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太夫人的荣华富贵》140-150(第11/15页)

   近亲成婚不利子嗣啊!

    耿金妹真想仰天大笑。虽然她心里清楚,两家的亲缘关系已经有些远了,女儿流了一个孩子后,就借口给父亲守孝,硬是没叫那混账再挨身,自然不能生出孩子。

    但在族长面前不能这么说话。

    耿金妹只说世家都得罪老天爷了,可见近亲成婚无论如何都要废除。再有,既然是耕读之家,说明族中的弟子还是想要通过科举出仕的。未来有弟子走到殿试那一步,忽然被朝廷知道族里竟然还有姐妹冥顽不灵,依然嫁给了近亲,叫朝廷怎么想?

    耿金妹扯了大旗,如此这般地终于把女儿接回来了。

    又一年,女儿再嫁,成了万家妇。

    没错,这个万就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的那个“万”!

    说到安信侯府的这位太夫人,家乡人就没有不念着她好的。万家的族学不仅收万家的孩子,也会收亲戚家的孩子。耿金妹的幼子就借着长女的关系进了万家族学。

    这孩子确确实实是读书的料,如今才二十一岁,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既成了举人老爷,那就要进京赶考了。

    万家的接连两任族长都是个和气人——万家最大的倚仗就是太夫人,太夫人都是和气人,其余的人但凡聪明,自然不敢不和气——直接找到耿金妹,说正好族里要派年轻后生给太夫人送特产去,不如搭着一块儿进京,如此亲戚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耿金妹欣喜若狂,在心里止不住地念佛。万家族人正儿八经地视他们为亲戚,太夫人自然也会正儿八经地视他们为亲戚。不求亲戚日后怎么提拔他们,只要有这一门亲戚在,别人不敢随意欺负他们,这就比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强出去百倍、千倍了。

    考虑到他们进京后要拜会万商,耿金妹思来想去还是跟着儿子一起进京了。

    这便是耿金妹此刻出现在安信侯府后院的原因。

    她自诩是见过世面的。但她的“世面”只集中在乡下地方,最多就是见过一两位县令夫人。先不说县令夫人和侯府太夫人之间差着多少个品级,只说咱们万家这一位太夫人,能是一般的太夫人吗?她打理着技堂,这几年为粮食的增产做出了多少贡献!

    今年年初,皇上提出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同时还说了要建一个功臣阁。

    明眼人都能瞧出来皇上对大皇子满意得不行,故意把立太子一事和建功臣阁一事放在一起说,就是在拿捏朝臣呢。你们还想不想要功臣阁啊?想不想名垂千古呀?

    耿金妹一个平头百姓不好妄议储位,只知道反正最后是大皇子顺顺利利地成为了太子,功臣阁也顺顺利利地建起来了。能进功臣阁的,基本上都是当年跟着皇上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头一个就是已经去世多年的襄国公,自然也少不了第一任安信侯。

    至于后来入朝的这些大人们,谁叫他们来得晚了呢,和襄国公这些老人比,他们再是差事办得好,功绩也显得有些拿不出手啊。他们也知道自己争不来这个名分。

    谁知就在这时,竟然有人上奏折提议要抬太夫人入功臣阁。

    太夫人可是女眷。民间许多女人连祠堂都进不去,太夫人如何能入功臣阁?而且太夫人也是后来的啊,都知道皇上打天下那会儿,太夫人还在家乡逃灾呢。她是皇上登基之后才被找回来成为太夫人的。这样一个乡野村妇,怎么能比襄国公那些人?

    可仔细一盘算,太夫人的功绩实在不少。

    只为着一个遍地开花的送鸡铺,无数百姓就能自发抬太夫人入阁。而送鸡铺其实还是太夫人诸多功绩中最不值一提的。南方的梯田、西北的石子田,叫地方上每年多出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百姓!更不要说技堂前前后后弄出的野豆子肥田法、新制的耕具、套种间种技术……哦,听说技堂正在试验一种高产的新种子!

