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六零年代“偷菜”日常

6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六零年代“偷菜”日常》60-80(第11/58页)



    但是当大哥他调去了县里,大嫂她也在老家这里建起了厂房,办起了厂,手掌大权,而他的那份临时工也被大哥找了关系转正了以后,他的态度就慢慢的变了。

    直到现在,他提出了随他姓氏的这个想法,不达目的不罢休。

    他已经有了这个底气。

    如果大哥大嫂还是在乡下呆着,他们应该不会有现在的变化吧?

    当初爸爸给她挑选入赘人选的时候,陈莹是有好几个人选的,入赘是显得没出息,但是那个时候穷人很多,乡下生的多,却养不活,娶不起媳妇的更多。

    陈家条件还可以,父母双职工,又只有她这么一个独生女儿。

    在几个选择中,她看中了父母双亡,长的也可以的顾向兴。

    他说要带着个妹妹,她也觉得没关系。

    结婚以后生了孩子,孩子体弱,但也能治,日子有些小波折,但总体是平稳幸福的。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却更不容易满足了。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陈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陷入迷茫。

    或许,有些人,就是只能共甘苦,不能同富贵的。

    顾向恒看着顾向兴高兴的样子,很失望。

    对这个弟弟,他不想再管了。

    以后他能做到什么样,就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他不会再帮他,也不会管他,他要借势,也不可能了。

    之后江景瑜背着顾向兴给了陈莹一把钱票,“你还怀着孩子,别想那么多不开心的事情影响自己身体,好吃好喝的养着,先好好的把孩子生下来,以后的时间还有很长,慢慢走慢慢看。你遇到什么困难了,不要忘了我们,我们是站在你这边的,我们也永远是天佑兄妹的大伯、大伯娘,只可惜,二弟不是我们说了什么就会听的。”

    易地而处,如果江景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会离婚的。

    她无法忍受这样的婚姻。

    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她不能替陈莹做决定。

    后面还有两个孩子。

    父母如果离婚了,对他们的影响也会很大。

    他们的生活中,应该一个父母离婚的人都没有。

    陈莹鼻子一酸,“大嫂我知道了。”

    “……谢谢大嫂。”她长叹了一口气:“希望这件事就这么结束。”

    不是大哥大嫂站在她这边,她不能这么直接的说不同意,也不能有了这个他提出的折中选择。

    这桩事情看似就这么平息了下去,只是江景瑜觉得还可能会有其他波折。

    “他要是再反悔了,我也不奇怪。”这个弟弟的底线有些低,他出尔反尔不是不可能的事。

    对他的这个说法,顾向恒是赞同的,他淡淡:“他性子有些凉薄,以后就这样吧。”

    对待帮了他这么多,又是十余年的结发夫妻这样的态度,让外人知道了,会骂他没良心,白眼狼。

    如果有朝一日他的位置更高,而他们处在弱势,他会不会也会这么做?

    会的。

    所以就这样吧。

    没多久,江景瑜他们三个收到了一封表彰信,这封表彰信是铁路部门还有秦扇他们两个合力写的,说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对此表示了自己真诚的感谢。

    收到这种表彰信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有些人之前都没听他们说起这件事,现在乍然知道了,议论纷纷。

    “你们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啊。”

    “你们买回来的那么多东西,我还以为很顺利。”

    “怎么之前没有听你们说起这件事?”

    这件事情江景瑜没有往外说,章学知也只跟自己交好的人说了。

    江景腾没少在外面说他出差那波澜壮阔的旅途。

    不过他们这又是小偷,又是人贩子的精彩经历,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怀疑,“真的有这么精彩吗?”

    “外面又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他们将信将疑,结果现在看到了这表彰信,他们这才信了,“原来是真的啊!”

    江景腾无奈:“当然是真的,我有必要编出这样的谎话骗你们吗!我也不是那种爱说谎的人啊!”

    江景瑜趁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出门在外的防骗小窍门。

    “要是大家出远门的话,千万别犯这几个错误,不然不论是辛苦攒的钱被偷了还是小孩被拐了,都是后悔都来不及的大事儿。”

    这件事情在上庄村这边发酵了相当一段时间。

    发酵的时间越长,越能够让大家对外面的世界抱有一定的警惕。

    这点江景瑜也是满意的。

    除了这个以外,江景瑜他们的机器设备到了以后,产能提高了,他们的订单是一直在增加,但是还远远没有到市场饱和的程度。

    要抓紧机会提高知名度,占领市场,所以江景瑜打起了广告的主意。

    江景瑜在省城的报纸上花钱投了一个小小的豆腐块做广告。

    不要看着豆腐块不起眼,在这个时候凡是订了报纸的看报纸都很仔细。

    就算是小豆腐块,被看到的机会也很大,而且因为接收外面信息的途径有限,所以这个群体也很集中。

    他们现在主要是在县里,还有在市里铺张开了,范围还是小了。

    如果是省城的报纸的话,那么就可以辐射到整个省了。

    为了这份报纸,厂里特意安装了一部电话。

    这时候电话安装费用十分高昂。

    还要排队走关系。

    这件事交给顾向恒了。

    事实证明这样做很有先见之明。

    广告打出去了以后他们接到了飞扑而来的订单。

    有的是电报,有的是电话。

    加上咨询的,很多。

    他们的销售员也在报纸一出现的时候带着报纸还有他们的样品去其他没有入驻的市场去开拓了。

    基本上无往不利。

    就算供销社和国营饭店是国家单位,没有那么大的积极性。

    但是有人来问有没有,没有说多了也不好看。

    而且试吃过后,他们自己也想买了。

    除了这些地方,就是那些厂和单位了。

    节日福利、员工奖励,他们的火腿肠都不错。

    要是还想加入到员工食堂菜单中,更受欢迎。

    他们之前储备的库存没多久就见底了。

    他们不得不加大生产,江景瑜手一挥,决定扩招工人。

    这是个大事件。

    他们要招收工人,本村的、外村的,还有县城里的人都来了。

    县城的人也不是人人都有工作,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临时工。

    他们好味厂虽然是位于乡下,经济效益挺好,福利待遇也好,他们从县城过来也方便。

    来的人挤挤攘攘。

    每次一说招工都有很多人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还是老一套,出题考试。

    需要拿笔杆子的都要考,不用拿笔杆子的也要考,不过这种考试就换了一种方式,不是用纸笔来考试,而是在实体现场考核。

    做杂活的就跟着做一次活,看看手脚是否麻利干净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