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2-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22-30(第2/12页)

道以南,家家户户多是木炭。”

    江无眠拨开摇曳紫菜,捞出一个馄饨,“以淮南道为界,人为划分?”

    谢霄道:“不错。江南晋州王家、徽州安家联手垄断木炭,高门大户家的生意,不说九成,有七成基本出自两家。

    煤炭生意并非垄断,形似垄断。高阳赵家牵头,与其余八家组成煤炭商队,生意多半在北地、边塞、西域。

    南方少之又少,仅仅是货少翻不出风浪的小商队,作为压秤的物件,一次一两车,一家四口生活足以撑上两三年,但炼铁不行。”

    谢霄了解炼铁消耗,一朝一夕出不来东西。有的铁矿山上,炭火经年不熄,长年累月产出。

    小师弟的矿脉不仅有铁还有铜,起码烧上一年半载,一两车煤炭不过杯水车薪,当不得事。

    “次次只运一两车?”江无眠问道。

    “次次运”和“偶尔运一次压秤”不一样。

    前者说明手中有货,只是不敢大批量向南卖;后者只是收来的散量煤炭,路上随便赚点。

    谢霄丹凤眼一眯,吃到了分成两半的虾,怪不得形状不如其他好看。

    “偶尔运一两车。”谢霄笑道,“有意思的是,几个向南方卖煤炭的小商队似乎有默契,以三年做一轮,三年内煤炭卖的多,其他货物利润就少,其他货物利润高,煤炭就少。”

    这意味着,商队背后肯定有煤矿,多少不清楚,数量肯定固定。

    “等商队来了,我去和领队聊聊。”江无眠若有所思道,“韶远县该加快建设速度了。”

    总不能等商队来了,一看城外有流民有驻军有工程队,算什么样子?

    等等!

    为何商队一定要进城交易?搭建城外贸易区,不进城也可行。

    转念一想,城外还未建设完,现在仅有建设图纸,距离落地尚有一段时间,还不如进城来。

    谢霄想了想投入使用的粮仓、重建中的平安大街、平整扩大的城外工程队营地、正在开挖的矿脉……

    谢霄:“……”

    小师弟不过来了短短几月,韶远县已算是步入正轨,再加快速度,岂不是能兼并附近县城!

    第023章 开矿

    距离商队到来尚有一段时间, 吃完午饭,江无眠先带谢霄出门逛了一圈县城,连轴转了两个月, 铁打身体也熬不住, 索性出门放松。

    一路走来,街上井井有条,还有食肆开门。拐弯过去平安大街尘土飞扬, 建设粮仓用的木头也从这儿运输。

    路上大部分百姓步履匆忙, 却并不麻木, 与初见时天差地别。

    江无眠打量着新生的韶远县,对身边师兄介绍, “平安大街不属县衙,雇佣工程队的钱是百姓出, 管一顿饭。粮仓归属县衙, 钱粮皆是县衙走账。”

    谢霄感慨道:“近几日,我与城外流民、工程队、城内百姓交流,大多人私底下喊你救人星君,不少百姓羡慕韶远县有了一位好知县。”

    成为知县前,江无眠不过是旁听官场风云的新科状元而已, 擅长的是舞文弄墨、吟诗作对, 和治理县城、劝课农桑无关。

    韩党此举无疑是要磨平师弟性子, 若是人能死在岭南最好。

    不料此举却成就师弟的声望, 将人真正推上知县位子, 还在建元帝面前挂上名号!

    谢霄心中感慨,师弟果然非是常人, 父亲说的对,他看人还差得远。

    他又有一问, “若是工程结束?他们生计又当如何?”

    全部去开采矿脉?这不现实。矿脉的确可以容纳成千上百人的开采,但仅是一时之计,长久来看,诸多流民终究要归于土地上。

    但韶远县的地不够,人太多,按照当前的土地政策,减半分给每个人,仍需向外开荒。

    江无眠摇头,“十年之内,韶远县的建设都不一定完成。”

    重建基地时,前期三年打基础,边打边修边扩张,零零散散数十年,才将基地修成战争要塞。

    韶远县位于沿海地区,县中又有码头,日后打造成海关重镇不过分吧?

    既然是重镇,箭塔、厚重城墙、多重关卡、护城河、热武器等各种手段应是标配。

    达不到战争要塞的标准,能变成沿海重镇是江无眠最低的要求。

    “十年!?”谢霄心惊,师弟来了不到半年,韶远县已经是这般情况,再建十年,这要建成什么模样?

    要江无眠说,韶远县这般情况还没脱离贫困村的水准,路还是黄土路,一下雨化作泥浆,无法出门。

    城墙破败,随便来几人攻城,根本不用对着大门走,多找人掩护,直接攻上城墙。

    还有码头、县学……

    零零散散的地方,全是建设目标。

    不过他不着急,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到了。”江无眠停下脚步,先行进了铁匠铺,“水田犁是曲面犁铧,和传统曲辕犁有区别,要重新开模制作。这铁匠铺的铁匠陈大牛,是韶远县打造农具的行家。”

    谢霄环顾一周,墙壁上挂着镰刀,墙角放着锄头,炉火中破损的铁锤还在补铁液,不见一把菜刀,的确是专门打造农具的铁匠铺。

    陈大牛再度见到知县,心底还在紧张,但已不像首次见面时的拘谨。

    江知县是个好人,上次来铁匠铺时,对方会放下身份和一个铁匠交流,还做出水田犁来帮助大家种地,这是真真正正为百姓考虑的知县。

    因为知县这一身份而紧张,是身处大周难以避免的事情。

    陈大牛高兴地拿出首次制作的铁犁头,对江无眠道:“大人,这是开模做出的第一个铁犁!”

    江无眠接过,对比图纸来说,手里的铁犁头比较钝,没有流水线工艺出来的流畅、精密,但它是在纯手工锻铁年代下第一个锻造的铁制水田犁!

    看到上面有部分生硬锻造留下的花纹,江无眠道:“一天不停火能打造多少犁头?”

    陈大牛算了算,“草民还是生手,锤感不强,一天最多打造五个,熟了最多能做八个。”

    八个?

    韶远县内部都不止这些!

    “曲面难打?”江无眠看着侧面留下的痕迹,回想这部分内容能不能换种方式锻造,这样效率太低。

    陈大牛道:“难打。用模范铸造成形,再加热锻铁。这时多锤又不能锤过,平直的面多锤造,反复锻没问题!曲面要保持弧度,难说几下能锻好,铁矿能不能撑住。”

    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还有部分是铁矿原料问题。提炼出的铁矿石并不完全纯粹,内含其他金属杂质,以大周技术无法分离,所以打铁时需要经验判断。

    江无眠想了想,先让陈铁牛照着木质犁头再锻造几个,“铁矿还有多少?先锻十个。”

    手中的铁犁头让人换到木质的水田犁上,再试一遍速度,对比记录数据。

    陈大牛为难道:“大人,咱们县里不出铁矿,往常得去平清县买矿。铺子里要用完了,剩一点要补农具。”

    平清县买矿?

    江无眠沉默一下,让他去平清县买矿,不如现在就让矿脉上的人冶铁。

    他道:“留存部分做农具,其余全锻造成犁头。铁矿再等几天才到。”

    吩咐完陈大牛,江无眠和谢霄回了县衙,牵马出来。

    “走吧师兄,师弟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