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20-130(第9/15页)
林泽没想到卢桂家里竟然是开药铺的,这可是真有钱人,而且这个职业挺受人尊敬的。
“来,这五包放水里,煮开就成。这里还有红枣、姜片、枸杞子。对了对了,这瓶子别看它小,可是人参和甘草片磨成的粉。我爹专门给我准备的,林兄我给你分一点。”卢桂先把一包包炮制好的干药材分出来给一半林泽,又掏出个空的小瓷瓶,给林泽倒药粉。
红枣那些就算了,林泽能收,人参粉真有点夸张。
这年头没有人工培育人参的技术,全是野生的。
林泽知道湿人参就已经不便宜,更何况是炮制好的干药材,还磨成粉。这一道道工序下来,成本更是高得离谱。
卢桂是真实诚,他爹疼儿子,咬牙给了一小瓶,这转头就给林泽分一小半。
“卢兄可别,这小瓶是伯父怕你念书辛苦,特意给你补身子。不瞒你说,我爹前几日刚来,也给我捎了不少东西。红枣我收了,这东西我肯定不要的。”林泽不敢去碰他,万一给他手一偏,直接撒出来,可就难办了。
卢桂见林泽态度坚决,知道他是说真的,“那好吧,等会我冲一杯水,你可要喝来尝尝。”
“好…”
“来,我在县城买了不少好吃的,一个人吃得不尽兴,还好林兄你陪我。”卢桂学林泽当时招待他一样,把床头柜拉过来,一一摆上他带来的食物。
林泽是真开了眼,这小子太会吃——半只烧鸡、一脚烧鹅、一盒子点心、四个酱肉烧饼、三鲜炒面、一包卤味。
再看看卢桂现在微胖的身材,看来还是因为上学才能保持这个体重,否则早就肥头大耳样了。
“书院不得私下饮酒,否则咱们哥俩当碰一杯。”卢桂把一个烧饼递给林泽。
他不爱吃素菜,买的全是荤的。因着回到书院,便不好外出,打算着一顿吃个够。
林泽撑起嘴角的微笑,要是躺在家里,一天吃两个烧饼就饱了。
现在读书任务重,食量增加不少,但这个烧饼林泽估计自己也吃不完,有点大。
他想多吃两口肉,书院伙食虽然不错,但没有这种东西啊。
也不知道卢桂在哪家店买的,下次林泽出去时,也要买,谁能拒绝大口大口吃肉呢。
“瞧卢兄状态不错,想必回家一趟,想通了。”林泽一口肉、一口饼子,再夹一筷子炒粉,吃得真是太满足了。
卢桂露出大白牙,“我爹说,不逼我一定要留在北山书院,只尽力便好。我就说,考不上功名,悬壶济世一样不负圣贤所教。”
林泽不由给他数个大拇指,“伯父真的很开明,卢兄你也很通透、品性纯良。”
“还是林兄开解得好,人活一世,不一定要有什么功名才算不白来一趟。我自小跟着祖父学医,只不过我看医书时,家里人发现脑子特别好使,记东西快。才送我去私塾试着学一学,没想到还真考了个童生回来。”卢桂又说起自己走向科考的原因。
这个理由让林泽感到新奇,卢桂真是一个被科考耽误的医学人才啊,以后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林泽会永远记得他今天见到的这样一个善良、乐观、爱美食的卢桂。
这顿饭吃得很畅快,林泽回去时拎着大包小包,简单洗漱,马上投入夜间学习中。
用新买的小泥炉,烧一些开水,加上几颗红枣、枸杞,满满的学习劲头。
第127章 第 127 章 月考初试
北山书院的月度考核试题是由山长领一众夫子共同出题, 再交给县学教谕审核,最后呈报县令备案。
流程很繁琐且严谨,其余各大书院大致也如此。
而年中、年末考核则是由县学同县令出题,让全县所有书院同步进行考核。
这有点像现代的统考, 为的是掌握全县的教学情况。
一大早, 林泽他们出门就碰上砚池斋的许多同学, 大家难得如此统一的时间出现在食堂。
今天的伙食也特别丰盛些,林泽端着平时吃的猪杂汤粉怀里揣着个鸡蛋, 跟刘一阳、雷宗荣两人汇合。
瞧见两人也端着一个碗过来,林泽笑着打趣道,“难得啊,咱们三吃一样的。”
“今儿考试, 天冷吃碗热乎的, 手脚暖和,拿笔也灵活些。”刘一阳语气轻快, 看得出来对自己学习的成果挺有信心。
林泽一边剥鸡蛋, 一边看向自己碗里猪杂,“那是, 我告诉你们, 猪肝补血。平日里食堂要是做这道菜, 你俩多吃。”
“还有这等好处?猪肝价钱便宜, 肯定买。”刘一阳咧嘴, 低头吸溜一口冒着热气的汤。
雷宗荣也点头表示, 心里记下这事, 打算下回去县城书铺时,顺道买些吃。
三人花了十来分钟就把这碗汤粉吃得干干净净,马上往崇志堂赶去。
大家在自己位置上静坐看书, 各自互不打扰,偶尔会有人低声交谈。
待山长并两位夫子出现,所有人都端坐好。
林泽的视线马上落在王夫子手里拿的试卷上,这年头的考核很像现代模拟考。有试题有答题卡,还有几张草稿纸。
科考中,草稿纸是官方发的,现在是大家各自准备。
“好了,人来齐,九月份考核正式开始,众学子务必爱惜名声,不可做营私舞弊之事。如若有谁犯此院规,皆逐出书院,绝不姑息!”吴序例行训诫。
众学子皆应道,“谨遵师长教诲!”
很快,山长便离开前往下一个班,留下的两位夫子一人发试题,一人发答题卡。
林泽早就准备好笔墨纸砚,拿到试题第一时间审题。题目类型大都是固定的,林泽早已打听清楚。
第一道是以秋风为题,作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林泽清楚在这块上属于短板,但一直以来刻苦努力去突破,现在作诗水平大有长进。
加上这道题不算难,上次参加集会,还做过呢。因此第一道题,林泽答得很顺利。
虽有把握,但还是先在草稿纸上写一遍。检查两次,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林泽才使劲搓手。等掌心更暖和,才开始小心书写。
第二道题是一篇赋,‘玉烛’为题,以“和”字为韵,限五言六韵。赋这个体裁,现代人也是有印象的,比如‘阿房宫赋’、‘赤壁赋’等。
这次的题目要求长短没有做要求,可长可短,但肯定是比刚才那首诗内容要多。
‘玉烛’并不是像玉一样的蜡烛,而是出自《尔雅·释天》,云:“四时调,为玉烛。”,意思是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夸就完事了。
根据要求的韵律格式,先吹一遍皇帝的德行堪比尧舜,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再说国运昌隆,风调雨顺,国家如有神明庇护。
最后感慨一句,啊~在这样美好的时节,大家都歌颂贤明的君王。
很快,林泽就写到第三道答题,难度跟着上来,这道是策问题。
“浮费弥广”。这道策问题是想问考生,财政支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怎么办?
林泽的总体构思方针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但具体写的时候,要引用四书五经开头,比如《尚书》有云……引出论点,否则答案就不行。要有理有据,有出处。
最权威的就是四书五经里的,别的都白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