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40-50(第6/13页)

想碰!

    但在私下相处时,很是宽容。诸如此时,江无眠并不吝于做大锅饭,让人尝尝手艺。

    当然,人很多时就不是自己动手了。

    他指使衙役按要求冲洗茶叶,先把凉茶做出来喝着。炒茶时本人上,做凉茶时让衙役看火候。

    继而清理干净竹笋和毛竹,预备好灶火蒸竹筒饭,另一锅中起火热油烧菜。

    正热闹时,许久未见的薛文带着赵成回来,还带着一桩大买卖。

    “江知县,铺路用的水泥可有剩余?”

    第045章 建设

    橘红火光映衬着一屋人的眉眼, 衙役沉默放下柴火退出,厨房一片静谧,燃烧的木柴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赵成自觉上前接过衙役的活, 留薛文与江无眠掰扯水泥的账。

    “上次不是买了两船?”江无眠还未放弃炒菜, 只看这两人风尘仆仆赶来,估摸饭还没吃,正好多两个试菜的。

    薛文从锅里舀了一竹筒的凉茶, 只感觉味道与往常不同, 听此疑惑回道:“青砖打的地基, 再浇筑的水泥,足够结实。这不是岛上风大, 普通木头受不住,找你那作坊再要点水泥。”

    江无眠眼神微妙, 粗略算了算卫所面积与需要的水泥, 再算了一笔成本,不由问道:“户部拨款多了?”

    一袋水泥灰定价不便宜,不然也不会有之前“价钱谈不拢,无法推行水泥”的说法,能铺满韶远县全靠县里有矿顶着。

    戍边卫所没矿能抵账, 也别想着赊账, 小本买卖, 赊账会让资金链难以运转。

    所以上次买了两船水泥, 现在还有钱?

    薛文嫌弃地“哼”了一声, 户部恨不得卡死饷银,即使发了也得伸手捞一半。

    若非白楚寒敢直言进谏, 当着金銮殿的面把摊子掀了,户部还不知道要私扣多少。

    “老大拨钱了。”他低声道, “松江查抄几个盐枭,有个大盐枭没跑成。你给的方子帮了大忙!”

    江无眠遇到节日,次次给恩师与两位师兄写信,里面不时夹着菜谱方子。

    可菜谱方子关盐枭什么事儿?

    他不认为是白楚寒用方子钓盐枭,期间应该还有其他事儿。

    薛文知道的并不清楚,粗略地说:“盐枭计划抢盐铁转运船,请人一起筹谋,最终被老大拿下,抄家了。”

    和江无眠不同,白楚寒的方子全投入了酒楼,没有设置客栈功能。

    因酒楼菜式新颖、服务周到,盐枭直接让人订了酒菜送往庄子上,预备邀请其他私底下贩盐的人一同商议事情,结果被白楚寒盯上,直接连人带窝一起端了。

    细节虽不清楚,大致情况是明白了。从盐枭那儿得来的钱除了归给国库就是给营中做军费用了。

    薛文这一队卫所受白楚寒管辖,拨钱是理所应当的事,难怪有底气要用水泥浇筑地基,不够还能再花钱买水泥建房。

    “仍是两船?”江无眠呈出大锅菜,分了几盘让衙役端出去吃,三人就窝在厨房里边吃边聊。

    薛文算过,消耗两船水泥,完全是因为卫所建的太大,地基面积太广,于是消耗得多。

    改为铺地面自然不再需要这么多,加上建筑用量,他报上所需数量,“再给一船半?”

    计划很好,江无眠沉默片刻幽幽道:“整个韶远县铺路不用一船,你做一个卫所用了两船!现如今还用一船半?薛将军,实话实说,有一船是在海上浸水无法使用了吗?”

    按标准的卫所来讲,一船水泥都足够了。

    整个韶远县也不过如此,除非薛文非要把整个岛换成水泥岛!

    “不是。”薛文无奈道,“再来是要建正规宝船能出海的港口。”

    宝船能出海的港口,那是要往好了建,方便往来出航,不能是随便停泊船只的地方。

    按赵成算出的地方,半个岛要铺水泥,方便每个宝船靠岸维修出航。以岛中央的丘陵做分界线,另半个岛作驻地卫所用,吃喝住加操练全在这里进行。

    江无眠自然是欢迎不缺钱的客人,不过,“水泥产量不足,韶远县外城区尚需水泥,卫所想要只能再等等。”

    现有的产量最多到这里了,不是劳动力足不足够,原料挖的快不快的问题,是技术岗人数不足。

    老师傅们一日十二个时辰不停,也只能烧出这些了,短时间内凑不够一船半的水泥。

    不然这外城区迄今为止也不会只铺了地基,不盖房子。

    自古至今,技术都是难题。尤其是还没做出稳定温度计时,烧料温度难以把握,全靠老师傅的手感经验。

    如今能平稳产出,倒是在江无眠的意料之外。

    薛文清楚此事强求不来,烦躁地闷了一口凉茶,苦到心底,“有多少算多少!”

    韶远县卫所真难建!

    说到技术问题,江无眠次日一早给醉流霞送了方子后就直奔金不换的别院去,不知陶瓷管道开发得如何?

    敲开别院的门,露面的是个道童,“大人,道长正在丹房生火。”

    近些日子以来,金不换的待遇一升再升,连得用的道童都有两个。

    这两人倒不是旁人,正是他之前待的那家道观里的童子,活不下去才来投奔金不换。

    见二人着实可怜,加之无父无母,金不换禀明了江无眠便留人在身边做洒扫童子。

    开门的是道童晓风,去通传的叫晓晨。

    还未靠近丹房,金不换与道童晓晨一前一后出来。

    “晓晨,给大人沏一壶茶来。”吩咐一声童子,金不换迎人入内,“大人,您里面请。”

    丹房内热意熏人,窑炉附近还有土色泥块,看得出金不换刚在研究。

    “上次的陶瓷管道略有瑕疵,不知此次可是行了?”江无眠站在各式各样的陶瓷制品前,这是用来把控温度练手的小东西。

    架子上堆满了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陶瓷瓶,大肚的、双耳的、窄颈的……金不换的手艺还能捏出一个小茶壶来,的确没辜负他技术人员的身份。

    不过陶瓷管道的确有些超标,以至于金不换卡顿颇长时间。

    金不换仍然是愁眉苦脸道:“大人,您要求的不漏水的确能做到,只限制半截能做到。想达到您要的长度,需要拼接,缝隙能用灰浆砂浆做粘合。”

    江无眠听得连连点头,能做到这点已是不易,现在还有一个难点。

    拼接处太过薄弱,即使粘合,在下水道污水或者积水的冲刷下仍然会造成损伤,这样一来,缝隙处极有可能漏水。

    说来说去,还是漏水的问题!

    但是用现有的窑炉烧不出十米长的陶瓷管道,纯粹是为难人。

    江无眠也没什么好方法,毕竟他要修建的下水管道不太一样,不是简单埋管子。

    在陶瓷管道的最外层,还有一层砖石结构,以水泥抹面。建造一次,起码能用百年。

    不用百年,也得撑几十年,岭南道积水问题严重,全部往百越河里过去根本不现实,水一多直接洪灾!

    因此这部分的下水道还肩负给百越河分重担的责任,能改善一点是一点。

    修河堤、挖沟渠那边也需要人,这是今年的韶远县主要计划。次要计划是改善码头环境,修建大船能往来的深水港区。最末尾的计划是外城区修建,那边还不着急,韶远县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