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60-2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260-270(第7/35页)

    至于这份依赖,到底是为他们这些冒险一搏之人换来更多的利益,还是让他们更有机会接近那个位置,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李元轨没将后面的那番话说出来,而是冠冕堂皇地又补充了一句:“元嘉,我们虽是要听从陛下的安排,但也得为你我的前途与安危着想吧。”

    “若是你真如陛下所说的那样,成了扶持周王上位的社稷股肱,却被这位懦弱到只想避祸的继承人直接转手给卖了,以向他的姐姐示好,到时候岂不是在自寻死路?”

    李元嘉:“这……”

    李元轨看着他犹豫的表现,心知自己更多了几分说服他的把握,“反正,陛下只要是由他和天后所出的儿子继承皇位,是周王还是雍王根本没什么关系吧?你若还觉这其中有什么不妥的话——”

    “不如在大朝会前后,再看看雍王和周王的表现。”

    若要更为客观地品评这两位皇子,这等正式的场合再好不过。

    他们所剩下的用于决定的时间,也确实不多了。

    陛下的身体显然已因事不由己而愈发衰颓,竟连托孤之言都已对着李元嘉说出,想来是对于自己的身体有了预感。

    到底是选谁,不能犹豫太久了。

    一想到这里,李元嘉不由指尖一颤,“好,我会找机会同他们二人谈谈。”

    就放在大朝会之后这等人员走动复杂的时候好了。

    ……

    可或许是因为这份朝堂迭代的压力,当新年的讯号自东都鼓鸣传递在风中的时候,李元嘉甚至没能感觉到多少新春的喜气。

    这替代了咸亨的上元年号,作为呼应李唐道教传统的祈福之言,也好像并未在他走出屋门时,让他觉得自己也为冥冥之中的福祉所眷顾。

    倒是李清月饶有兴致地看着庭中的烧竹欢庆,而后一把抓着太平就跑去天后的寝殿要压胜钱去了。

    “你都几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武媚娘好笑地将压胜福包和生辰礼物一并送到了女儿的手中。

    见太平已是乖觉地意识到她们二人有话要说,从此地退了出去,她这才继续说道:“他将王方翼调回朝中了。”

    李清月笑了笑:“也难为他将这些此前被他猜忌的本事人,都给一个个安排上岗。”

    此前李治和李元嘉之间到底说了什么,虽不能直接被人听墙角听个明白,但李治对于李元嘉有所委任这一点,却并不难猜到。

    现在阎立本请辞,李治又损失一名干将,自然也要将其余可用之人尽快调入朝中。

    那么他又还何必顾及,王方翼乃是王皇后的堂兄,也是太原王氏的重要一员。

    他只需要知道,王方翼的祖母乃是同安大长公主,和李唐之间有血脉关联。

    而此人历任州郡地方,既有放手打压豪强、抚恤地方百姓的魄力,又有领兵稳守边陲的本事,自然要比此前李敬玄等人好用得多。

    这朝堂争斗,终于随着李治的一系列操作,被彻底地摆上了台面!

    改元——或许也当真在与这一串试图破局的改变相互照应。

    李清月并不惧怕他的这等垂死挣扎,哪怕此次被他找回朝中的既算好人也算能人,也不会影响她在此时的行动。

    她晃了晃手中的两份礼物,朝着武媚娘眨了下眼睛:“阿娘,用上元来作为李唐的收尾,也算是善始善终了吧?”

    第263章

    怎么不能算是善始善终呢?

    大唐的第一个年号武德, 指代的是接续唐虞之风。

    而这上元的年号,同样也是追忆先人。

    若是真让其结束在这个年号,横看竖看, 都是一出前后照应。

    武媚娘也是这样觉得的。

    既已将一争皇位的谋划彻底放到明面上来说,她也毫不介意于接下安定的这句新年展望。

    “这些李唐宗法的拥趸者为了立谁为太子的事各怀心思,你倒是连他们该怎么给李唐王朝陪葬都已经想好了。”

    李清月一脸无辜:“谁让有些人非要明知不可而为之, 可不能怪我没给他们留下生路。”

    武媚娘轻笑了一声:“你说他们是明知不可而为之,我却觉得这话用来品评他们, 还是太给面子了一些。或许在他们眼中,你我才是那明知不可却非要趁势而起的一方。”

    他们的种种表现, 该当称为抱残守缺才对。

    但她这句点评出口, 随即就见女儿摇了摇头:“您说的不全对,有些人将你我都视为敌人,有些人却只将我视为敌人。”

    “天后执掌朝纲, 选贤举能,代行天皇政务已有十年之久, 可对于这些食古不化之人来说,您还依然是需要由天皇馈赠才能坐拥权柄之人, 而非有改朝换代想法的对手。这多可笑啊。”

    李清月目光里的寒芒一闪而过,却又旋即变成了一抹玩味的笑容:“阿娘,我真是期待看到他们发觉——不是做了天后,就非要扶持皇子上位,甚至还能再行悖逆之事的一天!”

    到了那一天, 她们母女二人所迎来的反对浪潮, 才是远比任何一刻都要更高。

    可那又如何?

    若要再不受制于人, 这一步终究是要迈出的。

    武媚娘接过了李清月递过来的大朝会冠冕,望着面前的镜中身影, 一边将其戴在了发髻之上一边答道:“我也很期待这一日的到来。”

    她回头朝着女儿看去,面上不无欣慰之色:“我更庆幸,直到如今,你父皇也没改变那个不想立你为太子的决定。”

    若是李治能狠得下心来做出这样的决定,说不定她还要感到几分忧虑,毕竟,若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早一步成为皇帝,便没必要在太子的位置上待太久。

    若非父权宗法制度负隅顽抗之人就算没什么本事,也要前仆后继而来,让人清楚地看到方今世道是何种模样,安定也未必会跟她捆绑得如此紧密,必须要有一位有足够手腕的盟友彼此呼应传承。

    可惜,这最后的一点生机也没能被李治把握住。

    那便只能……送他一个惊喜了。

    让他看看,在他看来只要立她所出子嗣为继承人便无妨的天后,到底能够“偏私”到什么地步!

    或许这个让人颇为期待的一幕也不会太远了。

    李清月跟上了武媚娘走出大殿的脚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回道:“他如果想立的话早就立了,何必拖延到现在。就算他真的忽然有了这样的举动,要么便是权宜之计,要么便是还抱着让我先行顶上、随后传位兄弟子侄的算盘。”

    “这些传承千年的规则若不先经由人打破,便总还固化在那些人的脑子里,将其奉为圭臬真理,他又怎么会例外呢?”

    武媚娘回头望去,只见自殿内到殿外迈出的一步,正让安定的目光中落满了这元月初一的朝晖。

    她更是看到,在这刚按虚岁来算到了双十年华的镇国公主身上,承载着一份旭日昂扬的昭昭明光。

    她已越发有了君临天下的气度。

    而作为她的母亲,她又何尝不是在这将近二十年,或许还要更长的时间里,已做好了真正执掌天下命脉的准备。

    当她有了这个最合适的继承人后,也不妨让这改朝换代的疾风骤雨,来得更为猛烈一些!

    “走吧,先去看看这大朝会上的景象。”

    相比于去年的大朝会,今年的元月初一朝会,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