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镜忌

240-2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镜忌》240-260(第11/29页)

说几句,守在神宫外的守卫们便凶狠地要动手将他们拿下。

    入镜人赶来的越来越多,两边人马吵吵嚷嚷,很快发生了争吵。

    那厢,姜遗光挟持着斋宫贺也赶往莲台野。

    倭国和大梁习俗不同,尸骨多以火葬,且并不特地建陵地,只在埋葬后请僧众念经以示哀思,便以为圆满。

    一路上,姜遗光对斋宫贺也的态度非常温和,甚至主动摘去了面罩,让他看清自己的模样。

    他笑着说:“我也不想用这个法子,只是我奉大梁皇帝命令来此地驱邪,一路走来,许多人见我是大梁人,便以为我要行不义之举,害我多走了许多弯路。”

    “一气之下,我便干脆挟持了长谷公子,让他带我过来。”

    他一笑之下,好似天真孩童,随心所欲,并不知自己在做何残忍之事。斋宫贺也对他的恶感便小了许多,再听他说时间的确来不及,如果好好商议,说不得又要相互推诿时,心里很以为然。

    一个善人忽然作恶,他再次行善时不会再有人相信他。相反,一个纯粹的恶人做了件好事,便很能值得夸赞。此刻,斋宫贺也便是如此,先见识了这位姜公子的凶狠残忍,又观他气质出众,并非奸邪小人,路上再听得他诚恳道歉,如此下来,卸下了心防,同他说起武子内亲王一事。

    在斋宫贺也的带领下,他们很快找到了武子内亲王的埋骨之地。

    在远处便能望见莲台野广阔旷野之上,漫天蓝色蝴蝶飞舞,久久不散。

    一两只蝴蝶飞舞称得上优雅动人。可蝴蝶要是太多了,多如密雨,将天光都遮住,就变得无比恐怖,一见之下只觉浑身发毛。

    “她便葬在此处了……”斋宫贺也指着一处墓碑叹息道,“殿下的灵魂也变成了这美丽的蝴蝶吧。”

    姜遗光打断了他的悲春伤秋,让他把八咫镜取出。

    斋宫贺也早就渡过了一两次死劫,在他心中,这是他的灵魂在为那些死去的亡魂超度,他心想,若自己能将公主变成蝴蝶的灵魂引渡到极乐世界,也是大功一件。

    照过墓碑,又照过聚在天边遮住了天光的成片蝴蝶,蝴蝶渐渐散开了,不舍地在远处起舞。

    可镜中金光并不很耀眼,想来公主的亡魂还没有被纳入。二人又不得不将覆盖的泥土挖开。

    一直往下挖,倒叫他们挖出个奇怪的东西。

    泥土下本该放着武子内亲王骨灰,竟变成了一只近有人脑袋大的蝶蛹,厚厚一层硬壳,透着蓝色的光。

    在挖出的那一刻,姜遗光就示意斋宫贺也动手,后者连忙用八咫镜照住蝶蛹。

    金光亮起,复又暗下。

    那蝶蛹里隐约透出的蓝色消失了,好似一瞬间里面的蝴蝶便成了灰扑扑的死物,整只蛹也成了空壳。

    只一刹那,天边飞舞的蓝色蝴蝶齐齐丧命,如落叶簌簌往下落。

    “只这样,就成功了吗?”斋宫贺也还有些不可思议。

    他心知有恶灵作祟,可他不能离开大王身边,他只需在大王身侧驱走鬼魂便好,大王也不可能在如此危险的境地下离开神宫,以至让那长眠诅咒不断蔓延。

    却原来,就这么简单么?

    姜遗光微笑着说:“恭喜,应当是成功了,我们可以回去了。”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再将莲台野上的亡魂都用它纳入进去。”

    斋宫贺很是心动,可他更忧心大王,便道:“不论人或亡魂,都各自有其来处、去处。既不危害他人,我也不便插手。”

    他二人又驾车往回去。

    一路所见的人的确多了起来,有不少人迷惑不解,不明白自己为何沉睡。街上、道上,都有从梦中惊醒的人欢呼不已,或是庆贺,或是掷花,或是入神社祈福。

    斋宫贺也一见之下,更是喜不自胜,泪肆纵横。

    有多久了?他有多久没见京都这般兴盛之象了?

