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完美耿贵妃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80-90(第17/24页)

和爵位不相干,当年李氏的女儿二格格,就是得了那拉氏的教养的。现如今年氏想抱养的,也是庶女。但嫡福晋没开口,庶福晋怎么能先自作主张呢?

    所以这事儿那拉氏一旦得知,那是必然要拦着年氏的,否则,嫡福晋威信何在?

    再之后的事情,耿文华就没敢让知春去打听了。毕竟那可是嫡福晋的院子,人家训斥庶福晋,你一个小丫鬟打听什么打听?不要命了?

    于是福晋这一发威,年氏就连着十来天没出门。再出门呢,都已经是腊月里,腊月里天冷,耿文华就想起来要吃烧烤了,这东西呢,还是木炭弄出来的好吃,而且,需得在户外,屋子里就没意思了,烟熏火燎不说,也少了几分乐趣。

    小格格年幼,她就没带出来,只带了五阿哥,母子两个在花园里忙活。

    年氏就是这会儿出现的,穿着水红色的貂毛披风,上面有兜帽,盖在脑袋上,那雪白雪白的毛毛,将一张小脸给映衬的,白里透红,莹润非常。

    年氏手里还拎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的是几支梅花——府里虽然修建了儿童乐园,但儿童乐园并非是光秃秃的,里面还是栽种了许多花花草草,甚至还开垦了菜园子的。儿童乐园,是有这么个名字,但并不是圈起来的一块儿地,而是开放式的,融入到花园里面的,两个是一体的。

    这是这梅花呢,就是从园子里采摘的。

    看见耿文华在这边,年氏顿了顿,就拎着篮子过来,笑着和耿文华打招呼:“本想着去看一下小格格的,只这段时间忙碌,竟是忘记这事儿了。”

    忙什么呢?年羹尧回来了。

    年羹尧之前被康熙下令在四川平乱了,年羹尧此次回来,是大胜而归,立下了大功。康熙爱重人才——年羹尧此人,

    也当真是十分有才,康熙三十九年就中了进士,此后用了五年时间,做到了内阁学士。

    康熙四十八年呢,就做了四川巡抚——巡抚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他亲爹,也是到了五十多才做了巡抚的。可这会儿,年羹尧也才三十岁。

    去年呢,斡伟生番罗都等掠夺宁番卫,也就是四川发生兵变,皇上命年羹尧平乱,也就是此次,立下大功。

    人回来是接受康熙奖赏的,如此人才,又是回来领功受赏,就是年氏,也得了胤禛允许,回了年家一趟。

    “尚且未恭喜年妹妹呢。”耿文华就笑着说到,因着年羹尧的事儿,之前福晋训斥年氏的事儿也被轻拿轻放了,也就是训斥了一声,连个处罚,像是禁足,取消月例之类的,都没有。

    后院女人嘛,这地位,一是看男人宠爱,二是看娘家地位。

    年氏……两者都有。她觉得,胤禛还是很喜欢年氏的,他素来是个有节制的人,但年氏那边,三五天总要去一次的。

    整个后院,也就耿文华这里,能和年氏稍微抗衡一下了。但耿文华靠的是什么呢?一个是五阿哥和小格格,一个也是她那些,奇思妙想。

    “不算什么大事儿,不值当贺。”她哥哥立功出政绩,这都是常事儿了,年氏笑着说到,左右看看:“怎么不见小格格呢?”

    第88章 第 88 章 这不是有王爷吗?

    “天儿冷, 带着她出门怕吃了冷风。”耿文华笑着说到,示意了一下:“年妹妹可要尝一尝?”

    “不了,我怕上火。”年氏赶紧摆手,但顿了顿, 还是落座:“耿姐姐, 我听说, 王爷给了你一个印刷坊?”

    耿文华就吃惊:“哪里听说的?没有的事儿, 我不过是平日里写一些小孩子喜欢听的小故事, 想着印刷了卖几个钱, 王爷知道后, 就给了我一个地址, 让我送过去印刷。若说是王爷将这印刷坊给我了, 那是没有的。”

    用是可以用的, 但并不是给了耿文华。

    而且吧,耿文华最近是有些犹豫的, 因为她发现, 她那些绘本,不像是她想的那样赚钱。有钱的能买得起书本的,更愿意买四书五经之类的, 对科举有益的, 没钱的……连纸张都买不起, 更不要说买她那绘本了。

    但偏偏, 她那绘本,成本还不低。文字是不多, 但是画画不得要钱吗?尤其是那画画,必得要新雕刻版,一本书雕刻好几版, 偏印刷的不多,简直就是拿钱砸出来的印刷。

    所以,她也在想,是不是先将这东西给停下来。或者,是不是有更好的,印刷方式。

    做生意这种事儿呢,有赚钱的时候,也有赔钱的时候,都很正常。她绝不会因为一个儿童读物不成功,就怀疑自己的赚钱能力。这个生意不成,有许多限制因素,比如印刷技术,印刷材料等等,和她本人能力没有太多相关。

    但是这个市场,她并不能放弃。

    并不是赚钱多少的事情,而是……这种儿童读物,说是儿童读物,两三岁孩子读的,可实际上,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大约是刚刚好的。这么说吧,大清人口一亿四百万,大约有四百万是读书人,剩下的一亿,别说是读书了,估计连个好听名字都没有。这种人,你若是要开启民智,用什么法子最好?

    发四书五经让他们去研读?

    儿童读物当然他们也是不会读的,但是这种故事简单,对白简单,逻辑简单的书,是最容易流传的。一个村子,但凡有一个读书人,这种儿童读物就能普及开来。

    但一个村子,哪怕是有十个读书人,这四书五经,顶天了也只有十二个人会读。

    这就是差别。

    开启民智,需得从最简单之处着手。就好像当年建国初期,国家开扫盲班,大家都不识字,那怎么办呢?简化字体,让人能快速的记忆,快速的临摹,快速的学会。

    儿童读物,名义上是给五阿哥写的,实际上,是耿文华给所有百姓写的。

    写的什么呢?目前来说,是教导五阿哥先学会说谢谢,请,以及让他学会保持安静的。道理很简单,她觉得,该将民间百姓,当成小儿来对待,这才是目前最好的,潜移默化的改变方法。

    她并不能,也不敢,去直接养兵马来挑战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儿的君主制度,但她作为从一个中国人,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清往历史上记载的方向走。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她撒播了种子,一亿人,哪怕是只有十个人因此得益,也不算她白费功夫。

    年氏立马问道:“你都印刷了些什么?可以拿去售卖吗?王爷可是准了?”

    耿文华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印刷坊不是大事儿,年氏主要的目的,就是这个印刷售卖的问题了。当年因着太皇太后的事儿,顺治登基之后,就特意在后宫和前宫之间,树立了牌子,写着后宫不得干政几个字。

    人家呢,是母子两个斗气。

    但是那话怎么说来着,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于是,从朝堂上到民间,妇人就多了一层约束。原本明朝时候,因着各种朝廷律法,还有程朱理学这些,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低的很。可满人不同,满人入关之前,女性的地位虽然也不高,但至少,管理部落之类的事情,也还是能插手的,甚至你有能力,分男人一半权利都行。

    可满人入关,却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满人并不能一下子就驯服汉人,于是就有了嘉定十日,屠尽扬州之类大的事情。

    人是杀不完的,满人入关也不是单纯只为了杀人,人杀了,江山还是得要的。一边是被杀的差不多,剩下的吓怕了汉人,一边是人数少,急需调整政策稳定江山的人。于是,两边就互相妥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