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30-40(第9/13页)



    整个醉流霞推出的新菜式多种多样,根据时令换新,唯一例外是糖醋口,甭管什么时节,上面摆放的糖醋系列永不下牌。

    陆郁甚至将糖醋系列单独理成小册子,放在手边,人一来就能看到。

    所以胡晨算着,商队五年盈利搭进去应该够买这一册子的糖醋方子。

    胡征口头没应,心中算了算,五年盈利许是不够,单一个糖醋方子恐怕都值得这些。

    不过,江无眠并非是用方子换真金白银的人,恐怕于家要拿出相对应的买卖交换才行。

    江无眠听闻陆郁来报,“先让于领队稍等,事关重大,更有祖宗规矩在先,需过段时日决定。”

    陆郁领命走了,江无眠倒是心生一计,不过那是遥远将来。

    当务之急是决定要不要开这个口子,如何开,能用方子换来何物?

    直接换钱是最末等的选择,一回买卖也没什么能用上的,不若细水长流。

    再者于家商队不比胡家,底子薄,花钱也拿不出太多钱来。

    江无眠真想换钱,不如直接举行拍卖会,以他八大菜系十多种做法来讲,举行到卸任韶远县知县职位那年都不是问题。

    他回忆起整理的资料,“于家做的是倒买倒卖的买卖,起步晚,原是北地粮商,后来做不下去改行筋角皮毛商贩?”

    说起步晚算是好点的,也就是于成文的父亲才开始做商队,在北地过活不下去,才向南拓展了其他行业,做些小边角买卖。

    “大人,您当要如何安置?”张师爷想着韶远县的紧急事,“让商队传出招引计划?”

    招引计划,又名人才引进计划,经过江无眠与几位师爷的联手更改,虽核心未变,但条件变了许多。

    近些日子刚定下来,还未正式宣发,利用商队倒是个好方法,不过岭南这地方真能招来人吗?

    自古岭南道是流放之地,来了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与生活方式都是两说。

    “不,不仅如此,他必须签订契书。”江无眠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商业合同,“方子不能给,但是在京中设立醉流霞,与于家合作倒是能行。”

    于家出人出力出地方,占五成股,江无眠以个人身份出技术出后厨师傅,同样占五成股,且必须有经营管理权,一旦发生分歧,以江无眠本人意愿为先。

    于成文拿着这份所谓的“新契书”陷入思考,他商业上天分不高,因而喊来了商队真正的领队去商议。

    江无眠则是赶赴下一场谈判,与胡征的煤炭交易。

    其实两人就“煤炭交换水田犁”合作意愿相同,皆是能够达成,这次谈的是之后能否继续合作,又是如何合作,怎样终止契书,以几年为最佳。

    最终胡家商队带来的半船煤炭,一半按约定给出去了,另一半给到了县衙,并且达成了五年固定合约。

    每年船运来韶远县,带来的是煤,带走的是水田犁。

    江无眠看在他是第一个达成合作意向的伙伴份上,还特意告知他如何组装主犁体与其他架构。

    更细节的东西让胡家自行琢磨去吧,能教到这种份上,已是超过最初定下的契书范围,属于个人赠送的情分了。

    “江知县,可否再预定半船?”胡征仍是不死心想多赚半船的钱。

    “时间不够,人也到了极限。”江无眠果断拒绝。

    他说的全是真话,唯独在数量上没有给出限制,因为其他州府的小商队已经闻着味来了!

    总不能因为这一笔预定失去与各个商队结交的机会,韶远县未来的商品销售渠道全靠他们,当然要留下足够分的数。

    胡征失望叹气,若是价格不行他还能加,然而产量跟不上,就不是他的问题了。

    在他一走,韶远县县衙又和附近的小商队做了几趟交易,与不少商队定下了一年契书。

    于家最终拒绝,因在京中开一家醉流霞顾虑太多,于家暂且碰不得他家利益。

    时间在江无眠准备铺路、建造红砖房之中渡过,马上迎来立冬,那五亩地的水稻终于能收割了!

    和北地八月秋收全然不同,韶远县的收割在立冬前后,因为这里太过热气,一年双季稻,此时是抢收晚稻。

    再也没有比收稻麦更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江无眠在自己五亩地上的折腾,更令人瞩目。

    毕竟江知县一年来的辛苦成果摆在众人面前,有能节省时间还能犁地更深的水田犁、城里城外铺平的水泥路、建造的水田犁作坊、水泥作坊、红砖作坊……

    每回江知县一动,好处是实实在在能看见的。

    不知这五亩地又能给韶远县带来何等变化?

    南康府的人正翘首以盼。

    江无眠出门一趟,能兜回来不少时令蔬菜,偶尔还会提着鱼回来,以至于出县衙时要换身行头从后门走。

    “您得换官服从正门出去。”林师爷还是一身道爷打扮,他身边一众县衙人手全齐了。

    三班六房领头的全在,尤其是户房,陈平正暂代户房户书一职,他并不是全才,仅是管理种地一事。

    陈平黑红色的脸上满是郑重,“大人,水稻能收了。”

    江无眠扫了一眼在场所有人,没拒绝人去凑热闹的行为,“行,出发。”

    他其实也很好奇,有了诸多肥料加成的水稻亩产多少斤。

    按大周南康府的均产来算,一亩地大约是两石左右。此为均产,韶远县的情况会差些,加之江无眠那块地贫瘠得要命,亩产数量能达到均产就是胜利。

    江无眠即使在末世时也未曾见过如此低的亩产,正常来讲能达亩产千斤,末世时期的亩产也能达八百来斤。

    两石左右,也就是两百来斤,属实够低的。

    固然有良种的差别,但还有科学施肥的作用在。

    毕竟大周又不是不施肥料,只是肥料作用不够高,需要科学调配。

    江无眠给出的肥料配方比不上化工时期的肥料,但也比现下使用的肥料科学那么一点。所以他比较好奇,这次的亩产能达多少斤。

    收获是抢收,生怕遇见连绵阴雨。陈平率先带头下地,五亩的地很快收割完,借用了最近的陈家村打谷场。

    附近听到风声的村过来围观,江无眠一众人跟了全程,连带过来坐记录的户房小吏不由紧张起来。

    水稻可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主食,能在主食上丰收,即使投入再多肥料都是乐意的。

    五亩地的称量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满是石头的两亩地,半是石头半是绿植的一亩地和满是绿植的两亩地。

    但是再多的分类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五亩地全是第一年开耕的下等荒地!

    而这般荒地的最低产量是四十五斤,最高是九十三斤!

    第一年垦荒,往年并未施肥,且本身肥力贫瘠,属于下等荒地中的下等,是让人放弃的地区。

    就是这般的地界,最高产量居然达到九十三斤,四舍五入即是一石!

    第038章 收获

    一石产量, 能赶上开耕许久的中等田了!

    施了肥料的垦荒田竟能得到如此多的收成,若是中等田施肥了,岂不是能变成上等田?

    韶远县上等田不多, 平均一家能用五六亩地, 大部分的土地还是中等田,一年也就混个温饱,再多是不成了。

    然而江知县一出手, 硬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