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镜忌

580-6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镜忌》580-600(第23/25页)

开骊山下的古墓吗?兴许是那人厌倦了想要毁掉古墓,兴许又有其他目的。但不论如何,以他的能耐,若想打开皇陵,根本不需要自己才对。

    为什么要叫她来?

    再者——那人已活了数百年,想必早已得到长生之法,再开皇陵又是为何?莫非不是为了长生之法?但若不是,还能因为什么呢?

    在外人面前,陛下不能露出一丝惧意。那种生死皆由不知名人掌控的感觉实在太糟糕,她几乎整夜整夜睡不着,第二天还要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

    在亲信面前,她难得面露倦意。

    “她真的忠心么……那就好办了。”陛下深深叹气。

    亲信此时上前小声道:“陛下,越是这种时候,您越该保重自己。”

    陛下眉间倦意更甚,叹道:“朕明白。可朕又如何安心?那人视天下为无物,朕到现在都不知该拿那人如何是好。”

    不管是想和谈还是要反抗,她,连同整个大梁,对那人来说恐怕都算不上筹码吧?不夸张地说她现在能坐稳皇位,全因那人看不上这个位置,没兴趣搅乱大梁江山。

    但现在,这头沉睡的大虫醒了。

    亲信道:“陛下,或许等古墓开启就好了。九鼎已齐,只要探出墓中长生奥秘,陛下也不必为那人担忧了吧?”

    陛下只道:“长生?老实说,在知道那人以前,朕一直不信世间有长生。”

    即便有,也不会在秦皇墓中吧?否则为什么那位雄才伟略的秦皇帝早早过世?秦朝更是二世而亡。

    有这样的方法,他自己不用吗?

    但在见识到世间真有长生后,她也忍不住怀疑了。

    莫非……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是真的?

    亲信窥她脸色,有些犹豫。

    陛下道:“你与我多年情分,有话不妨直说,朕不怪罪。”

    亲信问:“谢陛下,下官斗胆,敢问陛下为何不尽快来陵?”情况危急,可陛下却只是叫大军驻扎在骊山驻地中,也不说什么时候进山,也不安排人探路,顶多往山里走个一两里就回来了。

    亲信想不通。

    陛下道:“因为朕在等一个人。”

    亲信有些迷惑,转眼间明白过来,顿时眼都瞪圆了,不敢置信地道:“是……是姜长恒公子?”

    女帝点头。

    亲信犯嘀咕:“不过,姜公子还能平安出来吗?这都第十六回了。”

    陛下道:“能。他不会死的。”

    她回想到了什么,仿佛在说服自己似的,又笃定的低低重复一遍:

    “他和我说过,姜先生不会死的。”

    那人并不是向她保证什么,而是在和她说一项自己知道的事实。

    那时,机关鸟用更加笃定的口吻地告诉她,姜遗光不会轻易死去。

    这并非信任与否的问题,而是事实。

    所以女帝虽然确实把姜遗光的镜子带来了,但一直藏在自己身边,不叫人发现。

    至少……她有把握姜遗光愿意站在她这一边——在那位没有见到姜遗光之前。

    亲信不解其意,只得告退。

    第599章

    驻地最中央的殿外, 赵瑛求见好几趟,陛下依旧不见她,大宫女一次次进去,一次次出来, 口中说的都是“陛下正忙”“陛下正在接见某位大人”“陛下正在休息”……

    到最后宫女都不肯出来了, 赵瑛无奈, 不得不回房。

    宫女倒没有骗她,驻地虽广阔,能容万来人也不拥挤, 陛下所居院落亦是层层封锁,轻易不叫外人靠近,其余人都住在少说两里外。但她就在陛下的院子里,每天有什么动静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陛下最近似乎真的很忙,她在的院子进进出出的人实在太多了, 大门口往里耳房、茶房也坐满了求见的人。

    陛下的态度叫她十分奇怪,从不见她,任何事却也不避着她,她就从那些人口里得知了许多消息。

    比如现在九鼎虽然集齐, 但还没到下墓时间。还有什么夜间山中多有怪事, 兴许有妖邪作乱。再有就是他们算不出皇陵多深,不好贸然动土。

    这些外人眼中的机密就这么源源不断传进她耳朵里, 除此外,还有更多连她也无法得知的消息。

    当然这些赵瑛也很明白,陛下并不想宣扬出去, 但想要打开陵墓显然没有那么简单。陛下在此出待的时间越久, 百姓越会怀疑。

    陛下的屋里,刚退出几位骊山司的官员。他们是来禀报骊山近况的——至今还是没能找到主墓室在何处。

    先前姜遗光在骊山时, 奉朝阳公主之命进入地宫。但他也费了好一番功夫,又是攀山又是进洞又是钩索,其中毒雾瘴气机关数不胜数,进山队伍死伤惨重,最后才进入地宫最外层城墙。

    而且,他二人直到最后也没能真正进入地宫大门。

    陛下自知身手不如他,拿姜遗光身手和自己比都有些太瞧不起前者了,任何一个入镜人身手都比她好。

    真让她按原路进去,就算命人护卫,恐怕也会不知折在何处。而如果连她也进不去,其余人纵使进入地宫也无用。

    在召来骊山司众商议数日后,总算有了个稳妥的法子。

    骊山司这些年在不开挖的情况下,从地面不断丈量,大致绘出了秦皇陵布局图。

    据古书记载,秦皇陵仿秦时咸阳古都而建,分内外二城,外城长宽皆约三百丈,内城无法探测,据说“深足百丈、不可观焉”。

    陛下还是相信这个说法的。

    书中记载,当年李斯征七十万劳役,动工四十余年,凿地之深,甚至穿过地下三层泉水,几近地心。时隔两千余年,即便不断有人想要挖凿秦皇陵,却无一人得手。

    由此可见,秦皇陵除却机关多外,更是深不可测。

    骊山司众认为,与其从原路走,不如再细细探测陵墓范围,确定地宫方位。待九鼎上的纹路阵图破解后,根据阵图指引找到没有机关的地方挖出一条入口,每挖一段便静置几日排出毒气,再向下发掘,直到挖到真正的地宫入口。

    若不是九鼎已全,他们也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法子虽然更耗时耗力,却也更稳妥。他们已经等待了几十年,再多等一会儿也无妨。

    陛下允了。

    骊山司众先是高兴,高兴完了才想起来,九鼎上的纹路阵图至今还没破解完全呢……

    驻军大半都退到五里外了,将陛下和入镜人们所居处包围起来,只有少部分驻扎在陛下的寝宫附近。

    于是赵瑛每天都能看到许多人在驻地里跑来跑去,拿着差不多半人高的卷轴啦铲子锄头罗盘铁斧什么的,这里敲敲那里打打。

    他们还养了许多牲禽,上到牛猪羊马,下到鸡鸭鱼鹅,无一不有。整个驻地都仿佛活了过来,每天热热闹闹的,外面则是轰隆隆的马蹄声。

    赵瑛本来不打算出门的,结果看见许多入镜人也跟着那群人,拿着镜子四处照。她倒有些心动了。

    人们还不是光在一个地方探索。秦皇陵那么大,据骊山司的人说光正中央的地宫恐怕便有皇宫大小,更遑论整片陵园。不夸张地说,光是骊山驻地驻扎的这块平原就比整座京城还大,还没算上周围的群峰呢。

    所以他们先在地图上划开道,把探查出的整块皇陵略略划分出几百块。一块一块查过去,主要看是否有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