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东汉]我有母后

第 91 章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东汉]我有母后》第 91 章(第2/3页)

有区别,甚至还不如富室。富室能以官显贵,光耀于世,宗室则不然。

    皇帝猜忌宗室,很少有宗室子弟能担任高官,即便担任高官也多是宗室疏属,与皇位沾不上半点关系。

    虽然改认其他祖宗,但刘翼从小呆在京师,与父亲关系生疏,能继承平原王王位,刘翼心中十分欣喜。

    为此,刘翼还私下里谢过皇帝为他在太后面前美言。

    刘隆一顿,拍拍他的肩膀,默默领了这份功劳,道:“母后与朕都说你宽仁贤明,堪为王爵。你以后不忘初心,勤勉做事,为那些宗室做个好榜样。”

    刘翼千恩万谢,郑重道:“下臣一定不会辜负圣上与陛下所望。”

    看到刘翼一脸要为自己打生打死的表情,刘隆的心结稍解。既然以后要干事,那么提前给予报酬,也不是不能理解。

    唉……

    刘翼从河间王在京师的府邸搬到了平原王府,地位身份家资都得了极大的跃迁。

    不同于新任平原王的欣喜,刘隆最近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大臣上书请掖庭采选后宫嫔妃,绵延子嗣,而母后也正有此意。

    刘隆的心中烦躁不安,为什么接一连三发生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事情?

    保留平原王,是刘隆对大汉现实政治情况的妥协。

    但为什么大臣要管到他的后院来,而且母后还持赞同的态度。

    刘隆的桌案上放着一摞大臣的奏表,母后让他看完还要发表感想和看法。

    刘隆一目十行地看完。此时临近晚膳,女史都出去用膳,殿内只有邓绥、陆离和江平几个长辈。

    刘隆抬头看着母后,期期艾艾道:“母后,我还小,大臣说的这些为时尚早,先不用考虑此事。”

    邓绥转头凝视着刘隆,少年身量抽条,即便坐下也看得出他个头高挑,声音也不复孩童的稚嫩爽脆,剑眉星目,气度不凡。

    邓绥心中十分欣慰,当年那个猫一样娇弱的婴儿终于长大成人,可以去娶漂亮的女娘,拱人家水灵灵的白菜了。

    “先帝像你这么大年纪,阴废后就入宫为贵人了。”邓绥道。

    刘隆还是咬牙坚持,道:“我还小呢,能不能晚些?”

    邓绥道:“民间也是这番年纪结婚,隆儿你……你……后宫还是要进人的。”

    邓绥见刘隆这般坚持,真的要怀疑皇帝的身体和性向了。前汉皇帝大部分养了男宠,但光武帝的后代没有这样的,而且太医令按时为皇帝的诊脉。

    想到这里,邓绥稍稍心安,想起之前江平的传话,问道:“隆儿,你之前说年幼成亲,不利子嗣?”

    刘隆连忙点头,道:“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少年沉迷女色,对寿数不利。

    邓绥以手支着额头,叹息一声,道:“隆儿,你知道民间为什么成亲这么早吗?”

    刘隆脱口而出道:“想要抱大孙子呗。”

    邓绥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沉吟一下,娓娓道起其他的事情:“我阿父终年五十三岁,算得上高寿。阿父在时,大姊病逝留下一女,是阿父亲自出面接回甥女。”

    刘隆知道这件事,还知道这个女孩由刚过十一岁的母后抚养。

    “阿父不久去世,大兄尚未建功立业,我只有十一岁,三妹和阊弟年纪更小,阿母为我们兄妹操碎了心,若非有后来的际遇,就阿兄……咳,我们一房怕是沦为邓氏旁支,仰人鼻息。”

    “邓氏宗族对待族人尚是好的,各郡国奏表常有亲族欺凌孤弱,侵吞资产。若长子在父母壮年站稳脚跟,护庇弟妹,这种不公之事要少上很多。”

    “但是子嗣站稳脚跟,须得心智成熟,最好要成家立业,又要有父亲扶植。但如今大汉诸人,像阿父那样已是长寿,如三兄、四兄、阊弟英年早逝的人数不胜数。”

    邓绥的脸上萦绕着一股悲戚。

    刘隆闻言怔愣了一下,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的周围都是年老重臣,杨震五十入仕,照样干得热火朝天。三公九卿的年龄基本上都超过五十岁。

    然而当他回首看自家的老祖宗,突然发现其实大家的寿命好像都不是他以为的那么长。

    平原王刘胜只活了十六,孝和帝活了一十七,孝章帝活了三十三岁,孝明帝活了四十八。

    民间贤者传美名,要么是孝顺母亲,要么是抚养兄弟姐妹的子女并且爱逾亲子。

    孝顺母亲,那父亲多半是早逝;抚养同产子女,那同产多半是不在了。

    他以为“变态”的寿夭,或许是常态,至少是大汉时人眼中的常态。

    或许是为了尽早延续血脉,或许是让父母在时能

    更好帮助子女在人世间立足,时人下意识地选择早婚早育??[]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促使女子过早地孕育子嗣。

    刘隆想明白后,低头沉吟。邓绥没有说话,只在一边静静地等待皇帝的答复。

    邓绥知道皇帝会想明白的。

    良久,刘隆抬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母后,道:“母后你给我一些时间,我会给你一个你能接受的答复。”

    邓绥闻言,眉头一挑,笑起来道:“好,我等你的答复,不要让我久等。”

    刘隆道:“我这可是正正经经地做事,绝非推脱之词。”

    刘隆与母后说完这个事情,又用了晚膳,就告辞回到殿中,思考接下来的举措。

    刚才母后所言大汉成亲早,确实有现实的道理,但这不应该是让那些妙龄女孩冒着生命危险生育的理由。

    刘隆回到德阳殿,挥退众人,坐在榻上,突然抬头问江平道:“我阿母生的时候多大啊?”

    江平一愣,随即低下头,道:“十六岁。”殿中弥漫一股沉闷的气息。

    刘隆闻言,双眼放空,那个花一样的女子凋谢在产床上,不知道还有少女像她一样呢。

    “你去请太医令过来。”刘隆收拾好神情吩咐道。

    “圣上,你哪里不舒服?”江平闻言急道。

    刘隆摇摇头,对他温声解释道:“我找太医令有些事情。”

    江平这才放心出去让小寺人请太医令,转身回了殿内,看见皇帝,禁不住心中迷茫起来。

    江平对皇帝拒绝成亲的原因有些不理解,朝臣催促,太后有意,又非男子忍受生育之苦,且少年慕艾,皇帝何必大费周章?

    何不淈(音古)泥扬波,与世推移?

    太医令匆匆过来,朝拜皇帝。刘隆对他道:“自光武帝到先帝,寿数渐短,而且宫中子嗣渐少,后妃死于产育渐多。”

    太医令听到这些诚惶诚恐,连忙跪下请罪。

    刘隆抬手让他起来,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怀疑这些与早婚早育有关。”

    “因此,我欲令你将建武以来宫中和宗室孕育子嗣的后妃、主君以及子嗣的信息统计一下,子嗣包括男女、流产的和早夭的。”

    太医令闻言,心中一震,沉吟半响,良久道:“小臣倒是可以做,只是年长日久,一些资料不是那么好找,需要花费时间。”

    刘隆想到大汉立国将近百年,宗室繁衍,恐怕有逾万人,于是道:“先宫中,次近支,最后疏属。时间上由近及远。”

    太医令又问:“统计的信息可有小臣注意的内容?”

    刘隆道:“你先出个调查纲目,朕观后无异议,再去调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