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120-130(第10/14页)

指的炉子。

    那东西是圆筒,像挑水的水桶,上面还有个用来提着的把手,怪模怪样。

    上面放着烧水的壶,在他的注视下,呜呜冒出声来,水蒸气一溜烟地往上跑,咕噜咕噜的水声传到他们耳中。

    孙石吓了一跳,壮汉则是提下来这壶水,找来个大碗,给他倒了一杯递过来。

    “正好开了,拿着暖手。你不是要看货?喏,这儿,别太靠近,往里看,和外边堆的煤一样,这是烧着的蜂窝煤,有味,得敞开一条门缝或是窗户缝,不然人能闷死自己。”

    孙石愣愣地听他讲解,手中一碗水的温度渗入皮肤,又溜进骨头缝里传到四肢百骸,整个人都活泛起来。

    他直愣愣看着红黑色的蜂窝煤,热气扑面而来,突然出声问:“不要炉子能不能烧?”

    这问题问多了,壮汉都能嘴不带磕绊地解释,“能烧,你们家有土灶不?放锅底下烧,锅里放上水,柴火怎么留火,它怎么留火。”

    “真一文钱两个?”

    “一文钱两个,花一文钱买两个回家试试,记得留窗户缝或者门缝。”他说完又重重叹气,“要不是我们东家来的晚,贵人买完了煤和柴火,这点东西卖不出去,亏本太多我们老爷子不乐意,不然你们花大价钱都买不着!”

    孙石原本犹犹豫豫,想着会不会是骗局,或者在这儿烧的都是好的,买回家去就点不着,白白花钱,一听这话反而坚定了要买的决心。

    他放下碗,一脸视死如归地数出三十文钱,“一文钱两个,买三十文钱,能不能我自个挑?”

    壮汉不情不愿嘟囔两句,警告他:“你挑归挑,弟兄们动手给你拿,碎一个十倍赔钱!”

    蜂窝煤碎了还能用,但是影响他们计数算钱,干脆规定碎一个十倍赔钱。

    孙石吓了一跳,忙不迭点头,这是金贵东西,应该的应该的。

    数了六十个蜂窝煤,没要炉子,他小心翼翼推回家,今年冬天能不能好好过活,就看这些东西能不能行。

    按着壮汉叮嘱,用柴火点起来,再放蜂窝煤,最多烧上一半就得留火,不然撑不到第二天。

    实际上这是用火炉时才能达到的程度,用土灶总是掩不好,烧的速度会快些,最多用到辰时,火就烧得干干净净,暖不了房间。

    但总归比之前省钱啊!

    若是想烧到天亮时,先用柴火温灶,等烧得七七八八,饭也快好了,添一根木柴并一个蜂窝煤,留一点掩口保证火不会灭就得了。

    这样一来,烧得时间会更长,晨起时添上两根柴火就能凑活一顿饭,一天下来,只是中午一顿饭耗的柴火多。

    比之往年一晚上添上几次柴火好多了,不过等到最冷时,还是留两个蜂窝煤才是保险。

    这会儿不到寒冬腊月,能靠一点余温活着,下雪时分就得好生烤火才行。

    折合下来,虽然要烧得蜂窝煤多了,但是比柴火耐烧,花的钱少了,时间一长,存下来的钱也就多了。

    虽然烟气大了些,可烧一个蜂窝煤搭上几根柴火就能做饭,暖一晚上屋子,不至于半夜被冻醒或是冻死在梦里也不知道,对孙石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孙石激动万分,揣上钱推着车走出家门,他要趁着商队还没走,再多买几个蜂窝煤过冬!

    临到地方一看,不少人正挤在门外,高声喧哗,他带着车过不去街道。

    孙石后悔得一拍大腿,“早几日子就该过来!”

    照这速度,他排到明儿个去,都不一定拿到东西!

    眼巴巴望着门口拦人的壮汉,他焦急数着前头几个人影,何时轮到自己,就听大嗓门喊道:“挨个来拿条子!要订几个你们自己说,我们商队给你送上门,货送到手里再收钱!”

    门前一听不是现在交钱,更是哗然一片,还有人源源不断挤进来,险些造成拥堵。

    京中大街小巷里出现不少这样的景象,与之同样热闹的还有大朝会。

    岭南都指挥司上的公文,有布政司、按察司联名作保,证实火药一物的确能稳定应用在战场上,只是有些许困难需要克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将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几份公文打得人措手不及,正在争先恐后向户部要钱的几个部门不由对此怒目而视。

    这不仅是邀功请赏的公文,还是明晃晃来分钱的!

    第128章 要钱

    朝臣心有万分不满, 建元帝也是心感复杂,一听是南康府来的公文,他便思忖这回是送钱的还是要钱的, 亦或者是要命的。

    看过公文后, 建元帝发现这三者毫不冲突啊!

    听听上面写的,各种材料、场地、人手,投入的消耗等等, 简直能拖垮一个行省的财政!

    但要说送钱, 的确是送钱的, 结果明明白白写着,可用于大型战争, 尤其适合宽阔辽远的作战地形。

    意思是打下来了地方就归大周,这不是送钱送地的?

    要命是真要命, 稍有不察, 还不到送敌人命丧黄泉,自己人先行探路。

    建元帝将公文拿到朝会上讨论,是想问工部有无条陈。

    他江无眠做按察副使监军才多久,这等物件都能做出来,你们工部年年要钱怎么不见成果?

    工部尚书陶杨见了公文, 倒是能说出一二三来, “此物实不稳定, 伤人伤己, 历来没能有个章法, 吃钱又重,不若刀枪剑戟, 故而便撇了此物。”

    这话不假,看江无眠递上的公文, 条条框框的支出列得明明白白。

    原料卖价不低,有的要现场开采,开矿要大量劳工,依江无眠的性子,是给钱管饭的,花销便上去了。

    弄来原料,进一步提纯,工具、人工、场地、保密等事,又是成本。

    正如工部所言,此物初期格外不稳定,威力大但容易伤人,或者白白浪费功夫,不能炸开,开支一度提高。

    多年下来,也只有现在南康府发达了些,才敢研制火药。

    迄今为止,南康府还欠几个商队银子未还,布政司也左支右绌,亟待要钱。

    所以南康府上下,无数双眼盯着盐课,一旦有了产出就被拉去换钱。

    然如今市面上流出的精盐细盐只是一小撮,更多的还在盐商手中捏着,预备抬价炒作,江无眠也在盯着相关市场,只要他们敢抬价,他就敢联合建元帝放出这几年来的细盐!

    此事暂且不表,只看此次江无眠给出的数据,其中或许掺了水分,但若真细究起来,也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建元帝一看附上的研制过程与花费,便深觉肉疼,花销太大,好在现在有了成果。

    然江无眠在公文中强调,不过是初级火药,还要增强稳定性与杀伤力,故而投入还未结束。

    另外,此物稍加改动,能在海战中出其不意打击贼寇,目前正在研制。

    但南康府银钱有限,此番上书,请朝中拨款拨人,为新式武器的研发制作试验应用添砖加瓦。

    结尾还道,若是其他将士有所需要,欢迎众人来岭南现场观摩火药在战争中的应用,更欢迎在岭南购买,南康卫包教包会。

    先不提最后让列为朝臣一看便心生无语的军火订单,单单是前头的拨款拨人就有人忍不了。

    陶杨正盘算着如何拿下结果,怎么将人调到京中,可江无眠抢先一步要先抢人到岭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