    太夫人的功绩不止在农事这一块,只是百姓最关注这个。

    耿金妹虽然比着寻常的乡下妇人有见识一些,但平日里并不爱拉着儿子打探朝中要事。只为着太夫人入阁这事,她忍不住再三关注了下,没少拉着儿子问长问短。

    听说最初上奏折提议太夫人入阁的大官姓宋,就是前朝那个宋清官的孙子!

    耿金妹忍不住一拍大腿:“好!清官的后人果然也是清官!”

    听说许多大人反对太夫人入朝。

    有人说,那些功绩不能算在太夫人头上,而是应该算在技堂里面发明了野豆子肥田法、新制耕具的那些具体的工匠们身上,只要把他们拎出来赏赐一番也就是了。

    耿金妹直接呸了回去:“要这么说,将军没战功,战功全都是底下那些士兵的,赏赐士兵就是了;县令也没政绩,因为具体的事都是县丞、主簿、衙役他们做的。”

    又有人拿太夫人性别说事,说什么阴阳有别,乾坤无论如何不能颠倒。既然太夫人是女眷,由着皇后下令,按照历史上赏赐有功女眷的惯例赏下去,这也就行了。

    耿金妹表示不解:“朝中都有女官啦,这会儿说阴阳有别是不是晚了?”

    还有人竟然搬出了襄国公,如果真叫太夫人入了阁,襄国公泉下有知,见自己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却不得不和一个妇人相提并论,他心里会是何种想法?

    耿金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心里也敬重襄国公。

    好在外人虽不能说什么,襄国公夫人和昌华郡主却是可以站出来的。昌华郡主直接拿出了襄国公生前的手稿。他虽然算不到等自己去世后会出现一个万商这样的人物,但在人才方面,他一直都主张不以出身论。为此,襄国公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

    昌华郡主举着父亲生前的手稿,说父亲若有幸见到太夫人活民无数,只会敬佩她的人品、感慨她的付出、肯定她的功绩、赞叹她的远见……父亲还说有功则赏呢!

    大家都知道当襄国公写不以出身论时,主要是为了针对世家,指的是选才时不应该以姓氏论高低;但是非要理解成不以性别论高低,这篇文章成立吗?依然成立!

    ……

    马上就要走到荣喜堂了,耿金妹赶紧收敛心神。

    太夫人本来正陪着小辈们在院子里玩闹,得了通传说老家亲戚来了,也没有特意装扮。万商不爱摆谱。见亲戚嘛,尤其是穷亲戚,一定要表现得随意些,这样才显得是自己人。要真是诰命服一穿、各种金银珠宝一戴,那是给下马威时才有的排场。

    传话的人机灵,早就告知万商来的人里都有谁了。哪怕万商对着老家的亲戚并不熟悉,但知道一个辈分就行。不等亲戚们下跪给万商磕头,万商便对着孩子们说:“这是打老家来的婶娘叔娘们,你们照着喊就是了。骄骄,你要喊婶奶奶、叔奶奶。”

    骄骄就是詹木宝和江岳生的女儿。骄骄是她的小名。

    等小辈们打完招呼,知道万商肯定要和老家的亲戚聊聊,年岁大的自然就懂事地告辞了。骄骄年岁小,自己走路不快。金宝珠生的双胞胎姑娘一个叫詹木兮,一个叫詹木景,取自楚辞中的“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一句,詹木兮抱起骄骄就走。

    耿金妹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一幕。

    作为万家的亲戚,她自然知道万商名下有一对双胞胎庶女。

    看詹木兮和詹木景长得一模一样,就知道是那对庶女。实话实说若非双胞胎这个明显特征,其实耿金妹并不敢揣度詹木兮和詹木景的身份。被教养得这么好的女孩儿,简直就像天上仙女!但因为是双胞胎,又有刚刚打招呼时的那一番称呼打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