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20-2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220-230(第22/38页)



    “若是如此的话,对于薛将军又该当予以何种官职呢?”李治刚要开口,就听到身边之人已先一步将这个问题问出在了耳边。

    他也只能转头道:“天后既有此问,便应当在心中有些想法了吧?”

    武媚娘从容答道:“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是让大唐宗室出任的都护府长官,便不必再有遥领之事,那么为何不让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护,而非长史,再由薛仁贵出任西藏都护府的副都护呢?这样一来,便是皆大欢喜了。”

    李治的神情迟滞了一瞬。

    皆大欢喜?这对于安定来说可能真的应该叫做皆大欢喜。

    文成公主既是她的长辈也是她的友人,薛仁贵既是她的下属也算她的半个知交,这两人同时出任西藏都护府的正副都护,等同于是将西藏都护完全送进了安定的手中。

    这块刚刚由大唐发兵十万打下来的土地,竟是在官员的委任上完全没有给他这位天皇任何一点的参与感。

    或许唯独能算得上在其中的存在感,就是在拍板敲定此事,将其书写成文、盖章推行的时候。

    可在安定和霍王的这出争论面前,他又不难看到,他到底还能不能从中变更出一个新的结果,已经是摊牌在明面上的事情!

    除非他不想得到吐蕃卫藏四如之地,不想将这个数次挑衅大唐的边境恶邻给彻底铲除,否则他就必须要接受这个结果。

    这个——又为安定添砖加瓦的结果。

    或者更准确的说,还并不仅仅是这一条而已。

    早前就已与天后商榷完毕的战事封赏,以及对大唐其余都护府、都督府的安排,都将会在今日的朝堂之上宣读。

    固然比起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护要听来“名正言顺”得多,但当这一条条诏令汇聚到一处的时候,李治只觉那封即将被宣读出去的诏书仿佛还像是一块烫手山芋一般被握在他的手中。

    他丢也不是,拿着也不是。

    奈何就在此时,一道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陛下,他们都在等着呢。”

    天后的这句提醒,让李治当即从一种局势愈发不能为他所掌控的惶恐中挣脱出来,正对上了安定那双饱含殷切期盼的目光,仿佛正在等着她带着赫赫战功归来后,她的父亲又该当给她一份怎样的奖赏。

    李治也很清楚,将领的丰功伟业和其收到的奖励必然要契合,否则迟早要惹出乱子来。

    既然彼时选定了由安定出征吐蕃,他就必须将这份应当给予她的奖励给颁布下去。“宣旨吧。”

    李弘惊愕地朝着宣读圣旨的礼官方向看去,难以相信自己的耳中居然会听到这样的消息。

    即日起废除原安东都护府,改为平壤都督府。

    平壤都督府以北,经历十年时间扫平的靺鞨部、乌丸部之地,分别成立渤海都督府、室韦都督府,以庞飞鸢和沙叱相如分别出任都督。

    合并营州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室韦都督府、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平壤都督府、熊津都督府为安东大都护府。

    由安定公主、右武卫大将军出任安东大都护。

    原安东都护府长史李谨行改任安东副大都护。

    宣城公主李素筠以战功升迁松漠都督。因松漠都督府正是去年大贺氏部落发起叛乱之地,由她继续担负此地的归化训导之职。

    安西都护府因天山横绝南北的缘故数次出现治理不便的情况,以天山为界分作两部。

    天山以南仍称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称北庭都护府。

    阿史那卓云以战功升迁北庭都护,黑齿常之出任副都护。

    高侃以此次协助平定吐蕃战事的战功升迁单于副大都护……

    ……

    “我忽然很理解你们大唐这位太子的表现了。”钦陵赞卓朝着面前的江水滔滔景象望去,在这份与藏原之上有别的风光中沉浸了有一阵,见李清月也走到了甲板之上,忽然出声说道。

    大唐边境虽然和吐蕃的战区划分规则不同,但他此前就对大唐势力有所了解,又在确定了效忠对象后多了解了些东西,还不至于到两眼一抹黑的地步。

    安东大都护府经由这番整改之后的统辖范围丝毫不在整片藏原之下,甚至还多出不少,而这样的一片土地上既有安定公主的封地,又有她的大都护府所在,说她是此地的土皇帝一点都不为过。

    虽说这位李唐的陛下大概是因为她是个公主,又有那位天后从中助力,才让这样一份官职委任最终敲定落成,但在这份滔天权势面前,性别当真已经变成了其中会先被忽略掉的东西。

    太子怎能不感到恐惧!

    这位安定公主已完全可以说,天下名将七人,五人出自门下,二人随同出征。

    相比起毫无建树、徒有仁善之名的太子,她在民间在府兵之中的声望已经到了巅峰。

    这其中的云泥之别,已经不需要多加言语来形容了。

    钦陵赞卓忽然有些庆幸,他在抓住了那个契机之后直接选择了投诚,还是效忠于安定公主本人而非大唐。

    否则,若是等到他被押解到长安的时候才因权势折腰,就算他再如何有统辖兵马的本事,又自诩能够做一把凶刀,也未必能够进入安定公主的眼中。

    “你居然能理解他?”李清月好笑地摇了摇头,“可我若是他的话,我早应该借助于天皇天后之势,借助于这个正统太子之名,在朝堂之中挖掘出贤臣良将,在大唐天灾之中推行种种匡扶社稷的正道,无论能否和安东大都护分出个高下来,总也得拿出意欲分庭抗礼的表现来。可他呢?”

    他连这十万府兵清算战功的场面都没来看上一看!可就算是顶着太子的名号对这些人发起慰问,也总好过他什么都不做吧。

    现在李清月意图在十月之前重新往河北道走一趟,去看看出战前由她负责的那片新田是何种状况,而后再往安东大都护府去一趟,和李谨行做些公务上的交接,太子他又销声匿迹了。

    谁看了都得说一句,这位太子在收放自如这方面的表现,还是挺能耐的。

    ——不是褒义。

    钦陵赞卓:“……我只是说实力对比,没有说具体的应对。不过我有些不太明白,为何主君要让我先出任安东大都护司马的位置。”

    若按照他从属于安定公主的关系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最合适于他的位置,可对钦陵赞卓来说,这却让他和吐蕃之间距离得太过遥远了。

    他熟悉的是藏原之上的作战,随后往北或者往西扩张。

    他深知卫藏四如境内的每一处隘口,知道吐蕃腹地的各位将领本事。

    若要突破吐蕃腹地之前的屏障,他将会是最好用、最锋利的一把刀,而不像是此刻一般,坐在大河之中的渡船上,即将先行前往辽东赴任。

    “因为我需要你先学会两件事。”李清月的目光没有停留在他的身上,而是继续朝着远处望去,就仿佛在取得了这等辉煌的战功,拿下了这样的官职封赏之后,她的目标依然在更远的地方。

    “你需要先静下心来,重新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渤海与室韦都督府内的平乱就是你最好的机会。安东大都护之下除了副大都护,还有一个副都护的位置,也是我给你预留的副手位置。你必须证明给我看,你有坐上这个位置的能力,否则我没必要为你对着芒松芒赞下死手。”

    让他像是高宝藏一般被送入长安,反而更能彰显大唐的仁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