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农家哥儿在末世》170-180(第21/22页)
解!村里头一个独身女人肚子大了——呃不是,独身男人肚子大了——呃,独身小哥儿……张素娟到现在还对这个世界有小哥儿,能生娃接受很不良好。
总归是一个人怀了孩子,那话别提多难听了!别说古代,八九十年代一样让人吐沫星子淹死!张素娟小时候也是在村里长大的,再清楚不过了:“那是,在外头你得给青青壮脸面,让人知道咱们娘俩看重青青,不然泉姐儿长大了,一样被人看轻!”
“谁敢?”宋开霁得意道:“我们青青在这边可厉害了。”
话是这样说,张素娟和宋开霁还是商量好了,等连藕成亲那天张素娟也去露个面,给沈青做做面子。
母子两个又说了会儿话,夜深了,宋开霁才回到他们的房间。屋子里烛火通明,沈青正坐在桌子前,拿着几样首饰挑选,见宋开霁来了忙道:“你来帮我参谋参谋,藕哥儿成亲我送什么好?”
他在村子里关系不错走得近的,也就那么几家人,连藕如今也算得上他不错的朋友了,但送得太贵重好像又不太合适。
宋开霁凑过来认真帮沈青挑选,又把自己空间里的首饰捣腾出来让沈青一起选,不过直男审美引得沈青频频侧目:“算了算了,别给我捣乱了,你什么眼光?你先去睡吧。”
“我眼光可好的很呢!”宋开霁抱着他不撒手,不肯自己先去睡:“我眼光不好,能看中你?我简直目光如炬。”
沈青没忍住被他逗乐了。最后选来选去,沈青也挑花了眼睛,捡了一对极重的银镯子:“要不就这个吧,连二婶一直担心那和尚待藕哥儿不好,要是真有个什么,藕哥儿能拿这镯子直接换钱呢。”
不过连二婶属实是多虑了,藕哥儿这婚事定的仓促,吉日都挤在一起,定的腊月初九成亲,腊月初五才把聘礼送来,却引得全村都来看热闹。无他,这聘礼在村子里也太厚重了!两个汉子挑着沉沉的担子,茶叶、芝麻、海味虾干、四时果品装得满满,细棉布另有六匹,好酒两坛。按规矩男方的母亲或长辈要给女子和小哥儿插戴,明何是被丢在庙门口的孤儿,好说歹说央告了庙前村的方丈出面。
方丈一张老脸涨的通红,没想到他一个出家人,还要沾染这样的红尘事,臭小子还俗就罢了,还扯着他来做婆家人。可这是自己从小看大的孩子,又为庙里做了那么多事,老方丈耐不过他央求,最后还是答应了。
这老和尚会一点医术,在下头村子还颇受敬重,这会儿见他一脸为难的坐在上首,藕哥儿跪在他脚边,村里看热闹的人都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接着又是一阵惊呼。
原来老方丈从袖子里掏出一支簪子,竟然是金的!一支小凤头样式,凤嘴里还衔着一粒珍珠,虽说不很大,却也是乡下人没见过的样式。
瞧那簪子大小,少说也有二两。一两金十两银,那就是二十两银子,而明何送到连家的聘礼里头,也用红布包着二十两现银呢!单是这一趟,花的约么就能有五十两银子。
见了这金簪,苗禾香的脸色终于真心实意的好了许多。更别提那老方丈将簪子插在连藕鬓边,声音温和却又洪亮的嘱咐:“明何如今虽然离了我的庙,不是我们佛门中人了。但他是我养大的,姓是我给的,如今又请我来主持婚事,认我做个长辈。将来他若是待你不好,只管来庙里和我说。”
连藕面色红得滴血,忍着羞意答应了。苗禾香也狠狠松了口气,事后和连藕道:“娘不是看不起他和尚还俗,只是一来他年纪比你大那么多,恐怕他仗着阅历比你多哄骗了你。再一个他是孤儿,没有家没有根,欺负了你我和你爹都没处说理去。”
时下村子里通婚都是尽量在附近,并不愿意将哥儿和女儿远嫁,就是图一个知根知底!要是婚后不和睦,娘家人打上门也要知道往哪儿打呀。这和尚没有根,要是拍拍屁股跑了,他们家能找谁说理?现在老方丈给了承诺,苗禾香就放心了,这明何要是亏待了她家哥儿,保准把庙前村都给掀了!
