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吃吃喝喝的重生小日子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吃吃喝喝的重生小日子》110-120(第5/27页)

一起带上,去老中医家把脉开了调理的方子。

    每人一个方子,一个疗程28天。

    一家人从中药店出来,药都差点拿不下。

    姜易云去年自己体会过了中药的厉害,今年已经没那么积极,万万没想到宁乐意倒是主动采取了措施。

    他看了看后备箱里小山堆一样的中药,撇撇嘴。

    喝就喝,谁怕谁?

    家里其他人倒是对喝中药没太多抵触。

    宁奶奶尤为高兴:“我们这是不是跟电视剧里面演的似的,请上平安脉了?”

    其他人都笑起来。

    不是为了平安脉不平安脉的,而是老中医把脉下来,几个人身体都还算健康。

    老年人,体虚和气血不足多少有一点,但一些三高之类的完全没有。

    别说是宁奶奶这个年纪,就是宁文山和简惠春这个年纪,他们也更加相信老中医的把脉。

    对于各种现代医疗的体检,他们也不是不相信,只是单纯觉得没有把脉那么全面。

    回家之后,宁乐意倒是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芥末虾球。

    新鲜虾仁熟了之后自然变成一球,紧实弹牙,外面裹上调好的酱,酸甜的色拉酱里掺着一点芥末的辛辣,让这道菜更像是一道点心。

    唯一不好的是:“妈,你做得太少了。”

    简惠春没好气地瞪他:“你一个只动嘴的,当然不知道做这一盘多费功夫。你当剥虾仁简单啊。这些虾仁都是活剥的,不是放冰箱冻一会儿再剥的。”

    冷冻过后的虾仁剥壳会比较容易。

    但她追求虾肉的新鲜,现剥现煮。

    从活蹦乱跳的鲜虾,到装盘上桌,争取不超过半个小时,讲究的就是一个转瞬即逝。

    宁乐意不吱声了。

    姜易云开始跟简惠春交流起了厨艺。

    简明和简外公也加入群聊。

    宁乐意撇撇嘴,埋头吃饭,炫完一碗再一碗。

    妈妈做的饭就是好吃!

    刚吃完,大黄叼着一只虾仁跳到他腿上,递给他。

    宁乐意摸摸它的脑袋:“我吃饱了,你吃吧。”

    二黄追过来摇尾巴:“嘤嘤嘤!”

    大黄低头看了一眼二黄,把嘴里的虾仁放在桌上:“喵~”

    姜易云不太明白:“大黄是坚持让你吃吗?”

    宁乐意琢磨了一下,明白了:“不是,是让我打包带走,大黄要留着吃夜宵。”他站起来去看猫饭盆,问简惠春,“妈,你给大黄煮了多少虾仁?”

    “大黄二黄一人一碗啊。”简惠春扭头去看,狗饭桌比较矮,一眼就能看到,“二黄都吃完……二黄,把南瓜吃了。”

    二黄扭头去看自己的饭盆,再看看简惠春,感觉很无奈,转身去把饭盆里的南瓜吃了。

    猫碗放在高处的猫抓板上。

    宁乐意走到近前,才看到满满一……半碗虾仁——大黄只吃了半边的虾仁,另外半边还保留着小山堆的形状,真不知道怎么不倒下来的。

    “大黄……”宁乐意看了说不出话来,回头看了一眼亲妈,不敢吱声,去厨房拿了个饭盒,给大黄打包虾仁。

    什么虾仁难剥才做得少?都是骗人的。

    大黄二黄的虾仁加起来都比他们的那盘多。

    果然,妈妈偏心!

    哼,不跟妈妈好了。

    不做一个礼拜妈宝男,他说到做到!

    简惠春压根不理会他那点小情绪,听说下周他们要去镐京,还让他带特产:“上次我们出去的时候本来想去镐京的,不过天气转冷了,我们想了想还是先回来了。你这次去衣服多带点,那边比我们这儿冷。哦,对了,记得带点怎么油。”

    “怎么油是怎么个油?字怎么写?”宁乐意听得一头雾水。

    简惠春也不知道:“哎呀,反正是这个发音,我听一个店主说的。你去当地肯定能买到,说不定满大街都是。”

    宁乐意只能拿手机记下发音,到了镐京之后开始满大街找,只有满大街的主食和伪装成点心的主食,压根没什么怎么油。

    宁乐意问了当地人也没人知道,最后还是姜易云问了研发中心的人:“泽蒙油,一种泽蒙花炸的油。”

    现在各地物资交流还不是那么的便利,尤其是偏山区的地方。

    哪怕是问清楚了具体的东西,想要采购到,宁乐意和姜易云还是专门跑了一趟陕北,在那位陕北同事的带领下得到的。

    人家坚持不肯收钱,最后宁乐意和姜易云只能给买了许多东西。

    拥有大量泽蒙油的阿姨,是这位陕北同事的亲妈,姓李。

    李阿姨和简惠春一样,都是对美食抱有极大热情的人,不仅喜欢吃,还喜欢做,手艺特别好。见他们喜欢吃,给他们做了一桌子当地特色菜,当然少不了泽蒙油做的拌面、凉拌菜和花卷。

    宁乐意和姜易云吃着都觉得不错。

    姜易云对这些特色食物很感兴趣,搞半天算是明白了。

    泽蒙花可以理解为一种野葱,到了季节,当地山上很多。

    当地人采摘后榨油,用法类似葱油。

    “可惜来得季节不对,明年我们过来上山摘泽蒙花。”姜易云对食物的热情还是很大的。

    宁乐意对吃的热情也很大,但对自己劳动的兴趣不大:“哦,你去摘,我在山下等你。”

    “你就懒吧。”

    宁乐意琢磨了一下:“要不你们这儿开个调料工厂?泽蒙油很有特色,本地的秦椒也很有特色,可以做基底来研发出各种辣椒酱之类的。”他还真有这个意思,但他不想自己做,“唉,没人来找我投项目。”

    调味料市场其实挺大的。

    而且各地风物不同,口味不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特色。

    伴随着经济发展,许多人也愿意尝试各个地方的特色。

    一些地方特色,也伴随着当地人的流动,走向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

    宁乐意这么一说,李阿姨上了心,略微犹豫了一下,问:“娃,你真要投资建厂?”

    宁乐意倒也没因为对方一个家庭主妇,就有什么偏见,仔细介绍了一下自己作为投资人的职业:“我不建厂,我只负责出钱。简单来说,李阿姨你现在手头有项目有技术,但是没有钱。我呢,手里面有钱,但是没有项目和技术。我就拿我的钱来给你做项目,等项目做大做强做上市了,我再套现。到时候我当初投给你的钱生了更多的小钱钱。你呢,项目成功也能赚到很多小钱钱。”

    李阿姨大概明白了,又问:“那要是项目失败了呢?”

    宁乐意很简单地说道:“那就赔钱呗。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

    只不过投资人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确保自己的利益尽量少受损罢了。

    毕竟投资人不是慈善家,没有白给的钱。

    他们离开的时候,李阿姨郑重地留下了宁乐意的联系方式。

    宁乐意觉得这位李阿姨简直就是陕北版的亲妈,亲切极了,两天待下来,干妈都快到嘴边,连带的看李阿姨的儿子小魏也顺眼了许多,感觉就跟自己亲兄弟也差不多了。

    小魏一个刚进研究中心没多久的人,跟自家姜主任都不太熟,更加不知道这位姜主任的……嗯,伴侣。

    不过宁乐意这种亲和力拉满的人,小魏很快就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