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昏君就要君主离线制

第 19 章 阎王点名(一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昏君就要君主离线制》第 19 章 阎王点名(一更)(第3/3页)


    姜离:预言家出现了。

    不过姜离看到说这话的御史,方才的畅快倒是淡了些,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惋惜。尤其是见他这么实心担忧朱祁镇的安危,就更是叹息。

    因站出来的这位申祐,在土木之变的死因,与其余所有官员都不同。

    申祐是正统十年的进士,年少有为?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二十岁就高中进士入翰林,人多称道他‘立朝忠谠,刚正不阿’,如无意外该是大好的一生。

    可意外来了,他作为御史,被选中随御驾亲征。

    随后,在土木堡的惊变中,他也没有离开皇帝身边,作为文官也提刀奋勇杀敌。

    直到……直到被带到皇帝跟前。

    因为他的年轻和相貌:申祐是当时皇帝身边最像皇帝的人。

    于是他被安排了换上龙袍代乘帝舆突围,引开敌人。

    申祐领命,死于乱军中,时年二十四岁。

    皇帝敌营偷生,忠臣血溅帝衣。

    只是申祐此代帝引敌的忠臣之举,在景泰初年还得到了褒奖,两个幼子皆得荫封。然而英宗复辟后,虽然也追封了许多土木堡死难之臣,但对于申祐却是只字不提,大概是觉得此事实在有辱皇名,索性当不存在。

    而且是‘通纪不挂一字,谥与荫典不及一言’的不存在。

    祭祀缺无,纪无可查。

    直到嘉靖十年有御史箫重望,为申公深觉不忿,与朝臣们一起上书请命,方最终请下朝廷旨意,为申祐赐谥号“忠节”,又建了一座“申忠节公祠”,方得祭祀。

    而那时,距离土木之变申祐之死,已经过去了八十二年。

    世事颠倒如此,许多话实是不必再说,千古自有公论!

    故而听到申祐发自肺腑关心皇帝,姜离心里真不如方才听王恕大骂来的痛快。

    就在此时,系统里终于响起了她等了二个月的声音:“恭喜宿主顺利通过试用期。”

    “正式用户专有功能已解锁,请宿主及时查看使用。”

    好吧,先做正事。

    满朝文武就见皇帝原本还在一言不发受谏,此时大约是终于恼了听不下去,骤然起身手往下一压:“够了!”

    到底是封建王朝君臣纲纪铭刻于心,皇帝一动,绝大部分人还是下意识畏惧闭嘴。

    甚至开始惴惴思考起自己的下场:按照规矩,朝臣们惹怒皇帝,有罚俸降职廷杖等好几种惩罚措施。

    而今日他们这般喧哗朝堂、对皇帝不敬,只怕是会被锦衣卫拉出去午门廷杖的。

    廷杖这件事很玄学,能不能活下来,全看皇帝心意了:如果只是警示,哪怕打一百杖,施杖人也有手法让人只得个皮外伤,但皇帝若有示意,二杖也能打死人!

    闹成这般,集体廷杖怕是免不了,但不知今日,陛下会不会怒到挑几个人打死。

    然而皇帝见朝堂重新静下来,却别出心裁道:“放心,朕今日不会廷杖的——不然把人打个起不来,岂不是耽误了诸卿随朕御驾亲征。”

    百官:……

    别说,这句话还真的符合很多朝臣的心思。打我们一顿吧,然后总不能让我等皮开肉绽的上路。

    谁料皇帝居然直接表示,绝不打你们,都得全胳膊全腿的跟朕走。

    不少人眼前一黑:这时候皇帝怎么又这么聪明了!!

    之后,皇帝又撂下了一句此时朝臣们没有心思注意,但后来至为重要的话——

    “朕御驾亲征离京后,郕王于京城监国,代总国政。”

    说完皇帝拂袖而去,留下满朝如丧考妣的官员。

    姜离未乘舆,一步步离开了御门听政之所在。

    群臣的声音渐渐变远变淡。

    姜离抬头看了看这日中元节的太阳,发白的带点毛边的日头。

    在这枚并不太漂亮的太阳落山之时,这些事都会结束的。

    但在这之前,她还给今日受到惊吓的群臣们准备了一件小礼物。

    亦步亦趋跟在皇帝背后的锦衣卫校尉袁彬,见走在前面的陛下忽然止步,转头淡声道:“把马顺叫到这儿来。”

    袁彬微怔,但很快应道:“是。”!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