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六零年代“偷菜”日常

80-1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六零年代“偷菜”日常》80-100(第17/58页)

下挖,挖的很深,还是泥土。

    江元同:“继续。”

    江景瑜就继续。

    挖了一米多深,终于挖到了硬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是一个木箱子,小小的一个。

    江元同:“就是这个。”

    挥去泥土,打开一看,就着月光,也可以看到黄橙橙的一片。

    里面全是小黄鱼,满满的一盒子。

    江景瑜换算了一下的汇率,这里估计有八九万。

    江元同:“这些卖了够你用吗?”

    江景瑜表示叹为观止,“爷爷,你这些是怎么藏的?”

    他得意的看了江景瑜一眼:“你还嫩的很,那时候局势这么乱,自然要做些准备。”

    江景瑜想到了很多地主老财喜欢在家里埋金子银子的传统:“咱家也有吗?”

    江元同不客气的摇头:“当初黑社会上门说我欠债的时候,我们家的地皮都被铲掉了几层,家里要是藏了,早就被抢走了。”

    他早就转移出去了。

    江景瑜表示自己受教了:“爷爷,你不怕我亏了?”

    江元同:“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

    江景瑜很感动,不过她必须得要强调一点,“我想要自己单干也是有自己准备的。”

    江元同:“你怎么准备的?”

    江景瑜含蓄:“前些年开了户口玩股票,赚了一些钱,数目比这多。”

    江元同侧目。

    这事情他没有听孙女说过,看来她也不傻,而且单干这心思估计早就有了,瞧瞧,这准备资金都自己赚出来了。

    他看着黄金,挖都挖出来了,还能放回去不成?

    江景瑜:“爷爷,我之前去明珠岛用金条换的钱我也做了一些投资,现在已经翻了几倍了。”

    江元同使劲的盯了她好几眼,自己是没有希望重振家业,但是这个孙女指不定能够青出于蓝。

    想到这里,江元同大手一挥:“那这些黄金你看着办吧。”

    做通了家里人的思想工作之后,江景瑜先把大队长的职位退了,她退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她是太忙了,把这份工作给辞了也在情理之中,只有副大队长江国安无言,他觉得他已经把大队长该做的活给做了……

    不过等到之后她辞去厂长这一职位的时候,大家都惊了。

    她突然要召开整个厂里的大会,放了一个大雷,大家哗然。

    而厂里的这些管理人员一个个都默然无语,在公布之前江景瑜先跟他们通过气了,他们吃惊也早就先吃惊过了。

    虽然早就知道了,但是看到她真的对大家说起了告别宣言,一个个内心十分复杂。

    他们身居高位的大部分在厂里的年限比较老,但是这个厂一共才成立多久呢?再老其实也老不到哪里去。

    他们都是知道,能有现在享誉全国的成绩是因为谁。

    而员工们不管再怎么震惊,怎么挽回,江景瑜也没有动摇。

    她从建厂之初说起,到现在,他们有多少员工,产品销售全国,还有海外。

    成了一个可以说家喻户晓的存在。

    这一路上走来,他们发生了很多风雨,无一例外都被大家克服了……

    她一通说下来,不少感性的人眼眶红了。

    高层们也十分唏嘘,同时在大家接受以后,振奋起了精神。

    继任厂长不能指定,但是她可以推荐。

    她会推荐谁?

    许多人都看向了她的弟弟。

    江景腾老神在在,像是没有注意到别人的目光,他姐谁都没有推荐。

    他们有望接手这个职位的人,都要在这里公开自己的企划,争取大家的支持。

    这有利于他们的继任。

    他们都提前做好了准备,江景腾这份企划书也做了很多心力。

    扣除掉他们的这份关系不谈,江景腾自认立下的功劳并不会比在座的其他的相同职位的人少。

    而且这个厂最大的投资者是他们村集体,他身为本地人也占有优势。

    最后接到聘书的时候,江景腾松了一大口气。

    然后兴致勃勃的领着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建造分厂。

    把上庄村里这些部门分出去,建立分厂。

    比如养殖部门,以后就是养殖厂了。

    这些都能够创造大量的职位,上层的人都能跟着往上升一级。

    宋蕊知道江景瑜辞职了很欣慰,“你要做什么行业?”

    江景瑜笑:“我对吃的最熟悉,做的还是吃的。”她接触的这些人脉也都是这一方面的居多。

    宋蕊并不意外:“你身边有人手吗?”

    江景瑜:“有。”

    宋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别跟我客气。”

    江景瑜:“我不会客气的,我现在的产线就是你朋友帮我买的。”

    至于人手,她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这个准备就是顾向恒的战友推来的一些人选。

    他转业了,但他还有不少的战友还在部队里,八二年大裁军,很多人都脱下了军装回到了家乡,拿起了锄头。

    大部分人都没有工作。

    这些退伍的军人们刚开始的时候手上还有些钱,但是他们在部队多年,种地并不擅长,他们去做别的也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有不少人要是出点什么意外,把之前攒的钱又用光了,那就没有办法把日子过下去了。

    孙石就是这样。

    他退伍了之后就回了老家,拿起了锄头下地,他们那边也包产到户了,但是户主是他爸。

    他在分地的时候不在家,没有他的那份地。

    他现在回来了,每个月没有津贴了,只能靠着地里的出息生活。

    又闹了些矛盾,他和爸妈分家了。

    这一分家,他手里的钱就贴了大部分进去。

    而他们分到的地,都是比较差的。

    算上媳妇和两个女儿的户口,三个人的地,四个人吃。

    种的地不够他们一家吃用,加上孩子要上学,媳妇又生病,爸妈还用各种办法从他手里要钱,他手上攒的那些没多久就没了。

    之后女儿生病了,送去医院检查,没钱了,他不得不进山打猎补贴家用,但还是不够孩子治病的。

    孙石去求了爸妈,但是他们不愿意给了,口口声声说丫头片子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治,让他拉回来。

    让孙石无比心寒。

    媳妇快要哭瞎了眼。

    他借遍了亲戚,却没有几个肯借钱的。

    肯借的家里囊中羞涩也拿不出多少钱。

    面对医生的催促,孙石走投无路,他只能向自己的战友借钱。

    给还留在部队的长官写了一封信。

    因为他们两个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交情比较好,而且他留下了,还有收入。

    而其他退伍的战友现在的情况他不知道。

    兜兜转转的,顾向恒收到了当初同一个队的陈振东写来的信,问他有没有知道哪里需要人的。

    看了之后顾向恒立刻给拍了电报,并且让他多介绍几个,可以夫妻两个一起过来帮忙,他这边缺人,但是一定要可靠的,顺带着附上火车票前,注明这是预支的工资。

    能介绍工作,夫妻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