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19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90-200(第5/14页)

尘,墙角还有破败的蜘蛛网。

    林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干净抹布,一块围在脸上,库库就是干。

    第194章 第 194 章 第一场

    林泽擦干净未来九天要待的地方, 时间还不到中午。经过一上午大太阳的暴晒,考棚已经热得像个火炉子。

    但是,对比乡试那场,林泽已经知足了。他没有坐在厕所附近, 考棚也正常, 没有屋顶破损或者考棚特别窄的大毛病。

    身上只穿一件薄薄的棉质外衫, 林泽背靠考棚里面的墙壁,盘腿而坐, 脸朝外,对面考棚不时会进去一个考生。

    在他能看清的对面五个考棚,已经有三个考生入内。

    大家的视线偶尔会撞上,最左边那位会跟林泽友好地打招呼——视线停留一会会。

    右边那位个子瘦小的大叔则是马上撇开脸。

    最后中间那位一进去就侧身躺下, 完全没有要擦一擦的意思。

    没事干、睡不着, 比坐牢还难受的等

    待。

    “嗒嗒”的脚步声传来,林泽知道他们这两排考棚又迎来新人了。

    不多时, 一位脸上仍有稚嫩之色的年轻人走来。他脚步轻快有力, 脸上微微带笑,透着一股聪慧、早熟。

    林泽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个少年, 直到对方走进他对面的考棚。

    【我去!那个京都传得沸沸扬扬的神童, 竟是坐我对面的考生!】

    林泽有一次出去复查手臂的伤, 刚好碰见这位神童。虽然没有近距离接触, 但对方的脸他是记得很清楚的。

    在林泽震惊的时候, 神童抬眼时, 看见对面之人, 唇角的弧度微微加深。

    等林泽反应过来,想回个微笑,人家已经开始忙活。

    炎热加上无所事事, 林泽也有些昏昏沉沉,后面没心思看别的考生,蜷曲着双腿,枕着衣裳眯眼睡觉。

    一直到傍晚时分,林泽听见接连三道炮声,醒来后,才意识到贡院落锁了。

    所有应考举子已经入院完毕,若有没进来的,则意味着这次恩科会试,与之失臂。

    一天没吃东西的林泽,饿得已经有点低血糖。他翻找包袱,拿出一包干粮,就着自带的水充饥。

    和乡试一样,会试一天早晚两次送水,考生自己选择烧开还是直接饮用。而这次的炉子和炭火是林泽他们自己带的,京都贡院没有准备。

    另外,这次恩科皇帝拨下经费,为应考举子提供一日三餐。

    当然,大家还是会自带干粮进来。因为官方提供吃食的也不是没有试过,大都是难以下咽的。

    林泽扫一眼对面五人,有的还在躺着,有的在坐着。那位神童,林泽多看了几眼,只见他面对墙壁,手指动来动去,好像在无实物写写画画。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初九的凌晨四点,天光微亮,明远楼响起有节奏的阵阵鼓声,一直重复三次。

    第一场正考之日来到。

    而林泽他们这些考生,几乎人人都正襟危坐,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

    笔墨纸砚已经全部准备就绪,林泽等啊等,终于等到发放试卷的官吏来到他的考棚。

    对方先是核对‘岁’字号舍是否是林泽本人,又点名确认后,将第一场的题纸发给他。

    “拿答卷出来。”对方又道。

    林泽迅速将早就准备好的答卷打开卷首处。

    一名手捧印鉴的官吏,准确利落地盖上一个‘对’字。

    等送卷官等人离开后,林泽就开始审题。

    此时他已经没心思看对面神童小兄弟在干什么,精神一下子拉紧。

    第一场考《四书》三道,试帖诗一道。每道题规定用八股文体作答,且字数在五百上下。

    《四书》第一题: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熟悉的句型,完全没有标点符号,全部都是繁体字。不过学了这么多,林泽扫一眼过去,已经完成断句,同时锁定这道题出自《四书》中的哪一本。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出自《论语》第三篇的《八佾》,这部分有26章,主要是讲关于“礼”的问题。

    林泽根据所学,脑子里自动开始将其翻译成白话文:仪地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来我这里,我就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这位长官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没有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诏令天下。

    从这段话中,要抓住最重要的信息是孔子在那个时代已经非常有影响力,特别是礼制方面。

    可能是第一道题的缘故,理解题意和破题都不难。

    林泽开始思考看过的大儒注解,这里要用什么角度破题更能脱颖而出。

    思索片刻,林泽在草稿纸上写下:孔子、仪封人。

    林泽觉得这道题可以从主要人物上下手,一是借仪封人的口,赞扬孔子,论证孔子将得位设教。

    二是将重点放在正主孔子身上。

    一般来说,从孔子这里进行破题是比较保险的,因为主角是他,不会偏题。

    但林泽觉得要是从仪封人入手,侧面来肯定孔子在礼仪上的成就,可以更加抓人眼球。

    这是个非常大胆又冒险的举动,林泽心跳突然加快,他在草稿纸上落笔写下——

    封人未见圣而思之切,即见圣人而叹之深。

    林泽还是决定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用仪封人见到孔子前和见到人后,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论证天必将孔子得位设教。

    确定从哪个角度破题后,林泽开始拆分题目,将其融入自己的八股文章中,作为起承转合的一部份。以此向考官展现,自己从头到尾都是紧扣题目进行回答的。

    伸个懒腰,林泽觉得自己要趁现在文思涌泉之际,一鼓作气,把这篇八股文写出来。

    起股部分,先介绍仪封人其人,让阅卷官一眼就看到他这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并引起对方的兴趣,用这个破题方向该怎么写。

    然后开始接入仪封人见孔子前的神情言行,继而写他随着孔子学生见过孔子后的感慨。最后以称赞仪封人是孔子的倾盖之交而结尾。

    这篇八股文林泽写得非常满意,淋漓尽致地展现他本人最擅长,也是最喜欢的写作风格——有层次的叙述、简洁的用词,水到渠成的论证过程。

    林泽写完第一小题,转头喝了口水,太阳已经照射在充当小桌子的横板上。林泽打算一鼓作气,写到没灵感为止再吃饭。

    第二小题:今夫天斯昭昭之多……货財殖焉

    出自《中庸》第二十六章,长达九十九个字。

    内容很多、很杂,但上下文之间有牵连,属于难度比较高的。

    林泽一手支着下巴,一手在粗糙的木质横板上摩挲,眼睛没有焦距地散在纸面上。

    【天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来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来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都在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