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200-2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200-210(第9/14页)

米,四月底种植,约莫七月中正好成株。”

    那底下还带着泥土,叫人仔细包了,没能露出一点踪迹。

    提着东西的是小黄门,建元帝也不怕里面藏着匕首之类,直接让人放在窗边的桌子上,借着日光好生打量。

    玉米秸秆约有人高,将近是小树苗的模样,建元帝饶有兴趣,还上手搓了搓叶子,和麦芒一样扎人。

    得了建元帝允准,学生上前一步,拨开已经泛黄的玉米皮,露出里面的玉米粒来,饱满圆润,确实是好种子。

    “陛下请看,此物正是果实,内附芯上,玉米果磨了能成粉面,与白面不同,此物不用去皮,直接扒开外皮搓下果粒,就能上碾磨面。”

    建元帝不是不食人间五谷的皇帝,他也是从农田里出来的,自然知道白面、麸面是何物。

    见他有兴趣听,另一学生又上前来,他身后的小黄门也随之将托盘放到桌上,黄白相间的颗粒在太阳下熠熠生辉,不愧是玉米之名。

    这位不敢抬头看,只是盯着托盘里熟悉的玉米面道:“玉米磨成粉面后做出黄面馒头能饱腹,口味不好,但比麦麸味美。还能做成锅饼、掺和白面做馒头,吃起来越嚼越香。直接下锅,滚水煮成玉米糊,冬日里喝上一碗能暖半日身子!”

    听得建元帝一阵心动,恨不能当场做一桌玉米宴来品尝。

    江无眠又道:“依照当前的产量,一亩地应在一石到两石之间。这并非是良种,还需要多年选育,再过两三年,加上肥料,亩产三石应不是问题。”

    玉米吃肥料,暖棚里发酵的上好腐殖土肥料都添到了玉米地里,故而今年这玉米长势喜人,他还挑了个好的送到了建元帝面前。

    “大善!”建元帝连声称赞,朝中正是用粮之际,现在吵得不可开交,就是因为当地气候问题,不太适合种麦子。

    距离边关近的草场,八月底或是九月里会起白毛雪。深入草原一些,八月初的天就不太行,那会儿已有匈奴拔帐前往过冬草场。

    放在大周,这本该到了秋收晒麦、祛除水汽称量粮食填充粮仓之时。赶上这种天,要怎么晒,只能等着风雪卷走一年收成!

    算下来,边关春播就是三月底四月初的,再向北一些就得四月底五月初才算开春。

    这么一看,玉米种完就能播种冬小麦,一年两作,时间岂不是正正好!这多出一季粮食,能养活多少人口?

    再听这小子说什么,亩产能将近两石,这还不是良种,需要再加选育,或许能达三石之多!

    小麦经由千百年选育才得这等亩产,玉米才刚现世,就能得如此之多,好东西啊!

    江无眠又提了下它的作用,使得建元帝喜不自胜,看玉米秸秆的眼神更加惊喜。

    这东西能喂养牛羊?

    更适合了不是!

    琼川与罗川两省正要养殖牲畜,正好提供了一种新草料。对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又多一种粮食,家里也能养些鸡鸭,过年时沾上一口肉味!

    建元帝好似已看到家家户户炊烟升起,再无饥荒之年人相食、饿殍遍地的场景。

    他对着玉米强行让自己冷静,转了几圈张嘴便道:“召请内阁、六尚书入殿详谈!”

    江无眠:“……”

    有几位大人得建元帝体恤,多休沐两日恢复元气,结果今日就被喊回来干活,苦也!

