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90-3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290-300(第8/14页)

将女儿嫁出去的人家总觉得,女儿就只能算半个自己人了,要按照这种说法的话,到时候我也就只能算半个皇室子弟,想来有些人再想拿我当筏子做什么事情,也得再多斟酌一二。”

    这么一来,他就比之前安全得多了。说不定还不必再躲到外面去。

    人在江湖走,总难免会遇到些麻烦事,说不定还会要命的!

    还不如在神都安分待着呢。

    “既然不是我娶,而是对方为主,那想要继续在仕途上升迁或许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

    “二哥还说……”

    太平一脸“今天真是开了眼”的表情,向母亲汇报道:“他说,以二皇子的婚姻开个先河,说不定还能让朝野之间流行起一些新的风尚。”

    什么风尚?

    自然是由女子为户主,娶夫入门的风尚。

    武曌嘴角绷住了须臾,却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若是朝堂之上的女官人数日多,女户的各项政令迟早能跟进上来,还有你阿姊之前提过的女兵入伍后的军户独立问题,也正在筹划之中,让他少给自己脸上贴金,觉得这想法有多重要。”

    她很了解自己的儿子。

    武旭轮此举,分明是为了让他自己的处境能够变得再安全一些。

    但怎么说呢,被套上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后,别说太平被她那突然聪慧起来的二哥给糊弄得一愣一愣,就连武曌自己都觉得,以旭轮的婚姻给朝臣看个态度,好像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只是有些话,还不适合这么快提出来,也总不能只是武旭轮这边的一头热。

    武曌接道:“你让他近日在洛阳安分一些,别打着什么知恩图报、上门道谢之类的理由,去将他的想法说到韦都尉的面前。”

    “……韦都尉?”太平眨了眨眼睛,有些惊喜地问道。

    “澄心给她谋的升官机会,也算是她放手一搏的回馈吧。”相比于先前那个略显促狭的笑容,此刻摆在武曌脸上的笑意要更显真切一些。

    身为武周天子,她比谁都希望,像是韦淳这样大胆奋进的人,能够再多一些。

    多到……足以彻底改变天下的秩序规则!——

    而在此之前,先一步有变化的,还是藏原之上的局势。

    武周太子的破关消息往返于洛阳期间,那些在藏原之上进行文化传教的队伍已经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步步朝着吐蕃腹地推进。

    身处逻些城的赤玛伦尝试着令韦氏将领先以夺回大勃律的管辖权入手,缓和一方的压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成效并不那么明显。

    更为棘手的,还是随后传到逻些城来的消息。

    随着秋日到来,藏原的气候也急剧寒冷了起来——这原本对于吐蕃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势必会阻拦住武周兵马的进攻。

    但这一年在中原地界并无水患旱灾,也就意味着,当武周天授元年的秋日到来之时,各地的粮仓都因丰收而充盈了起来,也让随后,有一批充沛的军粮送到了藏原之上。

    这批军粮的到来,在武周大军已取得了优势地位的情况下,根本不怕遭到吐蕃兵马的阻截,而是以愈发大张旗鼓的方式宣扬着它的到来。

    很显然,这既是为了安定远征士卒的军心,让他们不必因即将到来的凛冬畏缩不前,也是给那些藏民们看看武周的实力。

    仿佛是在说,他们在宣讲“传道”之中所说的种种大国优势,都并不是瞎编乱造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地反映在他们的兵力之中。

    而现在,只差一步了。

    那就是正式地颠覆吐蕃的统治!

    “听说近来藏原腹地的贵族对手底下的奴隶态度好了不少?”武清月翻着手中从洛阳送来的回信,转头朝着另一边的斥候问道。

    “不只是如此,他们还大肆宣扬,我大周的实情并没有对外说的那么好,若非如此,我们早可以直接发兵会战,和他们在逻些城下决一胜负,现在的种种行为,都不过是希望藏民能充当我们的马前卒罢了。”

    “另一面,便是如太子所说,他们将今岁的收成分出了不少给手下的奴隶,希望能让他们更加卖力地作战。”

    武清月嗤笑了一声:“这行径,和露怯也没什么区别了,想来那些奴隶也是能看得出来的。”

    若不是这些享受着特殊地位的贵族已然黔驴技穷,他们何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讨好那些看不起的人。他们一面说着武周是徒有其表,另一面,还不是将自己的短处都给彻底暴露在了人前。听起来就可笑得很。

    在绝对的劣势面前,就算赤玛伦是个人才,也实在很难做到逆天改命了。

    武清月接着说道:“还有,他们很快就会知道,我先前以怀柔之道缓步推进,可不仅仅是为了随后的治理,也是为了……”

    她的目光自自己手中的信笺上挪开,落到了一旁的舆图之上,停留在了东南方向,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们起先对于那一路的防守还是很稳固的,可现在,整片藏原北部的民众都有了倒戈之势,只差我在这里振臂一呼,那头,就疏于防守了。”

    可谁说,各路军队都是需要同时发兵的?

    ……

    就在中原的军粮被运到大军面前的同时,还有另外的一路队伍,将一批为数不少的军粮,送到了蒙舍诏王的面前。

    同时到来的,还有武清月的一封军令。

    军令之上写道,若要如当年一般得盐万斤,收获甲兵等物,就请蒙舍诏王尽快自南诏出兵,越过铁索桥,直抵藏原!

    他们——

    将会给吐蕃以绝对的致命一击!

    第297章

    兼任武周巍州刺史的蒙舍诏王逻盛炎, 也正如武清月所预估的那样,在接到这份军令之后,几乎没有犹豫, 就已做出了尽快调兵的决定。

    出兵!

    当然得出兵。

    他怎能不再知情识趣一些呢?

    李唐末代皇帝执政的最后一年,他因父亲病逝前来洛阳出席大朝会,却在返回南诏后没过太久, 就收到了武周登基大典的邀约。

    从李唐到武周,对他来说同样是拿着朝廷的名号, 在洱海地界上与其他诏王名正言顺地对抗,但归根到底又还是不同的。

    他的上头从始至终压着的都是那位前安定公主, 现武周太子。

    当她以更为显赫的地位走上前台的时候, 逻盛炎没有空去想,对方是不是只比他的儿子大上一岁光景,只能想到一件事——

    那便是对方从未因为南诏地处偏远, 就对此地疏于关注。

    他和他的父亲或许能在李治面前蒙混过关,拿了巍州刺史的位置后, 便一面狐假虎威,一面发展势力, 在武清月面前,却绝没有这个机会。

    “你此次带兵自诺矣江北上,而后转道前往逻些城,务必出兵要快,绝不能因时近入冬便有所耽搁。”

    临行之前, 逻盛炎严肃地对着儿子盛逻皮叮嘱道。

    “大周朝廷的军粮已经送到了, 我们拿了人家的东西, 就合该打出战绩来。”

    盛逻皮本想说,父亲也不必以这等诚惶诚恐的态度办事。

    但还没等他开口, 逻盛炎就好似察觉了他此刻所想,接道:“你别以为我在跟你说笑,洱海各部之中,我方如今的局面占优,你以为是从何处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