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100-110(第4/15页)

  江无眠:“……”每一折戏都是他琢磨出来的,再看有什么意思?

    奈何他有事儿要商议一二,收拾收拾,换身常服随建元帝听曲去了。

    与岭南相比,这一出戏只是唱腔换了换,部分用词改得雅致了些,还有几折戏换了一换形式,变得算不得多。

    江无眠只是看了几眼,便转而看起布景用的轻纱来,这是他提议用的。

    那轻纱是南康府织造的,专为契合这一出戏,提花暗纹染色与其他系列不同。配合烟雾缭绕的下沉烟气与灯光,能构造出海面雾气缭绕的特效,如今还有戏班子将这用到天宫场景去。

    建元帝倒不是首次听了,见到熟悉的雾气便对江无眠道:“朕听齐镇说过,这戏是南康府来的。”

    太子也是笑着附和,“儿臣也听说过,这‘一救海船’时的海上生雾是南康府出海时的景。”

    折子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独独写戏的人特殊。如今一见,真是大出所料。

    以太子之见,江无眠实在年轻的过分,有种不符的沉稳。

    如他这一年纪,在官场上正是年轻气盛时,乍一看,其人不骄不躁、颇为稳重。

    倒也不是,只是这出戏,江无眠看多了,如今再看全无心思,一心盘算着是不是多写两出,蹭一蹭建元帝的名头,带动南康府纺织业发展。

    到时推出专门的戏曲套餐,还能有舞台设计指导。

    不,太局限了,南康府可以做家具城!

    整套家居软装,各类用品,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不同套餐,每逢活动时,大户人家总要有些讲究,可以推出限时活动套餐,做饥饿营销。

    江无眠边想边道:“南康府有入海口,渔民自码头处出海,早些时分薄雾不散,经常有船只触礁。这第一折‘渔家出海逢雾时,见神女钟灵,遇难也乘风’取材自此。”

    天家父子二人这回是初次听闻内情,皆是露出一副感兴趣的模样,江无眠想了想,将“三救”中的另两种也说了一说。

    两边是照听不误,建元帝还能喝一声“赏”道一声“彩”,再回头问政,而太子没一心二用的功夫,两耳朵支棱全听江无眠的出海记与流畅的奏对。

    太子不住点头,连带附近几个皇子皇女都眼巴巴瞧着,对他们来说,上面唱得一窍不通,不如听身边的冒险惊奇故事。

    故事讲完,台上正好唱到“第三救”,这一折是渔家受难,神女相救。喜得蜃珠,献与圣皇。

    神女盈盈飘出,唱了一支“喜相逢”,又自身后的大蚌之中取出蜃珠,渔家唱了两句,便到最后一折,献珠建元帝。

    原本这里应该是给神女修庙,然今日有建元帝在场,自然改换成献给建元帝。

    建元帝当仁不让,让人去戏台上捧来蜃珠。

    小太监捧了来,那硕大蜃珠躺在盘中,格外引人注目。

    “这蜃珠?”建元帝仅是看了两眼,便得知其中玄机,饶有兴趣地问江无眠,“又是南康府出来的?”

    江无眠知晓这是建元帝看出来了,在打趣他,于是正色回道:“正是。您看这烧制工艺,曲线天成,瓷白莹润,正是南康府最新出的瓷器。”

    白瓷,又叫骨瓷,烧制时掺入动物骨头,烧制出的瓷器釉色是白色。

    齐总管与太子一同松了口气。

    蜃珠是瓷器总比是真能延年益寿的金丹好,前者还能得建元帝一乐,后者那是要命的东西!

    太子左右看看,最终从釉色上发现端倪,确是瓷器无疑。

    近年来因南康府上出产了青瓷,宫中也是逐渐换了瓷器,但不管怎么说,其他瓷器颜色和质地足以让人一眼看出本质,但眼前的蜃珠足以以假乱真。

    说是假的,倒也不然,这瓷器外真糊了一层珍珠粉,原本是想开拓一番商路的,阴差阳错被送到建元帝面前。

    到算是达成原本预期。

    建元帝仔细端详一番,心满意足,让齐总管收起来,又瞅了一眼江无眠,问道:“这一窑烧了几个?可是有名?”

    江无眠:“……就一个,其他配比不行,这是头一个自窑里成功出来的。还没取名,便让臣带来了。”

    建元帝沉吟片刻,“海中蜃珠,雨雾中得见。岭南又多云雨,既然如此,便唤作云瓷。”

    江无眠:“……”

    他就知道!

    不过金口玉言,既然是这么叫了,那之后算不得是虚假宣传!

    江无眠谢过建元帝赐名,脑海之中浮现出一连串的赚钱计划。

    今日一出,百官都得了消息,就算用不得云瓷,那青瓷总能沾沾边不是?

    届时来南康府购买的商队恐怕只多不少,商队一案的影响也能压到最低。

    时日已晚,不是商谈制糖做水果罐头的好时机,但得了这一好消息,江无眠心下也有了对策,赶在宵禁之前回了暂住的地方。

    次日一早,江无眠人刚用过早饭,便被谢砚行带着去正堂接旨,“即日起,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翰林院内部最高层是四品掌院,也就是万大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三人。若从品级来说,不过五品之位,不如知府一职。

    可要看这是什么地方的物品,翰林院!天子秘书处,又名天子近臣。

    当年因韩党之故,江无眠来不及入翰林观政,便已是到岭南,如今予以翰林院侍读学士之位,无疑是建元帝表明自己态度,又是对韩党的无形打击。

    谢砚行是早有准备,江无眠倒是出乎意料,他没想到建元帝会来这么一出。

    领旨谢恩后,前来宣旨齐总管也是万分感慨。短短几年,从当日只身离京的江知县,到如今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足以见其本事。

    大周有一不明言的规矩——入翰林者入内阁。

    言下之意是,入翰林并不一定是辅政,但内阁辅政之人必定出自翰林院。

    而江无眠一入翰林院,得的还是侍读学士,更是能看出建元帝的隐含之意。

    两学士虽是一字之差,然其中寓意很是不同。

    侍读学士大多是为皇帝皇子解答政治难题,与其说是侍读,不若说是师爷、幕僚、门客一类。

    侍讲学士则类似国子监夫子,侧重治经学问方面,与官途一道,比侍读学士弱了两分。

    江无眠如今入了翰林院做侍读学士,可见建元帝对其“入内阁”的期盼。

    倘若之后官途坦荡,应是回京入六部轮值熬资历入内阁。

    但谢砚行琢磨了一番,以他弟子的邪门情况来讲,还是莫要早早下定论才是。

    齐总管又对江无眠道:“陛下另有口谕,明儿请江学士入宫讲学。”

    正是巧了,江无眠还有一事要问过建元帝!

    第104章 盐课

    送走齐总管, 谢砚行与江无眠道来他所探听来的消息,“前儿还与你师兄思量,陛下将如何升任。”

    弟子前年任知府, 资历尚浅, 不好再行擢升。

    何况江无眠不到而立之年,太过年轻,要知朝中有人在这个年纪还是知县, 如江无眠这般做了四品知府者独此一例!

    “韩昭鸿不必担忧, 伍陵防他如防川, 前儿还有动静要参他一本,等他二人斗上一斗, 顾不及你。”谢砚行这么一说,江无眠便懂了。

    北地二月寒意未散, 他呼出一口白气, 拢起身上斗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