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六零年代“偷菜”日常》20-40(第51/67页)
本都知道的基本信息。
宋玉林她有个同学就是嫁到家具厂去的,一问,很快就知道了。
孙胜江是服装厂工会的副会长,他的妻子是后勤部副主任,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车间生产线上担任组长,小儿子在家具厂食堂担任主厨。
他的两个儿媳妇一个是家具厂的正式员工,一个是其他厂的正式员工。
一家人在家具厂日子过得很舒服,要说有些不顺利,那就是孙胜江大儿子生了三个女儿,小儿子生了二儿一女。
他大儿子没有生下儿子这件事情一直是他们家的心病,家具厂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在找生子方。
这些职位一摆出来,显然这一家人在家具厂根深蒂固。
怪不得爷爷他们完全绝了进家具厂的心。
现在宋玉林多打听到了一点,就是孙胜江唯一的孙子要说亲了,问江景瑜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江景瑜:“我有什么想法?”
她沉吟,这消息还是太笼统了,“嫂子,继续帮我关注。”
宋玉林:“成,你别冲动做点什么啊。”
虽然说不是家具厂的,对方没法对他们做什么,但亲亲戚戚的关系,谁知道呢。
回头江景瑜把这消息跟江若书说了,他之前让江景瑜帮忙打听。
差点没了婚事,江若书脾气好,也有几分火性。
他已经结婚了,现在在食品厂当临时工。
而王鹏飞现在还在上庄村种地。
从这点来看,江若书岳家在食品厂还是比较有人脉的。
江若书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下:“我知道了,谢谢景瑜。”他皱着眉,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但是:“景瑜,这事别跟我爸妈说行吗?”他苦笑:“我怕我妈冲动。”
江景瑜:“好。”
上完课,要离开的时候,江景瑜被门口的保安大叔叫住了:“等等,有你的信件。”
江景瑜看向寄件人,是出版社寄来的。
这么久了,她终于收到了出版社打来的稿费。
她是新人,给的价格比较低,但她的数量在那里,这稿费有两百块,如果销量好,加印,还会增加。
不过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还是有难度的,她想要加价的话,不如想着继续出下一册来得更实际。
两百块是什么概念?
一个普通正式工人一个月工资三十二块,这两百块就是半年多的工资。
她现在当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是八块。
这一次性两百块入账,就是一笔“巨款”。还是明面上的收入,不怕别人查的。
收到了这笔钱,江景瑜就想好怎么花了。
她要去省城一趟。
为什么不去更近的市里?
省城毕竟是一省最繁华的城市,而且她还可以顺道着去红阳出版社,把她的稿子交给杨编辑。
听到她说要去省城,顾向恒想了一下:“我和你一起去。”
他要抽出两天时间,这不算请假,而是有正经事的出差,他要去省城买一些养殖的书籍,去省城农业大学请教,还要买一些饲料、种子,温度计等等。
江景腾知道了,“我也想去。”
江景瑜摇头:“下回,这回我们都很忙。”
他去了他们两个就不方便行动了,难得去一趟省城,他们两个还想要做点别的。
他们两个现在的农场又升了两级,已经是十二级了,土地也从十二块变成了十四块。
并且还多了一种新作物,这一回他们出现的新作物都是水果。
江景瑜出现的水果是葡萄,顾向恒出现的新作物是枣子。
一个可以做葡萄干,一个可以晒红枣。
葡萄干是干果,红枣除了是果子以外,还能作为药品,购买有限制。
只有在医院的时候,拿着医生开的条子,才能不用票买到。
现在不是枣子上市的季节,做成红枣干之后就没这个顾虑了。
他们现在手上其实不缺钱,卖红枣主要是想借着这条线跟那些有门路的人换他们需要的东西。
不论什么时候,都有胆子大的人。
把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他们买了两张火车票,出发了。
第36章 他二婶怀孕了
他们计划要去省城,也不是说走就走。
预计是两天没错,但要是有个什么突发状况延迟了,或者是错过班车了,比如现在的火车就比较容易晚点、出故障,他们回来的一天只有傍晚那一班车,要是错过了,也会回不来,江景瑜那边还好说,她挑个没有课的时间走就可以了。
顾向恒这边身为大队长,有很多事要做,所以他先把事情都处理好了,这才离开。
这样要是有个万一的话,他们在省城呆个三四天,也不用担心这里。
“哐当——哐当——”火车以规律的速度前进,带着他们来到了省城。来到了省城之后,他们第一站先去了红阳出版社,找杨编辑交稿子。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杨编辑是本地人,要是他们咨询一些农业相关的事情的话,或许他还能有别的建议。
杨编辑收了她的稿子之后,听到她问起这个:“你们需要查询养殖资料的话,农业大学那边可以去。”他寻思了一下,“刘老师他负责的课题就是养兔子相关,还有秦教授,他有个课题是乡下养殖,似乎是养鸡还是养猪,之前听人说起过,或许可以帮到你们。”
这是意外之喜了,江景瑜跟他道谢:“谢谢,这帮了大忙了。”有了目标之后再去找,更方便。
左右四看没有人,江景瑜压低了声音:“杨编辑,我们难得来省城一趟,还想买点东西,但是乡下你知道的,手上票不够,你知道有哪里不用票的地方吗?”
杨编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二百块钱,这是他亲手寄出去的。
“你想买什么?”如果他手上有,可以匀一些票给她。
江景瑜:“我想买一些细粮,布料,还有手表。”
杨编辑:“……”手表,那确实票很紧缺,不过也很贵,一只手表就要一百多,这是要一次性把二百块花完吗?
他犹豫了一下,迅速的在桌上用茶水沾手写下了一个地址,然后再擦掉:“你们票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些布票,拿去吧。”
江景瑜也不会白要他的东西,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一块腊肉:“这是我们过年杀的年猪做出来的,杨编辑尝尝。”
推辞了几回,杨编辑这才收下。
脸上的笑容也更真诚了。
他在这里工资票据都不少,但后面有一大家子,养家压力也不小。
接下来他们直接去了农业大学,保安听到他们说是从乡下特意来咨询一些养殖的事情,表现的很友好,检查了介绍信等资料确认身份后,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一片田地。
农业大学很大,这里有很多农业养殖业相关的区域,民以食为天,他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这方面。
他们去到的时候,这位课题是养兔子的刘老师正蹲在一片地头,研究兔子入口的食物。
听到他们的来意,让身边一个年轻人出来:“小张,你帮忙解答两位同志的疑惑,也可以带他们参观我们的兔舍。”他很忙。
还拿出了自己的借书卡给他们,列了一张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