    第207章 过河

    六部与内阁诸位老爷子齐聚御书房, 往常里绕着决策打转,今日是瞧都不瞧一眼,只绕着盘子上黄白的玉米打转。

    又有余次辅、户部尚书等人对照研究记录报告钻研, 上面东西看似没能作假, 但涉及粮食,是再谨慎不过。

    面对诸多质疑,江无眠说的头头是道, 水肥上药、抽穗打理都有章法可言。

    因北地种植种植经验少, 玉米小麦轮种的套作模式并不成熟, 所以今年是来不及扩大规模,仅有的种子用以选育良种、在京畿外庄子上种植。

    江无眠家暖房与前院全种上了玉米以作对比实验, 他仅留一个学生教导家中老仆打理,其余人全过去照看。

    为行方便, 建元帝还特意赐了官职, 庄子上的人签过死契,没多少泄露消息的可能,不过锦衣卫还是拨人驻守庄上,以防万一。

    粮食干系到江山稳固,建元帝不乐意看到任何意外发生。

    朝堂上下瞒着种子的事儿, 建元帝总算腾出时间处理突厥的事儿, 作为战败国, 突厥虽不像是匈奴一般, 但要的东西也是颇多。

    有匈奴例子在前, 突厥使者团早早商议完,只要不是动摇国本的条件都能答应。

    尽管大周正在消化匈奴的土地, 尚腾不出手来与匈奴开战,可若是对方不计成本, 只要几船火炮下来,就能打得突厥放弃土地,不得不北上讨生活。

    突厥不敢赌,北上气候太过恶劣,无法种粮食,又很难出海捕鱼,没有口粮,人口减少,无法繁衍生息,日后注定亡国。

    江无眠没有再关注这件事,他回家盯着冬小麦和暖房中的玉米,打算起猫冬的事儿——秋日过的太累,他想躲个懒,等突厥赔偿下来去找建元帝拨款。

    “两侧是军中都督府,附近一条街是朝中官员,很少有不长眼的毛贼闯进来。”白楚寒带人驻守在暖房内外,见江无眠进来,洒下手中握的土,提醒道,“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难免有错漏。”

    所以他带人守在府上,光明正大从前门进来的。

    江无眠扫了一眼,颔首道:“都督考虑周到。”

    近来已有人徘徊在附近,冬日里顶着寒风冷雪的,除了必须要出门赴宴的,谁会趁着这种天出门?

    白楚寒带人抓了一波,冬日路上人少,抓上十个没有一个冤枉的,有突厥的、小国的、大周的,可谓是“群英荟萃”。

    不论是谁,也不论是哪国的,审问结果不出两个,“走错门了”“要去找人”,总之没人承认,人送到了锦衣卫,江无眠都没多看上一眼。

    这些形迹明显的,都是过河卒子,什么都摸不出来,只能看看锦衣卫中能不能查到过往生活痕迹,好拔出一些探子。

    此事有白楚寒从旁掠阵,江无眠是高枕无忧,只要下了早朝就去地里转上一转,再琢磨着如何打理马政一事。

    此事定下一半,剩下一半……恐是要等开春后再去一趟草原,实地考察过草场水源,再看牲畜防疫,另外去考察一番商路,以后这将会是两道百姓的出路,也是大周获取西洋消息的一条渠道。

    总有一日,大周将会和西洋接触,总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现在知晓的消息还是太过落后,对方发展到哪一步尚未可知,这称不上个好消息。

    来年开春,冬小麦成熟之际,江无眠上奏,前往草原马场上实地勘察,学习别部的养马经验。与此同时,白楚寒也将兵备学院的事儿托付给其他都督与兵部尚书石遥,自请带学生前往匈奴旧地今琼川道领略一番作战环境,当入学考察。

    建元帝斟酌几日,还是下旨准了两件事。

    轰天雷和地雷是马匹的大敌,依大周当前的情况,看似没什么必要培养战马,然真正追击突厥时还不是靠战马?

    突厥远距离进攻,有地雷可以埋伏,有火炮轰天雷可以阻挡冲势。若是对方主动退走又能如何克敌?

    必然是要耐力充足可在冰天雪地里奔驰的耐寒马匹!

    马政关乎到建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