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大宋市井人家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30-40(第20/25页)



    盘子里最后剩一点肉末沾粉条,柯家人非要?让给叶家人吃,玉姐儿看了看柯家孩子眼巴巴守着桌的眼神,将那粉条夹了给孩子吃。

    柯家小孩先是看了娘一眼,没被骂才慢慢一点一点吃进嘴里,咀嚼得一顿一顿,似乎在品味这点粉条肉末的香气。

    最后吃完了还忍不住又?拿最后剩下的一点槐花碎沾了沾碗里的汤汁,将饭碗擦得干干净净才心满意足放进嘴里,打了个痛痛快快的饱嗝。

    舅爷老人家身子骨不错,都七十了还能一口气吃一碗叶盏送来的芥末根炒槐花。

    吃完后倚门大骂叶大官不孝,既不孝顺爹娘又?不惦记舅舅,这么多年也就?看了他一次,还是有事相求才登门。

    叶大富不好跟着骂二弟,在旁苦笑。

    乡下人家舅舅的位置很高,每家媳妇去世没有娘家人过?来看一眼绝对不能安葬,要?是娘家人说自?家姑奶奶去世得冤枉那当场就?得找仵作验尸,不能耽误片刻。

    婚礼葬礼上舅舅都要?坐主桌上位,分家分财产时见证人里面更是得有舅舅。

    所以像叶大官这样不敬重舅舅的人实在是异类。

    宓凤娘不好说婆家人不是,躲到灶房里跟舅舅儿媳妇磕牙,倒得到了一个消息:如今水田涨价了。

    等?从舅家告辞,舅爷倚着门口不住大声喊:“别忘了秋社日来,蒸新麦饭、割豆腐、杀秋社猪。还有两尾泥鳅加黄酒焖熟!”

    “哎!”叶大富跟他老人家招手,“我一定还来。”

    从柯家出来,叶家人在村里走访,果然发现田地价格上涨了:原先二两银子的田地如今涨到了三两银子。

    叶盏琢磨一下:“是不是因为这些?年太平盛世,村里人们?休养生息,所以田地价格也上涨了?”

    早些?年战乱大家元气大伤,还没缓过?来,所以田价不高。

    可是这些?年四海承平,所以百姓生活越来越安逸,生孩子越来越多,活下来的孩子也越多,人口逐渐增长,田地的价格便水涨船高。

    “这么看来,要?尽早买田,要?不一年一个价。”叶盏当机立断。毕竟人口激增后口粮得天天吃,居住条件却?可以暂缓改善。

    叶家人带着一百七十五两,原本计划是这样的:全部?买八十七亩水田,或者?买拿一半买田,剩下一半买乡下宅子方便照看。

    可如今一看只能买五十八亩水田,倒不如将钱全部?拿来买田更划算。

    "要?不买旱田?"玉姐儿提议。

    水田的价格也比旱田要?贵许多,若是不挑剔,二百文就?能买到旱田。

    只不过?叶大富作为资深庄稼人还是建议买水田:“看着水田贵,可出产的谷物也多。”

    而且旱田得费心费力打理,他们?全家人以后在汴京,没有太多精力时间盯着佃户,难免会照顾不周。

    “那……真的不买院子了?”宓凤娘将信将疑,毕竟她活了这么多岁数田价一直维持不变,还没经历过?价格上涨呢。

    “乡下有个院子也是我们?家的根。”如今既然有钱了,宓凤娘还是想有个固定的房舍。

    叶大富却?很相信女?儿:“盏儿自?带福运财运,好几次发财都是她的主意,这次我也听她的。”

    其余兄妹也相信叶盏。宓凤娘便也相信了女?儿,叶家人达成?一致:钱全部?拿来买稻田。

    只不过?就?算全部?买田,也不过?能买五十八亩水田。

    五十八亩地听着不少,架不住叶家孩子多,分下来一个人只有十亩左右。

    这十亩可以求个温饱,但?比起叶家从前地主做派时少了许多。

    在村里一般农户四口之家应当有40亩地左右,出产粮食60石。①四人口粮25石,留粮种4石,还有赋税。扣除这些?能余下个10石余粮已经算是老天开?恩。

    所以叶家计划购买的这五十八亩地实际算下来一年只能攒个20石余粮。

    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了田垄做依仗后面总能更顺当些?。

    聊到这里,叶盏才了解到古代的地主并不是买田就?能高枕无忧赚钱了,还有负重的赋税:什么地税、户税、租、庸、调(后两者?主要?通过?农民自?己织的布、棉、麻等?实现)各种各样。

    直到了本朝才好点:先是不用人丁税,所以百姓们?才能随意生养孩子。

    第二是不用“庸”制,国家出面募兵制,农民不用去当兵,只要?出钱补上身丁钱米就?行。

    百姓只要?付田赋、折纳、支移、交钱等?便可以。

    总结来说,就?是本朝的税赋虽然不低,但?比前朝已经好了许多。怪不得历史书上说宋朝是各朝各代中?百姓幸福指数较高的一个朝代。

    叶盏不由得感慨:“说不定以后会有一天,老百姓都不需再缴纳赋税了。”

    惹得家人取笑:“可是白?日里被鬼上了身,说些?谵妄胡话?。”

    有了这些?赋税,叶大富当初卖掉田地的事就?更加合理了。

    他心思不在田地上打理不好,佃农又?需要?监督,田地的产出就?不再那么多了,可每年要?缴纳给官府的各项税负都是固定的,说不定一年下来还要?倒欠官府赋税钱。

    倒不如一口气买了避到城里去。

    城里也有各种杂税,但?是叶大富带着叶家人走赤贫路线啊,

    他既没有商铺又?不从事明面上的商业活动,全家在汴京城这座国际都市里做法外之徒,吃点巨兽嘴边的残渣过?活,还免了赋税,不比在乡下更加逍遥自?在?

    想明白?了这点之后,亲爹在叶盏心中?就?从一个投机倒把小商贩变成?了大智慧大魄力的生活哲学家。

    她给亲爹递了一葫芦水。

    商议定了这件事,叶家人便散步去看田地。

    金哥儿还记得,指着河边一片稻田:“这就?是当初王家从我们?手里买走的稻田。”

    汴京周边有五丈河、金水河、蔡河、汴河四条河流,流经雍丘县的是汴河。叶盏是穿越后看到汴京城外稻田繁盛才知道河南原来是水稻大省,她原先误以为河南属于北方产小麦,实则人家也产水稻。

    稻田里水稻正抽条,在阳光下很是精神。

    叶大富又?提起一遭:“一百五十两中?有六十两是盏儿的钱,再加上她做菜攒的二十五两银子,一共有八十五两是她的钱,这回买田可要?说好,这些?事她的。”

    叶盏执意不要?:“家里为了寻我才散尽家财,要?分这么清的话?就?从当初变卖家产开?始算。”

    而且有些?东西就?算有钱也弥补不了:两位哥哥被耽误了的学业、玉姐儿少吃了那么多年的美食、还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叶璃失去的童真。这又?去哪里寻?

    兄弟姐妹觉得欠了她,她又?何尝不觉得是欠了兄弟姐妹们?呢?

    见叶盏执意,宓凤娘便叹口气收下银子:“只这一回,就?当你?从此还清了姐妹兄弟,以后莫要?再想欠着谁。”

    “就?是啊,妹妹你?好好活着就?是对我们?兄妹几个最好的回报。”金哥儿开?口。

    叶大富便点点头:“这笔钱虽然收了盏儿的,但?你?们?从此要?承盏儿的情,不要?将她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知道了么?”

    两兄妹点点头。

    定好了策略,只不过?王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