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60-70(第6/13页)

大嗓门已经在门口了,只听卫补之道:“恒阳,你给卫所弄来了几艘战船?”

    卫补之,谢砚行同窗的弟弟,不善科举,于是去了军营寻出路,如今也算出人头地,出任卫所指挥佥事。

    原本要留下的是参军,无奈薛文离开太久,要处理的事务太多,参军一块带走去干活了,刚建的南康卫所留给了熟人卫补之。

    江无眠呷一口茶润喉,只道:“卫佥事,你给钱还是户部拨钱?”

    卫补之瞪着眼睛,“提钱生分了啊!”

    没钱?那这儿也没船!

    第065章 海田

    衙门里官吏进进出出, 声音嘈杂,然卫补之一嗓子出来,力压全场, 听得出卫所的钱的确不多了。

    江无眠一听, 请人入座上茶,听卫补之怎么编瞎话。

    卫补之浑不在意江无眠的态度,张口哭穷, “岛上风大雨多, 垦荒一事不成, 唯有捕鱼,风雨天无处出海, 卫所无大船可用,一天三顿的粮食全靠买, 银子如流水地跑!”

    江无眠:“……”

    糊弄谁呢, 山上的矿钱还有卫所一份,修建卫所的钱给的优惠价,今年韶远县粮食价不高,卫所花的不多。

    户部拨钱加之本地有钱,减去饷银与以上支出, 卫所收入大于支出, 只是主事人抠门!

    “钱不够也无妨。”江无眠听得连连点头, 不待人打蛇随棍上, 又道, “来人教开船便是。”

    卫补之眼中爆出精光,想到民兵训练时县衙给教习的补贴, 一日三顿饭不落,还有单人独间小屋住宿, 月俸不少,最后竟送来一把刀做谢礼。

    教陆步兵训练给刀,水师训练岂不是给船?!

    当即自荐道:“大侄子,你看叔成不成,随白都督北征南战,骑马驾车开船不在话下,顶顶得好。你看,别的不要,最后随便给几艘船都行!”

    随便给?几艘?

    朝廷给的指挥佥事年俸都不够买一艘船,好意思开口要几艘?

    江无眠摇摇头,“船没得商量,头一艘可半卖半送,卫所出人教导人开船,以此可抵船钱,另一半钱无论如何必须要给。”

    他解释道:“船坞半是县衙出钱半是私人,一应建造全是县衙出货出人,便是船匠亦属县衙拨钱,但有一样东西不是,图纸。”

    图纸是江无眠出的,算做技术入股,故而他才说是船坞有一半属于私人,给朝廷的钱可以用人力抵了,他个人要钱,谁来都不好使。

    卫补之又想砍价,试图多出人少出钱。

    这回带的兵不多,每天闲的除了操练下水练水性外就是出海捕鱼,多是吃干饭没事儿干的,天天花钱,时间一长卫所也扛不住。

    然江无眠让上回的衙役带人去船坞看新式船,看完样品再回来说要不要新船。

    待人走了,难得一见的蒋秋终于结束课程回县衙。

    “大人,本地商队已集结完,过了年关即可出发。”蒋秋递上一沓纸张,全是本地商队详细信息。

    江无眠粗略翻看完,对所有商队有了大致印象,“以你之见,谁有机会成为我们的私人商队?”

    趁韶远县发展之际,江无眠自然也要发展自己手中的力量,不然他打下的根基,全便宜别人,后悔都晚了!

    不出意外,南康府会是他以后晋升的根基,如同韩党把持的塞北与边疆之地、诸皇子试图渗透的江南道、清流一派驻守的淮南道、谢党败走朝中退却的西南之地……想立足朝中,他必须将岭南道打造成自己的地盘。

    粮食一事上有水田犁与肥料,与海商一道上——码头建设完毕,又有大量货物可出,再有船坞在此——只差人到齐了沿海岸线出发,收割附近国家的财富与作物,增强底牌。

    蒋秋指着崖山商队,“崖山商队,人品无大错,商队账房学习认真,可排前三。商队曾有南下的海船,但在海难之中失去大半货物与船员,多数钱用以抚恤水手家人,无钱购置船只,无奈之下转而成了陆商。”

    船只问题不在话下,有了船坞又有新船,只是排期问题,需等上一两年。

    “崖山商队领队在船坞订下两艘船,正在寻水手,不出意外,两年之后能转为海商出海。”

    原因在资料中,船坞接的单子太多,出单日期已排到了五年后,短时间是不接了。

    崖山商队下单速度快,即便如此,也是排到两年后。

    “大人,您现在见崖山商队领队?”

    江无眠合上资料,“再等几日,请人去醉流霞商议。”

    现在不着急,崖山商队转海商的水手和船都没凑齐,县衙这边尚未与卫所达成共识,暂且等等,当务之急是海带与生蚝养殖。

    野生海带在岩石上,人工养殖多半在绳索或是竹材上。此事好说。岭南道两者都不缺,吩咐一声自然能买到不少。

    难的是养殖区的选择,需要满足的条件挺多,江无眠还要多观察一段时间,判断当地的水流、暗潮、水下礁石等各类情况。

    过几日,江无眠挑挑拣拣,总算是定下了海带养殖区。

    此地是县城东南临海的一个小渔村,稻田不多,半数人以捕鱼为生,一进村能看到家家户户晒着的渔网与各类渔获,鱼腥味较大。

    林师爷没能去监工,赵成也没能继续在船坞上研究,两人一块被江无眠喊上,来了小渔村看海滩情况。

    赵成还记得土质情况,“滩涂比较多,多数人能赶海,不能为生,多个海带能吃,鱼虾蟹类虽有,但能入口的不多。”

    海鲜需多用香料压制腥味,一两香料一两金,谁吃得起?

    多数人只是凑合一顿饭,随便抹一点盐就能开吃。

    江无眠几人到了滩涂处,的确如赵成所言,这儿的滩涂面积较大,早起有老人小孩赶海,更多的青壮年在地里干活或是一早下海捕鱼,还不到回来的时候。

    站在海边眺望,水下情况看不分明,能见度的确较低,也可能是看得不远,全在近海处,水中泥沙较多。

    养殖海带有一点要求,需透明度较高、较为稳定的海域,有利于海带生长。

    站在海边看不了,江无眠看了一眼不成模样的衣袍与靴子,豪迈地借水一搓,洗去大部分淤泥上去。

    “走,先找船出海。”

    今日天气极为清朗,虽有些许波浪,不见大风,适宜出海。

    又有江无眠砸钱包下两艘小船,两个艄公直接带上斗笠蓑衣载人至海边绕一圈。

    不出远海,绕着小渔村附近跑,远远就能看见陆地,来往方便。

    江无眠坐在船头,手中拿一麻绳,见距离差不多,喊停船只,绑上石头扔至海中测试距离。

    冬日大潮时,水深五米以上的海域都适合养殖海带,现今不是大潮时,水浅一些也无妨。

    每行出一段距离,江无眠就喊停测试水深,回程时赵成已记下近海区适合的点位,江无眠又问艄公附近海底是泥沙还是礁石。

    尽管以他试出来的情况看,石头沉底时没碰上其他阻碍,非常丝滑地入水沉底了,中间没有暗流或礁石。

    两个艄公也是摇头,“这片海没有,礁石区在更北,那边暗流多,晴天时能看到石头,采珠人都不敢在那下水!”

    采珠人一向水性好,不好的都死在深海里,能让他们避之不及的地方,普通水手过去,根本没活路可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