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100-110(第11/15页)

还要过布政司的批准。于是写完手上文书,江无眠揣着去了盐场,最近谢砚行正在这里忙碌,苏远和卫补之二人轮流值守。

    经过门前验证,江无眠来到临时搭建的海边凉棚处,正赶上称量盐场所获,打头的是盐工领头,李家李三郎,在这儿都称呼李头。

    他正满脸红光,黑红脖子激动到迸出青筋来,面前正有盐袋过秤,小吏报完数记上一笔,盐工喜笑颜开,扛着一袋子堆到干燥地方。

    谢砚行与身侧幕僚商议,时而但笑不语时而点头赞同,前面带路的南康卫报了一声,露出身后江无眠身影来。

    尚未行礼,就被谢砚行喊过去,“文书写好了?”

    江无眠听罢问话,六月的火辣太阳天也没能留下一丝热气,仿佛英勇就义一般,掏出三本文书递上。

    谢砚行看他的目光一凝,估算着厚度与其中预算,然他仅是打开一本,又猛然合上,“这是你要的预算?”

    这哪儿是盐禁城,这是吞金城!

    城中分三个要点,海边盐禁城是重中之重,向外,是工业园区,再向外是展览区,三个地方圈起来建造,用府城规格搭造围墙,城墙上设箭塔,完全一副军事重镇的防御工事。

    自古养兵费钱,建城莫非不费钱了?

    江无眠在谢砚行的威严视线之中缓缓点头,只要写了文书做了预算的,他哪一样没做到?

    这盐禁城是太能吃钱了些,但是它功效也多啊!

    “您看最后估算,收支相抵。这还是按当前的平价盐来算的收益。”平价盐是指正常粮价的一点五倍,不是现在疯长的盐价。

    称量盐的事儿一时半会没完,谢砚行简单翻看了下文书。

    将里面各个部分的功能掰开了算,又根据海上情况更改一二,凡有问题的地方仔细讲清楚,这才道:“事关重大,依我看是依不了了,需要陛下同意。明日里密信将由南康卫加急发往京中。”

    除非是紧急军务,很少有加急折子上奏。不然什么事儿都加急送到建元帝面前,建元帝早早被折子淹了。

    新的产盐法一出,这事值得一个加急,还得走南康卫的加急。

    里头是自己人,武功又强,不担心中间拦道,还不用过内阁,直递给京中锦衣卫即可。

    内阁正斗得厉害,闭门思过的韩昭鸿一出来,伍陵与之斗争正式开始,两人之间总要有个说法,万一折子过内阁时,成了他二人角力的牺牲品,江无眠的设想还真不好说能落在哪儿。

    当日晚,四道文书、近来盐场产出的盐、不同加工方式下得到的海盐快马加鞭,送至京中。

    对建元帝而言,这头江无眠惹下的乱子刚刚平息,军中走私武器与豢养私兵的事儿也刚查出个原委,回南康府的人又来事儿了!

    建元帝难得纳闷,“朕记得这小子刚回去,短短几月,不准备盐课,又上得哪一路数的文书,还是加急?”

    说归说,拆文书的手不慢。

    他先看江无眠呈上的两道文书,谢砚行文书写了多少年都是老性子,不如看新人的,只是看了两页,他面色泛红,又转而凝重起来。接着又翻开谢砚行的文书,师徒两人写的不同视角,但是最后的数字他没看错。

    急问底下锦衣卫,“随文书带来的盒子可在?呈上来!”

    内侍赶忙将颜色不同还贴着封口的四个盒子一道拿上来,打开里头是颜色不一的盐粒,与江无眠在文书中写的一样。

    “好好好!”建元帝大喜,欣喜得呛咳两声,引得齐总管惊到忙慌喊御医。

    这儿是行宫,夏日避暑之用,御医随时准备着,很快行宫之中一阵忙活。

    行宫处的乱子传不到南康府去,此刻江无眠正为搭建盐禁城的武器系统忙碌着。

    盐禁城的武器不消说,定然要用到韶远县打造的那一批冷兵器,可海上这一面主要靠远程攻击手段。

    赵成提出想法,“府城用的重弩。工艺复杂,打造时间长,但穿透力强,一般船只不在话下。”像他们大人,在船内附一层铁皮铜皮又加木头的船肯定不行。

    一般水上贼寇没这个财力人力置办好船,最多是抢的商船,而大周商船仍是木质,重弩的威力足以穿透木头。

    江无眠思索一番,先让赵成做两架重弩一试究竟,他则去找金不换。

    不仅是为玻璃而来,还为了远程武器——火炮。

    要说海上战争,冷兵器横行的时代,火炮是降维打击。这是最为适合大规模战争的利器,丢入敌方摆好的阵列之中,顷刻之间削弱大部分战斗力。

    试想,两军交战,还未等到接触,朝着对面甲板一发攻击,直接将木船炸出个洞来,船上之人只能任人宰割。若在陆地上,打击机动性强的目标,或许还能躲过去,伤情不致死。

    然而江无眠要面对的是海上不速之客,一整艘船的目标摆在火炮的瞄准中央,不需要对人造成伤害,只要击沉船,谁都跑不了。

    火炮的研发是个长久过程,但是构成炮弹用的火药显然不需要,江无眠手中有一份正适合当前环境的技术。

    故而,闲散着炼制水银的金道长今日又迎来江无眠给出的新任务——先制份火药!

    第108章 制作

    天气炎热, 雨势未减,硕大雨珠砸向地面,猛然之间, 雨幕遮盖住一切。

    夏日午后阵雨来得猝不及防, 好在江无眠与林师爷二人赶得快,没被困在其中。

    两人一入金不换的丹房,热浪滚滚袭来, 熏蒸得人睁不开眼。

    金不换正熄了火收起这一炉水银, 睁眼就见江无眠挑捡着东西, 手里已是拿了两木盒,另一手正向贴有“硫磺”二字的盒子伸过去。

    扫过架子, 他一眼认出缺失的东西是“木炭”与“硝石”二物,但在脑海里转了几转, 金不换也没能想出三者能炼制出什么东西来。

    毫不夸张地说, 大周八成的炼制方子皆在他脑中,然金不换想不透这三份东西要如何组合排列,才能炼制出东西。

    想到江无眠往常随手拿出的方子,样样是没见过的物件,金不换心痒难耐, 放置好水银凑上前去, “大人, 又是提炼东西?”

    江无眠把盛放的盒子打开, 随口道:“制冰。”

    金不换觉得耳朵聋了, 他重复道:“治病?”

    就它们三治病?哪儿来的偏方?他这辈子真没见过。

    江无眠纠正道:“冰,冰窖里的冰。”

    虽说三者按照比例能混杂制出火药来, 然这对纯度有所要求,通过制冰速度大致能确定。

    当然, 这不是最快的方法,江无眠只是想顺手冰赚一笔钱而已。

    岭南一地颇为热气,及至六七月,风雨都挡不住这片土地的热情。初来乍到时制冰颇为惹眼,现今成了知府,府上又缺钱,巧得是手中也有材料,再不制冰赚钱都愧对这条件。

    金不换好似听着天书,说话声音都虚了几分,“您是说,这能做冰?”

    圣母娘娘在上!

    这地方热到人一动便脱水,赶上晴好的天就无法下地干活。那挂在上面的太阳好似重弩,但凡出现在地上的人,都不放过。

    现今知府大人说要制冰?

    夏日降温的那个“冰”!?

    他一巴掌拍到额头上,喃喃道:“真是热傻了,竟是想到冰了。”

    为逃避现实,金不换连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