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70-2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270-280(第5/26页)

这些死气沉沉的李唐朝臣,无论是那批圣神皇帝门生,还是另外一支走来的队伍,都在诠释着何为鼎盛风光。

    圣神皇帝的车驾到了!

    先行开道的骑兵之中,为首之人正是今日衮服加身的太子殿下。

    谁都能看得到,比起此前的献俘,比起早年间的金甲告捷太庙,她在今日的眉眼飞扬之色远胜从前。

    毕竟,这新的一个元月初一,也正是她二十周岁整的生日。

    她的母亲坐到那个万众瞩目的皇位之上,成为天下的领袖,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简直是对她来说最好的一个生辰礼物。

    当她朝着这三座祭坛望去的时候,她也忍不住想到了当年封禅泰山时候的景象。

    阿娘所担任的亚献位置,只能在从泰山下来之后,于附属神山之上告祭后土,可现在不同了。

    那三座祭坛所代表的天地社稷,全都归她所有。

    以及在她之后的后来之人。

    这登基大典的流程,对于朝臣来说是完全保密的,对已回到洛阳将近一个月时间的武清月来说,却绝不是。

    在这座祭坛前后她来来回回地走了数次,便足以确保,在停下策马而前的脚步后,是由她先自马背上下来,再是圣神皇帝走下车舆,太和礼乐的声音会在此刻转到放轻的间奏。

    圣神皇帝的脚步一步步往前迈出,在越过了她的身位十八步时,由武清月接过一旁的三牲酒水祭礼,而后以相同的步调,跟上前方陛下的脚步。

    也恰在圣神皇帝登上天台的最上一层,她的太子也站在了阶梯的起步。

    三层阶梯,各层九步,是为天坛。

    这洛阳的地势并不高,也不似彼时的泰山之巅能看到山下浮云流转。

    可谁又能说,圣神皇帝此刻的举目四望间,不能以一句“一览众山小”来形容。

    ……

    颜真定只恨自己没能将自己的笔杆子打磨得再锋利一点,要不然,为何会在这个她本应该奋笔疾书的时候,却觉自己竟是忽然有些词穷,不知该当如何才能如同她前年上交的那份答卷一般,用更为客观的笔墨,记录下这场登基典礼之上的每一步。

    她已经在前阵子因为拂菻的使臣到来,听到了好友参与进外邦战事之中的战绩。

    可惜韦淳还在域外没能及时折返,要随同船队之中的其他人慢慢撤兵而回,那场突然爆发在外头的海战,也不是中原的史官能够亲自看到的东西。

    但这份战报让人热血沸腾,今日的盛景更是点燃了人心中一些本难以抒发出来的情绪。

    她看不到那场海战,却能看到新君的登基,也何其有幸,能够记载下这样的一幕。

    但也不知,在她,在郑夫人,在女史团队之中,到底谁能做到对眼前的景象,能够按捺住自己的溢美之词。

    无论是站在天坛之上,尽显天子气度的圣神皇帝,还是此刻一步步走上阶梯,作为血脉相连继承者的太子,都太过出色了,也正在将一个振聋发聩的消息,传递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它势必会随着登基的消息正式公告天下,成为将更多人唤醒的信号。

    这个女主天下的时代,要开始了。

    ……

    武曌自武清月的手中接过了第一杯酒,将其倾倒在了地上。

    礼乐在方才忽然高亢的奏鸣过后,已平息了下来。

    她在此刻的开口,也就能够清清楚楚地传递到天坛之下众人的耳中。

    在这声音传递上,天地社稷三坛和周遭的宫墙都做了些手脚,不过也大概没人会专门留意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已经听到了圣神皇帝的那句话,在这一刻夺去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敬告上苍,非至公无以主天下,非至德无以临四海,恳请玄穹降祚,启我国运。”

    武曌挺直着腰背,举起的酒樽上正被照落了第一道破开云层的日光。

    但哪怕说的是恳请上天赐予福祉,在这位新君的表现中,也完全看不出一点希冀于上天垂怜的意思。

    毕竟,她能从太宗皇帝的才人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依靠的从来都不是运气,也不是什么天神赐予,而是她自己走出的一步又一步。

    她需要的只是一句名正言顺的祭天,拉开今日这出登基的真正帷幕。

    在她的近处,有着对她来说最为重要的臂膀助力,也让她有这个底气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点目光看向近处的朝臣,而是朝着天穹远望。

    正看到这新年的日光变得越来越明亮夺目,照耀在这东都的大地之上。

    天亮了。

    但今日的天亮,不是被那解除宵禁的晨鼓所唤醒,而是被她这一句改朝换代的誓词。

    【玄穹降祚,启我国运。】

    这个国,不是李唐的国,而是武周的国!

    她也随即朝着第二个祭坛走去,没有任何一点要停下脚步的意思。

    天坛之下的官员仿佛直到看到了这人影的移动,才突然被人唤醒了过来,在彼此相望之间还能看到几分苦笑。

    先前的猜测终于在圣神皇帝的第一句祝告之中变成了现实。

    李唐已经覆灭在了当日的宗亲逼宫、皇帝殡天之中,剩下的余灰也因那一出出玩闹一般的起兵,变成了被冬日冷风肆意吹散的东西。

    现在他们唯一的疑惑,只剩下了一点。

    这个新的朝代,到底要叫做什么名字?

    这一点,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走上地坛的皇帝陛下举起了第二杯酒,倾倒在了祭坛之上。

    “后土敬告,自今日起,朕当任贤尚德,远佞去邪,守土安邦,教化黎庶,以周为国号,改元天授。”

    几乎正是在这话出口的时候,各方番邦使臣都跪了下来。

    他们之中并非人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到底说了些什么,但他们都得到过武周太子的一个提醒,当祭祀到第二个祭坛的时候,请一定拿出一点诚意出来。

    比如说,应和这句敬告后土之辞。

    金法敏目光中闪过了一缕更为真切的敬畏之色。

    在他成为国主之前,他曾经在李唐的长安城中就学数年,清楚地知道这中原上国若要改弦易辙,到底会遭到多大的阻力。

    被武清月让人挟持前来洛阳观礼的时候,他一面在心中窃喜,因为他的知情识趣,没有让火龙出水和神火飞鸦这样的武器落到新罗的地盘上,一面又不免在想,若是这王朝更替之事引发了中原的动乱,会不会也给他带来一场莫大的机遇。

    但在各方属国和域外各国的使臣陆续跪倒恭贺,而后便是朝臣一个个应和了皇帝的誓词之时,他看到了画面中央那两双相似又各有不同的眼睛。

    他突然打了一个寒噤。

    哪怕没有多余的一句话提到,若是相邻的土地上有人发起反叛会落到一个什么结果,那人也一定会变成“守土安邦”之中的牺牲品。

    而那些朝臣,若是他们不能去做这个“贤德”,也不妨被打为奸佞,被教化而后选才而出的黎庶所代替。

    这便是他们脚下的土地从唐变周之后的事实!

    在一道道臣服的目光中,圣神皇帝已经走向了第三座祭坛。

    相比于天坛和地坛,这座社稷之坛的规模要小上许多。

    在这祭坛之上,也无需三牲酒水作为祭礼。

    可它的分量却丝毫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