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70-80(第7/13页)

    今年不同,江无眠折腾出来多种花招,商队如是云来,络绎不绝,眼瞧着韶远县发展起来,谁都不能放弃这块肥肉。

    海带出来,尚且有转圜之地,这东西对生长水域有所要求,看他徒弟折腾了一冬天才有那么点产量便知其中困难。

    相对“月上霜”而言,投入高利润低,还没到竞相争抢的地步。

    但荔枝坛子能量产,投入越多,只要工艺不出错,产出越多,从中获得的利润越高。

    虽比不上一两黄金一两霜的利润,但也足以让朝中某些极度缺钱但又有权有势的人眼热。

    江无眠老实说道:“没了。”

    最近就这两件事,水坝一事已过了明路,只待彻底收工时请恩师过去一趟即可。

    海带是初次试验结束,具体数据还在整理中,等评估报告出来再决定是扩大养殖还是控制在某个区间中。

    唯有荔枝坛子,这是还没开启的项目。

    虽然他本意是想让海上远航时,用水果罐头补充维生素,尽量杜绝坏血病的出现,用来盈利仅是次要。

    更大的作用,还是充当“药材”。

    谢砚行:“……”

    这徒弟和药材过不去吧?

    他突发奇想问道:“酿酒不行?海上淡水稀少,往往以酒代水,既然你说关键是水果,果酒又如何不行?”

    江无眠又重读了“新鲜水果蔬菜”中的“新鲜”二字。

    而且,以酒代水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平常能喝水最好还是喝水,喝酒伤身,影响寿命。

    谢砚行再度叹气,他何尝不知此事的重要性,只是此事一出,引来的豺狼鬣狗不知凡几,需仔细考量再说。

    收下江无眠带来的文书,挥手让徒弟回县衙等消息。

    “行啦,此事日后再议,先将你的水坝修好再提。你那账面尚余多少银子?”

    反杀!

    县衙账面的钱确实不多了,留下的是应急,他自己有钱,但不敢明目张胆干这事儿。

    回到县衙,江无眠问过水坝进度。

    林师爷翻开记录情况,“已到金苗寨,仅有一条拦水坝。昨日赵师爷完成测绘,今日刚开工,再过不久能转到干流上。”

    金苗寨位于支流上,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呈半凹陷状态,支流从西北流至东南,多数百姓居于此地。

    流水决堤,最危险的不是水田,而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因而在干流设水坝前,工程队先拿此地支流练手。

    次日一早,江无眠天不亮去了施工现场。

    支流处水势汹涌,春日以来下了几场雨,带下不少淤泥,水面浑浊不见河底。

    水坝在转弯后几百米处,赵成指着两岸地势水土说道:“转弯处缓冲,再遇水坝,冲力二度降低,能延缓使用年限。但建在这里有一弊端,转弯处至水坝的河堤需另外加固。”

    这一段承担的冲击力最强,只要能控住短短几百米的水流,下游区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江无眠想到账面的钱,幽幽提醒道:“切莫超过预算。”

    钱不经花。

    第076章 开场

    府衙。

    谢砚行打发走小徒弟, 连夜发信给大徒弟,事已至此,不若先等京中消息, 以不变应万变。

    白楚寒走之前, 师徒两人就江无眠任职知府时间做过推测。

    按通常情况,任知县三年回京述职,以所知之县评定知县功绩, 评“上等”升迁, “中等”不动, “下等”照情况贬谪调动。

    以江无眠政绩,任留京中知县不是难事。

    可远在京中, 其余弟子皆在南方,他一人独木难支, 加之京中朝政大部分由韩党把持, 前途难说。

    看在江无眠本身价值以及所带利益的份上,建元帝绝然不会将人放置在北地,留守南方无疑是最佳选择。

    问题是时间。

    谢砚行下笔一顿,想到离去前一晚,师徒两人在书房中提及之事。

    “朝中有消息传闻, 提前召恒阳回京述职。”白楚寒用平淡的声音说出令人格外心惊的话。

    谢砚行即便是心有预料, 也是惊讶一瞬, 紧而皱眉, “此时回京, 不知是福是祸。”

    江无眠任知县三年,仅过两年而已, 任期未满,属于提前召回京中。

    一般而言, 召令官员回京述职,官途无非是平迁或升迁,毕竟这代表皇帝还记得有这个人。

    真不记得,那直接写封公文递上去得了,过十天半个月指不定才能被上头看见,回个“已阅”。

    建元帝此意,无疑露出要重用江无眠的意思。

    “岭南道用过肥料的田地出了结果?”谢砚行很快意识到其中关联,必然是江无眠提出的肥料有大效果,足以撼动官场的规定。

    白楚寒手上茶杯转了两转,放置桌上,“税粮还未入库,陛下先得了消息,正盼税粮转运船进京。”

    他靠得近,南来北往消息知道得也快。

    基本而言,依流程施肥的土地均产翻倍,来年用过肥料的江南道必然不缺粮食,粮价降低是肉眼可见的趋势。

    如今便有米商观望,北上南下方打探价格,得以预见,米价波动不小,直到明年都不会停下。

    谢砚行叹道:“只盼恒阳能留守岭南,深耕三年再做打算。”

    但凡根基再深一些,就能北上与韩党掰腕,如今时间还是太短。

    白楚寒哼笑一声,即便建元帝有心,他也会推动师弟留守南方。

    天高皇帝远,有事能处理及时,桎梏相较而言比较小。

    谢砚行顿了片刻,向白楚寒摆手,“行了,你心中有底,为师不多说了。”他其实还想叮嘱一番,莫要带偏恒阳,但转念一想,多见识见识也无妨,索性放了徒弟自由生长。

    但谁知,不过几月,他这徒弟太过自由,长过头了!

    好在是个念头,尚未付诸行动,有挽回余地。

    修建河堤一事足以让建元帝下定决心,提前召江无眠回京述职。估摸不日圣旨降下,正能撞上海带推广。

    谢砚行斟酌片刻,增增改改,删删减减,给忙碌的小徒弟捎过一封信去。

    江无眠看完,面不改色收起,换一身常服去了官学里。之后的计划离不开官学——准确而言是许成许教谕的协助。

    官学已开多日,摸底考试刚进行完毕。

    许教谕与几位夫子正批阅试卷,满眼欣慰,不时点头,圈点出出色之处。

    “教谕,此张卷上用的切题极巧,与《妙句注解》中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夫子递过一张尚未圈点完的试卷。

    许成看了一眼,连连点头,“然也。笔法虽稚嫩,犹见峥嵘之色。”

    一想到《妙句注解》所花的钱数,许成心下连连摇头,书好,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几百两的银子,卖了官学,也凑不齐这几套书。好在是县衙出钱,他们才能拿来一观。

    平日里,都是凑钱租赁书籍,偶尔借抄书名义看个够。

    至于买书,完全不能。

    能买四书五经与科举指定的注解用书,已经耗尽家财,再无余力。

    想到此,几个夫子心中无不是感激江知县的大方与对官学的大力支持,每日对课程更加用心,课业简直是卡着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