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160-1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160-170(第9/13页)

的建议是,军营的士卒们可以在非集训期间,或是集训结束后,在海上进行捕捞海货。事后,他们再把各种海货清理干净,晒干,由军营牵线商户运到其他州府或是北方进行售卖。

    晒干后的海货能放的时间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盘生意对于盐边县军营而言,操作简单,收益却细水长流,属实是不错的买卖。

    秦朝宁把他所知的各种海货,这些海货的味道、口感、药用功效也都讲了。

    柏虎龇牙笑道,“朝宁你知道得真多!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便带一小队的士兵去捕捞些海货回来给大家尝尝。”

    “柏虎叔,朝阳随您一道。”秦朝阳灿烂笑着,起身道。

    “好,哈哈哈!”柏虎朗声道,抬手拍了拍比自己高了两寸的秦朝阳。

    见状,姜子钧只好叮嘱他们,“小心些,带些水性好的兵。”

    等柏虎和秦朝阳离开了议事厅,秦朝宁、姜子钧、贾廉针对朝堂走向,圣上与几位皇子的情况,哪些能够影响到他们这些人的,隐晦地交流了一下。

    几日后,京中给秦朝宁寄过来的私信到了。

    信中,刘旭写明了外派南州接管后续开海贸易的官员共三位,都是实干的官吏,让他放心。

    至于明年他就返京述职,刘旭让他回到京城后再过府叙旧。此外,刘旭让他去信问问韦之贯,可有重返朝堂的心思。若是有,他愿意为他请求起复铺路。

    秦朝宁看完了信件,便把它烧了。

    他在刘旭师傅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的些许焦虑。事出必有因,在他回京后得上门一趟才好。

    至于韦先生那边,他没半点儿犹豫就提笔写信。

    京城朝堂现下的形势,前些天他多少是看明白了的。倘若韦先生能够重返朝堂,对刘旭师傅,对寒门官吏们等而言,都是极好的力量。

    十月底,朝堂外派南下与秦朝宁交接开海贸易的官员已经到位。秦朝宁按照吏部的要求,把南州的诸事,把临聿府城的诸事都一一交接给他们。

    十一月中旬,第一批拿到船引出海的船只,有个别船开始回来靠岸入关了。

    临聿府城海关官吏们紧张且谨慎地给他们进行清关核算,统计税款。

    秦朝宁和新到的几位官员都在海港口,全程参与了这一过程。

    在见证了海关税收的巨额后,这几位官员惊讶得人都懵了许久。

    最后,还是秦朝宁提醒他们需要在通关单据盖下印章,他们才回过神来。

    一艘普通船只缴纳的税款就高达万两白银!!!

    临聿府城开海贸易果然是块升迁宝地!!只要他们在此处兢兢业业干上三五年,何愁不能官升一两级?!

    几位官吏看向秦朝宁的目光不由得都火热非常,激动之余还有稍许有占秦大人便宜的惭愧。

    他们这是真切看到了海港口这块馅饼的利益有多大。

    年后,南州城下属临聿府城的海港口,闽州的海港口,都有序步入了正轨,连两地民生都被带动得好了许多,日子就到了秦朝宁该启程离开的时候了。

    秦石夫妻俩因为年纪上来了不少,加上长子秦朝阳夫妻俩、孙子孙女都在临聿府城安了家,他们这一次就没再跟随幼子入京。

    启程的那天,秦石夫妻俩与钱有福一家子依依不舍地把秦朝宁送至府城的城门口。

    临聿府城府衙李知府他们,盐边县军营的姜子钧他们也都前来送行,都是祝愿他一路顺风,在京中诸事顺利。

    “一路上注意安全和保暖,爹娘给你准备了不少肉干和干海货,都在马车里了”,秦石和秦柳氏眼眶微热,心疼幼子叮嘱道。

    “孩儿记住了,爹娘、大哥、嫂子、有福叔、勤学哥你们也要保重。”秦朝宁不舍道。

    人生在世,似乎分别才是常态。

    众人没能多聊片刻,秦朝宁就上了马车,在五军营的将士们的护送下离开城门,渐行渐远。

    正历十八年春,秦朝宁到京城后与吏部交接,正式回到了翰林院任职。

    第168章 168.整顿百官

    在秦朝宁重新返回翰林院之际, 马阁老的致仕也被批下来了。

    待到了夏日,马阁老便会离开朝堂,踏上返乡的归途。

    眼瞧着他的位置很快就会空了下来, 朝堂上的各位官吏不由得皆心思浮动。

    秦朝宁在吏部办好了手续后,距离正式报到还有三天假。

    他先是去西市给自己选了几个仆役, 一个识字的书童,回到府里收拾妥当安置下来后, 翌日才提着干海货赶去刘府。

    刘府门房的人一看到秦朝宁,就把这位大人认出来了, 连忙热情把他领进府里。

    他们府里的老爷自打当上了京官,这些年里上门拜访的客人便时常都很多。

    而这位秦大人却是所有上门的大人里面,唯一一个数年来都是独自走路过来的。为此,府里的下人们对他的印象都很深刻。

    刘旭这会儿在后院的石桌旁给孙子们做风筝。

    秦朝宁过来的时候, 就看到他让管家帮忙瞧瞧燕子风筝的翅膀两边对称不对称。

    “师傅”, 秦朝宁上前行礼,“学生回来了。”

    “哎,可算回来了”, 刘旭朝他招手,问他, “以前有做过风筝吗?”

    闻言, 秦朝宁摇了摇头。

    “这玩意不难,来吧,搭把手。”刘旭听罢后, 毫不犹豫就拉他一块干活。

    他解释道,“我答应了府里去学堂的几个臭小子, 要给他们做几个风筝来着。”

    “你来得巧,人多好办事。”

    “好”, 秦朝宁挽起袖子,加入他们,在管家的指点下开始削竹子做风筝骨架。

    半个时辰后,几个不同形状的风筝就做好了。

    让管家把风筝收好,刘旭便带着秦朝宁去偏厅吃晌食。

    他们二人之间认识多年,没有食不言的规矩。在刘旭让下人们都出去后,就一边吃饭,一边给他讲朝堂上的现状。

    朝堂上,自大皇子、二皇子参与朝政后,风气是颇浮躁的,人心复杂。

    几方之间的平衡目前很微妙,特别是曹明洋作为大皇子的舅舅,又身居高位,底下还有一堆原来跟随杨首辅的那些官员,力量在朝堂里甚大。

    而二皇子沉得住气些,没明显地拉拢官员,给人看上去的感觉还未长大。

    但是,天家皇子皇孙,哪里又有真正的孩童心性之人。

    此外,历帝近日怕是要给二皇子把太傅给定下来了。

    话说到这里,刘旭的筷子顿了顿,抬眸看向秦朝宁,“若是这太傅之位落你头上,曹阁老和大皇子那边的人,怕是都容不下你。”

    秦朝宁完全中立于皇子之争之外倒还好,妥妥为朝廷卖命的国家栋梁一个。倘若他站了队,或是被迫站队了,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是眼中钉了。

    闻言,秦朝宁是明白其中的含义的,顿时觉得嘴里的饭菜也没那么香了。

    这事别说,还真有一定概率会让他参与选拔。

    古往今来,皇子们的太傅本就出自翰林院。此前给大皇子选太傅时,他的人还在临聿府城,便不在考虑的人选里。

    而他如今归来,还任职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之资历是一甲进士出身,他被纳入人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