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50-60(第9/13页)

楚,毕竟大周国库的金钱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商业发展。

    农业是重中之重,一旦农业产出增加,土地兼并、圈地运动自然而然会出现,此事不可避免。

    这就要靠官府管控,打压豪强,分割土地,保证土地能切实落在百姓手中。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必然是发展商业,用足够的利润吸引人,放弃土地产出。

    大周在此事上的确做了努力,重农同时不会极其压制商业发展。

    放开从商之人科举限制是其中之一,但为了不使大周陷入荒废土地不事农业生产的境地,同时为保证农户地位,朝廷下令征收高商税。

    商人重利,只怕为了钱财,什么事都敢干,唯有用商税与赋税律法限制一二。

    当商税过高时,总有商人铤而走险,为此,严苛的商业税法诞生,严查偷税漏税行为。

    ——江无眠确信,国库有一半的银子来源于盐铁,另一半中大部分是商业税。

    肥料一出,大部分人又会将目光转向土地,税粮税银恐要再生事端。

    不过那都是日后的事情,现在韶远县忙着搭建码头,等蒋秋赵成二位师爷带船带人回来建设船坞!

    入冬之后的韶远县气温不算高,近些天又有连绵阴雨,但挡不住县中百姓的热情。

    早稻丰收,韶远县的肥料作坊里迎来一波大买卖。

    本县里有些人自家堆的肥料不够,得去作坊里定一些。外乡来的船更多,府城都热闹不少,谁让韶远县的码头暂时封闭改造不能停泊。

    造纸作坊扩大一倍之多,还有府上学子为此吟诗作画,更是扩大水纹纸的知名度。

    其他作坊也在热火朝天开工,水泥红砖三班轮转,为保货源不断,金不换都不在别院待着,一股脑扎进窑炉里,吃喝都在那边。

    ——他也不想的,但是江无眠给的钱实在太多了!

    县衙里三班也是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巡视县城与村寨,大人说了,抓流氓窃贼都给赏钱,遇节假日给三倍赏钱,年终时还发米油布匹。

    就算自家不吃,用来送礼倍有面子!

    六房忙得脚不沾地,年关之前,县里一应情况都要做好汇报,各房的年终报告卷宗要好好写,日后都要放在韶远县卷宗里,一式三份,县衙留一份、府上留档、送至天子面前做存档。

    一听要送到京城,六房近乎是天色暝暝上值,披星戴月下值,办公之地纸张飞扬,无从下手处理。

    当然,其中有几分是为三倍俸禄而努力,就不得而知了。

    江无眠重心放在码头上,韶远县地处入海口,日后一定能发展成海滨港口城市,现在嘛,一个码头足够用的。

    北地南下的商队能在此地停留补给,人流一多,后续就好发展了。

    本地商队日后也能从此地出发,北上江淮两道,南下诸多邻国,来往好不方便。

    日后不必被动地等商队从海上来,他们能主动出击!

    货物想卖给谁卖给谁,想买什么买什么,不用羡慕府城的便利,没准时间一长,韶远县能变成韶远州。

    码头进度喜人,船只也不是难题,蒋秋与赵成漂泊两月之多,敢在年关前带船带人回来了!

    “大人,韶远码头上有船到了!”李叶人刚进侧厅,兴冲冲地喊着,“是蒋师爷赵师爷!”

    江无眠心中隐忧落下,一去几月不回,他还担心路上认错方向连人带船一起迷失了,现在人回来了,江无眠确确实实松了口气。

    “多少船多少人?确定是他二人带人回来?”江无眠一边向外走一边快速问道。

    李叶即答:“十二条船,大小不一,比当年平乱军带来的船小上不少。甲板上仅有水手,看不出多少人。两位师爷刚下了船,正在码头接受市舶司查验。”

    韶远县的市舶司管得宽,船只评定、查验货物、人员核查、船只消毒等事全要管。

    可以说,外来船只经韶远码头入县,第一关要过市舶司核验。

    蒋秋与赵成正在此地接受查验,两人不止一次看过码头图纸,甚至连这里的设计、耗材都经过他们之手定下,但实景的确有别于纸上。

    尽管在江无眠看来,它还比较简略,功能上未做全然切割划分,但它在大周的确是独一份。

    从船舶停靠到现在真切地站在土地上,两人一时之间生出恍惚之感,这还是那个破烂码头?

    松江府的船坞也不过如此!

    整齐划一的水泥路铺到近海,足以容纳半条宝船的宽阔场地上,各类建材码放得整整齐齐。

    自船上下来,路上标记的箭头指明前进方向,货物通道、人行通道、马车通道,进出方向同样做了标记,顺着过去,韶远县特有的红砖房出现在眼前。

    门前放哨的正是县衙衙役,李叶一看两个师爷成功带人带船回来,撒丫子跑到县衙报告去了,留下两人按剩下衙役说的进门核验。

    核验的还是熟人,张榕。

    张师爷见到两人,先是恭贺一番任务顺利完成,又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来试试大人的新规定!”

    两人对视一眼,跟着张榕的说法入座。

    只见张师爷拿出一张纸来,提笔问两人道:“韶远县入县申请。”

    针对商船停靠、入县等事项,大周有所规定,但不多,江无眠增添了诸多细节,又结合前世经验弄出来这么一份四不像的入县申请。

    主要登记商队名称、领队、商船货物、商队人数、是否入县、停留时间,登记完送一份韶远县指南。

    “大人限制商船停泊补给时间、商队活动范围。”蒋秋看完问道,“岂不会向外赶客?”

    张榕不置可否,看向蒋秋,想知道这位同僚有何看法。

    蒋秋仔细看过,若有所思,“入县程度繁琐,也在最大程度上方便市舶司与县衙管理,一切程序化,出事也有规定可循。”

    张榕点点头,“都对,都对。刚开始定然有嫌咱们县衙事多的船队,但等他们在县里尝到甜头,自然会反过来维护县里的规矩。”

    “来都来了,走一遍流程试试,哪里不合理的,趁着尚未正式落实,该修就修,该删就删。”

    蒋秋与赵成填完纸张,在最后落章的地方皱眉。

    商队里的印章一般分三种,商队签契书的印章、领队私人印章、东家私人印章。

    在申请书,总不能用私人章。入县是一整个商队的事情,用契书印章总觉得有些大材小用。

    张榕捋了捋胡子,这的确是个问题,事情可小可大。

    以江无眠的意思,这地方的用章得正式,方便算账查税时第一时间找人。

    江无眠恰在此时推门而入,刚抬头见到的便是三人凝眉思索的神情。

    事情办的不顺利?

    不对啊,外面停泊的船只和下船的人足以说明他们两人简直是超额完成任务,那是中途得罪人了?

    张榕适时解答他的疑问,“大人,申请上究竟用何印章?”

    第058章 来客

    韶远县冬日仍有商队来访。

    来的熟人, 胡家商队,领队胡征。

    几艘标有胡家商队旗帜的商船自海岸线上冒头,在岸上市舶司引船入码头时, 船上的人也看清新码头的情况。

    在松江府听到韶远县货物价格时, 商队里的人无不是期盼着从中赚一笔大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