    再回想起身边这位大梁人,心里便只能想起他的好处了。若不是他点醒,自己恐怕仍旧不得其法。

    车驾一路往回去,二人轮流驾车,或论诗,论道,或论大梁文化。姜遗光虽不懂诗,可他能背许多诗,照着学过的诗词注释说出来,足够应付了。二人相处甚欢,斋宫贺也越见一路上兴盛景象便愈高兴,对姜公子既欣赏后,更为其学识隐隐心生崇敬。

    一切好心情,到神宫外后,消失殆尽。

    大门紧闭,不少从梦中醒来赶往神宫参拜的人自发守卫在附近,看见马车本要拦,可见到驾车的斋宫贺也后,又不敢拦了。

    门口横七竖八堆了不少尸体,全都是倭国人,血已经干了,有点发黑。

    “这……莫非,还有人来擅闯?”斋宫贺也不免心急。

    姜遗光从车上窗户缝里看了一眼,漠然收回眼神。

    他当初闯进来,可没有把人全都杀了,只是让那些人受伤倒地而已。

    算起来,他真正杀死的,只有那个大将和长谷赫。故意当着他们大王的面动手,都是为了吓一吓他。

    但他的确闯进来了,他还把人和八咫镜都带走了。这样一来,这群倭国人再碰上要进神宫的身份不明的大梁人,自然不会放他们进来。

    有斋宫贺也亲自驾车,二人顺利从外宫扣开大门进去。

    斋宫贺也听了守卫们的话,不免气愤,他心中本有些迁怒姜公子,可姜公子是他们的功臣,他还需在大王面前说清楚,以免怪罪到对方身上。

    这回姜遗光没有再遮住脸,和斋宫贺也一道梳洗后,进入内室拜殿。

    第249章

    位于两广交界处, 有块地方叫做下马石,外面环了半圈水,水流上头有块大石头。

    这名字怎么来的呢?说起来也不稀奇,听说是曾经有位大官回乡探亲, 看见了这块大石头, 下马欣赏驻足, 还特地为它写了首诗,之后,那个小村庄就叫做下马石。

    经年累月过去, 下马石这地方也繁华不少,这块大石头不倒,名字就没变。

    石头没倒,从小半个月前,这儿的人就开始倒了。

    一开始大旱, 田里的地都裂开了,苗长不起来。去河里挑水,渐渐的河里的水也没了,就只能挖井。再后来, 井里的水也没了, 一桶落下去,捞上来尽是黄土。

    再再后来……下马石的人就全跑了。

    没吃没喝, 待在这儿干嘛?故土难离,那也得能活下去不是?

    官府当然不能让人跑,城门一关, 衙役们把守着。小老百姓们没路引、没钱, 一大群还能撑着走动的人背着家当,游魂也似的天天去堵城门, 就看能不能想法子跑。

    真说起来,年年有天灾,只是都小打小闹,某地发洪水某地山崩等等,朝廷对这些天灾处置也快,拨钱,拨粮,换个官儿。老百姓知道龙椅上那位心里挂念着他们,就有个盼头,不会被反贼哄了去,便算做太平了。

    但这回不一样。

    上头倒是接了消息会拨粮下来,先开仓顶着。一般来说之后就是派兵护着粮草、银两、药什么的来了,还要派几个能坐镇的官儿。天高路远,消息不灵通,甭管他们怎么使银子,都打听不出来的是谁。到最后有人走通了某个皇子底下的门路,才传来一句还在商议。

    还在商议?那不就是没有?谁知道库里的粮食吃完前能不能来?

    地方上的官儿也不是铁板一块,各说各的。有的担心秋后算账,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