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六零年代“偷菜”日常》【全文完】(第6/18页)
她整天忙着,哪里有空去谈恋爱呀。
顾晟也摇头,“我这边也没有好消息。”
顾向恒和江景瑜对视一眼。
先看向顾熙:“你是忙,不过你上个月去明珠岛的时候没有做什么吧?”
顾熙明白了,顾熙扶额:“我就是跟朋友去给人捧了个场,你们别想太多了。”
她坚定的摇头。
她这话让顾向恒安心了:“没有就好,女儿听话,要是找对象,咱们正正经经的找一个好对象,别去跟那些不适合的人乱来。”他苦口婆心:“不是说在那样的环境中没有好的,但何必在大粪里淘金,直接在金矿里面找真金不好吗。”
这个比喻让顾熙一脸嫌弃:“爸,你这什么破比喻。”
顾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爸,你跟你女儿说话真的是一点包袱都没有。”
要是被外人看到了他们眼中不苟言笑的爸爸这幅样子,一定会幻灭的。
顾熙那边没有疑问了,接下来就是顾晟了。
他说没有好消息,顾向恒和江景瑜心情复杂,因为温涟也跟着他下基层去了,这就代表着他们两个还处于这种你追我赶的状态当中。
这么长时间了,她这个毅力让顾向恒和江景瑜都只能叹息:“你就真的一点不心动?”
他们都被感动了。
这个还单身的当事人就一点感觉都没有?
顾晟斩钉截铁:“我没有,我是把她当妹妹看待的。”
顾熙哼了一声:“我不信,你小心打脸。”
顾晟:“怎么会。”
然后就被啪啪打脸了,温涟累了,放弃了,不再追着他跑,结果顾晟不习惯了。
忍了一段时间,看着温涟在爸妈的安排下开始接触别的优秀青年,他才意识到自己心里的不舒服代表着什么,主动出击,花了两年的时间才让温涟及她的家人回心转意。
要是之前他顺利成章的答应了,哪有这么麻烦,早就抱得美人归了。
顾熙很是鄙视她哥:“真是的,这么大个人了,连自己喜不喜欢都不知道。”
顾晟摸了摸鼻子,“我也是第一次动心,第一次谈恋爱,我不知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后来我不是也及时反应过来了。”
现在他也有些后怕,好在他意识到的时候还不算晚,而且没有因为可笑的自尊心端着,不然真的错过。
顾晟结婚了之后下一个就是顾熙了,这让顾熙更爱工作了,她爸妈倒是没有催她,只是偶尔会问一下,没有就没有。
但是外婆催的比较厉害,只要一听到外婆有催婚的苗头,她立刻就转移话题,有的时候可以成功,有的时候不能成功。
成功了,她的耳根清净,不能成功的话就要听外婆唠叨一圈。
外婆倒是没有催她一定要跟谁谁谁结婚才行,只是跟她说要找个贴心人,这样子才不孤单。
她说很忙,没有空,然后她妈妈就被外婆骂了,说妈妈偷懒太过了,给她这么多工作,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没有时间解决。
然后妈妈给她调拨了更多的人手辅助,这样子她就没那么忙了,但她觉得这还不如原来呢。
顾熙宁愿忙一些,跟找对象相比,她热爱工作。
她也不是没有注意着找对象,但是她环视一圈,悲伤的发现自己的眼光被调高了。
她爸那是什么人,位高权重依旧爱妈妈、爱护家庭,从不在外面乱来,洁身自好,到现在仍旧每天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夏天的时候透过那薄薄的衬衣,还能透露出他精悍的身材。
然后就是她哥,之前眼瞎阶段不说,之后回过味来了,跟她嫂子那是如胶似漆,跟个连体婴儿似的,跟其他女性保持距离,工资全都上交,不隐瞒,分摊家务,无大男子主义,有商有量有担当……
但是以他们的标准再去看周围的青年,顾熙自闭了。
何必为难自己。
和她不门当户对的,看中的不是她,是她背后的代表的财和势。
和她门当户对的二世祖没有几个出息的,偶尔几个有出息的,不是英年早婚,就是性格不合,要不就是放纵自己有一些她看不上眼的“小爱好”。
既然这样,当然是单身更香!
第103章 她的结局
九十年代是黄金发展的年代,但在某些人看来,充盈着悲伤的色彩。
市场开放,百花齐放,原本的铁饭碗,在市场的冲击下,也不铁了。
以前他们生产的产品不用过多的考虑,只要生产出来了,只有不够卖的,没有卖不完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库存积压在仓库里,无法售出。
相对应的,厂里的绩效不好,员工的奖金、工资也一再缩水。
江若书在食品厂里的位置是中层,他想要厂子重新“活”起来,只是这很难。
他们的进货成本在提升,生产的糖果和饼干却销量一般,上家还压货款,上家不给钱,他们就没法生产新品种、给供应商货款。
大家的工资也只能延迟发放。
至于说福利什么的,只有自家仓库的产出。
如果不做点什么改变的话,情况会越来越糟。
江若书不想自己跟其他厂子的人一样,每天到了单位,就无所事事的坐在那里,闲的没事做,一开始的是好的,但是后面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时候,就完全高兴不起来了。
他们又是城镇户口,要是没有了工作,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不像乡下,还可以回去种地。
自己所在的厂子不行了,那么有不同的选择。
一个是跳槽到别的厂里去。
他们县城是养殖大户,每一个村子都有养殖大量的家禽。
为此养活了一连串的厂,比如火腿肠、肉罐头、肉干,还有连带着的玻璃厂、制品厂等等。
这些都是他们县里效益很好的单位。
不仅不会拖延工资,还在给大家提工资。
应对越来越不经花的钱,还有这些物价。
工资不动,显然是无法满足大家需求的。
江若书不想跳槽去别的厂,他在这里,他妻子也在这里,他们一家全都跟这个厂绑定在了一起,他能跳槽离开,其他人呢?
他是厂里改进派的一员,另外他们厂里还有保守派,顾名思义就是不想做其他的改变,而是催促着上家给货款,销售库存,还希望上面的可以伸出援手。
江若书觉得这很渺茫。
还有比他们效益更差的厂,上面能帮的过来吗?
他找了江景瑜讨主意。
怎么盘活这个厂子?
先从上到下的捋一捋,经营不善,入不敷出,加上内部管理保守……
如果是江景瑜接手这么一个地方的话,得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行,首先她会拿人开刀,人员架构重复臃肿的,去掉,只拿工资福利不干活的关系户,去掉,当初在某一段时期内,这个食品厂是他们县里福利工资最好的,因此吸引了不少人过来,把这些清掉了,每个月的成本就会少掉一截。
然后就是产线,他们的产线都是什么年代的了,不好用,经常坏,维修成本高,要换。
还有就是产品的种类,以前生产的是糖果饼干是挺受欢迎的,因为放的糖是好东西,细粮也是好东西,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