连藕伏在苗禾香腿上:“娘,我省的你是为我着想。但是惠明……明大哥,我知道他是待我真心好的。 ”
那日在树林子里表白之后,明何后来也和他说过,他喜欢藕哥儿很久了,却也知道自己年纪大又是个和尚,配不上,每每只能远远的护送连藕和连蓉回家。是遇到了王氏的侄儿欺负连藕,连藕的名声被毁结不了好亲事了,明何才动了还俗的心。
又加上青哥儿的汉子被谣传是还俗的和尚,才又推了明何一把。
苗禾香摸了摸连藕的头发:“他送来的那些聘礼,除了吃的我和你爹留下吃,聘银、首饰我和你爹一分不要,都给你带走。布料我留下两匹细布给你两个侄儿做衣裳,另换两匹缎子的给你添上。”她又转身,从炕柜里拿出一个匣子,里头有些散碎银子和两张银票。苗禾香数了数,将这些银子一分为三,取出其中一份道:“事儿办的仓促,嫁妆置办不及,这些银子给你做嫁妆,成了婚缺什么,你手头有钱自己买——也别买太多,明何那小子在村里没根基,你们俩还是要省着点花,置办些田地是正经。”
连藕眼眶湿润了,他知道娘一直不赞成这门婚事,也是为了他好:“娘你放心,我一定把日子过好。明大哥和我说了,他没有家,以后只当你和我爹是他亲爹娘,会和我一块好好奉养你们的。”
不过说是置办嫁妆不及,苗禾香还是弄了好些红纸红绸,把家里好好装点了一番。兰塘村自从沈青生产那日来了一番政变,衙门押走了好些人,村子里的气氛一直闷闷的。现在因为连藕的婚事,总算焕发了一些生机和活力。
村里有人成亲,总归是喜事。
这是也是泉姐儿出生的第一个年头。沈青有了孩子,心就变得柔软又迷信,拿了几两银子来,在腊八那日在城里和他们家牌坊下都施腊八粥。安平县里是在开花肠铺子旁边施粥,流浪汉和城里的居民都可以来取。在牌坊下面就是给附近村子的穷人了,只要不是拎着水桶来要,拿个海碗拿个小锅都给装满。
兰塘村和沈青结了仇的人家不说,附近村子的穷人都不住口的夸沈青是好人。甚至有远一些的下河村、小鸡村的村民结着伴来领粥,一大锅舍完了又立刻抬出来新的一锅。有时候赶不及,也有人组织纪律,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让人在一旁等。
这时候便有人聊起来了:“你看那不是小鸡村的王婆子?她咋还有脸来沈大善人家领粥?”
“她家里都快活不下去了,还顾得上这点脸面?就是不知道沈大善人会不会给她。”
“会吧,沈大善人那么仁慈,刚才他那个继母李寡妇来,都照样给了,沈大善人不是那种抠搜的人。”
“嘘,别胡说,什么继母,沈大善人根本不认的!就是普通兰塘村的村民!”
王婆子把头埋的低低的,旁边的话她都听着了,真的怕沈青把她认出来,不给她这锅粥。王三走后,家里日子太难过了,四个儿子挨了板子,下不了地,之前受过她气的都趁机报复了回来。开春地里的活儿耽误了,收成不好更加揭不开锅。
可这沈青的日子却越过越好。之前还说要在他们小鸡村开什么养鸡场,供石渠村做炸鸡排。后来却又不了了之了,村长势利眼怕因为他们家惹得沈青厌恶,险些把他们一家真赶出村子。
王婆子是真的怕了,她现在是一点也不敢恨沈青了。瞧着那县太爷赏下的牌坊,瞧着那些穿着厚实棉衣,正在舀粥的干净漂亮的丫鬟们,还有传说中比她儿子强百倍的,沈青的贵人汉子……她心里发酸,终于认知到,他们家是真攀不上沈青,想扒拉沈青的鞋面都是妄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