆又快速平息的同时,吐蕃与吐谷浑的战局也从未停下脚步。

    李清月说是说的需要让长期远征跋涉的士卒休整几日,自己却并未闲着。

    在她派遣唐璿向弘化公主报信的数日后,裴行俭已亲自带着一队近卫精兵抵达了柏海营地。

    他翻身下马,便留意起了营地之中的布置。

    见其中虽还如唐璿报信之中所说混有南诏以及东女国的队伍,又有不少因身处高原而患病之人,却依然是乱中有序,他不由对安定公主的统兵又提高了几分评价。

    能成功完成驰援,绝非运气可言。

    安定公主确实不是一位寻常的统帅。

    虽说他当年是因废王立武之事获罪,但西州为官与转道吐谷浑的历练,对他而言都有着莫大的意义,以至于再度回想当年之事,这其中似也有对他的保护,又怎会还有什么怨言。

    于是在见到安定公主后,他便当即进入了公事公办的态度,汇报道:

    “我等如大总管所说,探查禄东赞那方联军之中的动向,发觉对方与我方的交锋往来几乎如前,只是白兰羌方向近来多有异动,似有调兵举动。”

    白兰羌?

    李清月思忖,白兰羌更近吐谷浑,能为吐谷浑察觉到行动不奇怪。

    相反,党项羌更近东女国,至今还未有调兵的迹象……

    “白兰羌境内的兵马,吐谷浑与之多年交战有所估量,就算倾巢而出,大约也就再多加五千人。”

    李清月挑眉,“也就是说,禄东赞没将吐蕃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