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20-130(第11/15页)
体有童趣,而且价钱便宜,一个才五文钱。
林泽当时想都没想就全款拿下,后来一直没怎么用。谁知道, 来书院后反倒经常拿来当书包使。
从书院去城里, 走路大概四十分钟。林泽希望在半路上碰到有车经过,看看能不能带自己一程。
好久没走这么远的路, 林泽有种回到逃难时, 每天步行两万加的状态。
“踢踢——踏踏——”身后有辆骡车从林子里出现,林泽听见蹄声。正回头准备拦车, 没想到对方也朝他挥手。
而且前头赶车的人, 林泽越看越眼熟。
等近了, 顿时喜上心头, 原来是当初来到县城时住的‘老杨家脚店’, 那位掌柜杨大叔。
骡车在林泽身旁停下, 老杨拉紧缰绳, 满脸笑偏头看向林泽,“泽哥儿,真是你, 适才远远瞧着不真切。”
板车上坐着的是杨三郎随着父亲下了车,有些惊讶地看着,并不知道父亲他与面前这位少年郎有什么交情。
“杨大叔好,能碰到您,是晚辈的幸事。”林泽先是打量一眼旁边的杨三郎,心里
已经有个大致猜测,可能这位就是令杨大叔骄傲万分的杨家三郎。
杨掌柜偏头看向自家儿子,朗声介绍道,“这是此前来咱家住过的林泽,他也是北山书院的学子。泽哥儿,这是我家三郎,他如今是书院的童生呢~”
“早已听说杨兄在北山书院,一直没有机会相识。在下地字丙班林泽,问杨兄安。”林泽拱手道。
林泽瞧他年纪应该跟自己不相上下,模样清瘦些,但眼睛很纯净,给人的印象挺好的。
杨三郎马上拱回礼,态度也是大大方方的,“林兄安,按书院规矩,您是我师兄,该是杨思先问好。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泽哥儿,瞧你是要外出?我们回城里,你上来,老叔送你一程。”杨掌柜是个热心人,且听这一会,他已经知晓,林泽功名可比他家三郎要高,心里更是愿意大家多多来往。
他是开门做买卖的,最懂朋友多的好处。
他家就三郎一个有出息的,其余家里也没有什么帮得上的亲戚。
因此,杨掌柜对儿子书院里的同窗、夫子们极为尊敬。
每回家来,必得准备好大包吃的用的。让儿子回去给同窗们分一分,只盼他们在书院里能对三郎照顾一二。
林泽跟着杨思坐上杨家的板车,两人便闲聊起来,“杨兄也是同山长告假外出吗?”
“嗯,我每月月底都回家一趟。林兄,我爹带了两个烧饼给我,来,这个你吃。”,杨思扭头去后面固定在车上的箩筐中拿出油纸包住的东西。
他家近,每次回家都是定好日子,他爹准时来书院接人。
林泽将这个还有些余温的烧饼掰成两半,只拿其中一份,“我还不是很饿,多谢杨兄、杨大叔的馈赠。”
想想以前读高中,每月一次双休,他老爸也会开车来接。而且知道他放学肚子饿,每次都会在车上准备点面包酸奶,古今何其类似。
“林兄,这回月考,你们地字班的考题难不难?”杨思陪着林泽一起吃饼子,他自从知道林泽是地字班后,就想问一问了。
林泽见他好奇,就大致说了一下试题。而且考完试,有兴趣谈考试的,想来发挥得都不错,不然哪有心情聊。
“真难,我们前头是作诗、默写、注解经义诗帖。”杨思挠头,看向林泽时带着敬佩,因为他能感受到林泽在讲试题时的从容谈定。
杨思已经初步断定,这位林师兄虽然在丙班,但学识定然不差。许是因为入学晚,方才在丙班的。
林泽觉得杨思是个长在很有爱的家庭里的娃,为人正派,懂家人的辛苦。
虽然平时也是习惯节俭,但家里条件还是比雷宗荣、刘一阳两个好的。
“你学得扎实,一步一步就能升上去,明年朝廷若有恩科,你可下场试试。”通过刚才听杨思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林泽也大致摸清了他的水平。
杨思还没回答,前头赶路的杨大叔已经有些激动地向林泽问道,“泽哥儿,你说三郎明年能下场?!真的吗?我家娃儿能考秀才?”
“爹——能下场科考不是说就能考中,您可别激动。”杨思赶忙劝阻道。
林泽笑着看父子俩说话。
杨大叔还是忍不住咧起嘴,“哎呀,能下场已经很了不得。上回不就是私塾先生说,让你下场试试。这不就考中童生,还入了北山书院,爹信你有本事。”
杨思无奈看向林泽,耸耸肩,笑了笑。
“你有学识,迟早能考中的。”林泽帮着鼓励一句。
这回杨大叔没出声,但林泽就是知道他眼睛笑成一条缝。
骡车的前进速度比走路快上许多,原本四十分钟的脚程,坐车约莫二十分钟便到了。
“泽哥儿,你要去的‘余家杂货铺’就在对面那条街,你穿过那一段巷子,很近的。”杨大叔将骡车慢慢靠路边停下,指着前头说明道。
杨思先下车,等林泽下来,仍挽留道,“林兄,真不来家里吃个饭吗?”
“多谢杨兄,我同山长告假,定好是卯时一刻要回去,下回时间充裕,再上门打扰。”林泽朝父子俩拱手。
刚才聊一路,林泽跟杨思挺合拍,还说等他返回书院,要送家里的吃食给林泽。
“那我便不耽误林兄,回头再寻你。”杨思回礼,重新坐上板车。
杨大叔朝林泽挥手,“若有需要,可来脚店寻大叔。”
“好~你们慢点。”林泽学着他挥手,站在原地,目送一会。
随后去到余家杂货铺取家里捎带来的东西,两个大大包袱。
余家掌柜并不在,是他家大儿子、儿媳妇看店。林泽用北山书院类似校卡的一纸文书证明自己的身份后,顺利拿到东西。
“小郎,你放心吧。我们帮你看着,回头顺带给你叫辆板车,送你回书院。”穿着一身棉布衣的余大郎应承道。
林泽拱手致谢,在杂货铺林泽也顺手帮衬,买了一小坛本地比较有名的甜酒和三斤红薯。
这东西还是听杨大叔说的,用糯米发酵制成,有一定的酒味的。但听他描述,酒精浓度应该很低。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跟汤圆或者红薯切块一起煮,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发冷的情况吃。
逛街时,林泽基本就是奔着吃的去,生活用品自己暂时不缺,先是去吃了一碗鲜香可口的云吞,然后就是打包,韭菜盒子、蜜炙乳鸽、卤猪脚、炸河鱼。
这样走一圈,两手都拎满东西,最后路过买菜的街道。林泽见水灵灵的,突然很想熬个砂锅粥,就这样放点青菜叶子进去,白中带翠,非常解腻、暖胃。
这时候菜农很多已经卖完东西,林泽看一圈,找一家品相相对不错的摊位买了一小把小白菜。
重新回到余家杂货铺,林泽同余大郞简单寒暄几句,便说时辰不早,要赶回书院。
“北山书院规矩严,我等早有耳闻,你放心吧,板车都给你找好了,那位老张头,送你去一趟,只收十文钱,可行?”余大郞指了指店铺墙根下带着布帽的老汉,对方此时也朝林泽露出一个淳朴的笑。
林泽算了算,二十分钟十文,做得还是包车,值得。
“好,多谢余大哥,那我便请这位大叔送一程。”林泽朝那位老汉点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