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90-200(第28/34页)
还只会哭的太平公主。
“我出生的时候阿姊也是这样的吗?”李旭轮眼看着姐姐对小妹伸出魔爪,在她的威名震慑面前犹豫了一下,还是朝着母亲问道。
“……那倒是没有。” 武媚娘回答他。
虽然这大有可能是因为对弟弟和妹妹的差别待遇, 但不知道为什么,李旭轮还是觉得, 自己忽然松了一口气。
更让这个还算年幼的孩子觉得心中压力骤减的,是母亲已从此前的生死危机中恢复了过来。
或许也因春日到来, 长安城中的暗流涌动同样告一段落, 让一个未曾亲自涉足政事的人都能从中感觉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唯独不太平静的,竟然只是在这个时候又爆发出来的一阵婴儿啼哭。
“阿娘,妹妹应该是饿了。”李清月转头露出了一副无辜的神情。
这可不关她的事情!
武媚娘扶额, 觉得大女儿好像因为小女儿的缘故,久违地有了几分童心, “把她交给保傅照看吧,你别玩了。”
若非知道清月不是寻常的孩童, 不会真干出什么没轻没重的事情,武媚娘也不会放纵着她在这里如此折腾。
李清月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从那头的婴儿床边走回到了母亲边上。“我就是看到她的时候在想,自己小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别人又不知道她能有在如此年幼之时的记忆,李清月自己却在看到太平躺在婴儿小床里的时候, 想到了她当年还得以婴儿床为领地谋生的时候。
她印象可深刻了, 当年她的领土只有一个【宫廷御制婴儿床】而已, 气得她在心里不知道骂了多少句系统。
但现在,她早已习惯了这个从不出声、只负责提示寿命值的系统, 也已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太极宫、蓬莱宫、东都洛阳宫中的宫殿,有了洛阳买的宅地,还有了泊汋的两千户之地,以及,大概是因被她骗来的缘故,并未因新罗出使大唐而消失的北汉山城。
合计三十五年的寿命。
不过,别看这个年份很长,李清月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
在从一千户到两千户的增长中,她增长的寿命从十年变成了九年,这意味着,后面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
何况,辽东那边的情况已被卢照邻在信中告知,他们真正上报的封地边界……囊括了远不止两千户的人。
这意味着,这个从10到9的递减,可能比她起先预估的还要更大。
在大唐的规章律令之下,她若要从实封两千户变成三千户,甚至是万户,需要面对的阻力,都比现在所经历得大得多!
除非……
“你又在发什么愣呢?”武媚娘发问,打断了李清月的思绪,“在想兖州那边折冲府兵提前开路的事情?算起来你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那倒不是,”李清月摇头,“有贾长史和刘博士协办,出不了大问题。我是在想,妹妹要取个什么名字?”
李清月自己当年是在敕封为安定公主的时候,以“绛河分彩,清辉皎月”为名,算起来距离她出生已过去了六个月,但太平既然能因阿娘的坚持早早定下这个公主封号,想来也该早点将名字敲定才是。
总不能真跟她之前瞎说的那样,因为做姐姐的是乳虎,妹妹便是小狼了。
在宫中这么喊喊也就算了,对外说……便不够体面了。
“名字啊,我其实已有些想法了。”或许是因此刻不需记挂朝堂之上的种种,武媚娘的神情也比平日里柔和不少,“我倒不强求太平能如你一般——”
毕竟能征善战这种事情,真的还是要看天赋与机遇的。让另一个女儿也变成对外征讨的将领这种事情,说出来恐怕都没人会相信。
“但我希望,她虽为公主,也能不止于尊奉诗书礼教,而是做个合格的上位之人。”
见太平真如安定所说是因为饿了才啼哭,现在已安静了下来,武媚娘唇边的笑意更深了几分,“早年间我读《荀子》的时候很喜欢一句话,叫做:上者,下之仪也。”
“阿娘!我学到过这句,”李旭轮听到这里,当即插话,“徐师说,这是君王公卿要做臣民的表率。”
“对,就是典范表率。”武媚娘道,“所以,我想为她取名叫做——”
“李长仪。”
李清月喃喃:“李长仪吗?这还真是个好名字。”
从封号到姓名都很适配!
至于取名这种事直接由皇后敲定有没有问题?等到休息两三个月,皇后便要重新回到临朝称制的位置上,只是要给女儿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反正李治是肯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毕竟他给儿子起名的水平有目共睹。
能让他不必再为皇后的安危担心,也能让他少花点脑子思考,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
在他行走于宫中的时候也不难看到,因这个孩子的出生,宫中各处都已是一片欢腾气氛,并不仅仅是帝后与皇子公主为这个新成员而欣喜,俨然一派让人随之心神舒畅的景象。
只因有皇后下令,六局二十四司宫人各自领到了一份赏赐津贴,作为庆贺小公主诞生的同乐之礼。
就连……在去年被罚没入宫的宫人也不例外。
“哎哎哎,你先别起来,我帮你将赏银拿回来了,若是要托人添购一些补身子的东西,我帮你去说。”
刚刚踏进屋门的宫人瞧见了边角床榻的动静,连忙抬高了音调。
躺在上头的妇人停止了动作,倒是她身旁的婴儿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吵闹动静被惊醒了过来,发出了一阵声响。
在将孩子安抚妥当后,这尚且年轻的妇人这才向着进门来的姑娘看去,郑重地道了声谢。
这张因产后虚弱而略显苍白的脸上,并不难看出她过人的美貌与早年间教养出来的贵气,只是如今,已被生育之苦以及掖庭做事的辛劳消磨去了一半。
大约已很难看出,她出身荥阳郑氏,丈夫上官庭芝与公公上官仪也都曾经是陛下面前的红人。
她接过了那宫人递来的荷包,奇道:“你不是说,只有因太平公主出生庆贺而发的赏钱吗,怎么还有一个?”
不难察觉到,这个特殊的荷包,比起装着赏钱的那个,还要分量更足一点。
宫女凑到她身边,轻声说道:“长乐门内的那位托我带给你的,十几年前我刚入宫的时候她帮我说过话,如今她有东西想要求我帮忙带给亲戚,难道我还能拒绝不成。”
“啊……”郑纭不由一惊。“这太危险了。”
郑纭很清楚,长乐门内幽居的不是别人,正是玄武门之变后身死的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因同出荥阳郑氏的缘故,她与自己确实有些血缘关系。
“没事的,今日宫中都在讨论太平公主的诞生,哪里会顾得上这个。何况,那都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宫女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若真是过于冒险的事情,我难道不会避开吗?我又不是因为她的关系才跟你交好的。”
她话未说完,就已兴致勃勃地朝着那床上的小婴儿看去,“你女儿长得真可爱,但可惜……”
可惜生在了这掖庭之中。
相比起出生时间相差不久的太平公主,当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太平公主刚出生便有一个坐拥李唐江山的父亲,一个临朝称制的母亲,一个官居上柱国的姐姐,还有太子、雍王、周王这三个兄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