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完美耿贵妃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80-90(第9/24页)

是这酸黄瓜,你能做个小菜吃,不管是凉拌还是炖菜,都可以。”

    耿文华点点头,顺势问起来家里的事儿,阿玛身体如何啊,兄长如何啊,家里产业如何之类的。

    说着这个话,耿太太就从袖子里抽出来个荷包,里面装着些沉甸甸的银子:“以前咱们家确实是困难,我这个做额娘的,还得找你开口……现下咱们家也算是有些收入了,多的暂且也拿不出,这点儿你且先拿着,给小阿哥买点儿什么,也是我们……的心意。”

    本想说做长辈的,但这话很不和规矩,五阿哥那是皇孙,他们怎么敢给五阿哥做长辈?

    至于家里的收入,其实说起来,也是因着耿文华来的。耿文华是庶福晋不错,但人家养有阿哥,现在还有身孕,就是再不得宠,也比寻常女眷要好。耿家以前确实是没钱,但这两年,找上门来送银子的,可不少。

    耿文华立马就明白了这其中窍门,顿时皱眉:“阿玛可是收了不该收的银子?”

    耿太太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你阿玛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他若是个这样的人,那咱们家也不至于这些年都如此……还得找你个出嫁的女儿帮衬,不该碰的,你阿玛一个子儿都没要过。”

    耿文华这才有了笑模样:“我们家王爷的性子,您和阿玛在外面肯定是听说过的,那样一个铁面无私的……若是阿玛当真做了什么,就是我,估计也没法子,所以,额娘回去了,还是要多和阿玛说一下,咱们这样的身份,该是谨慎再谨慎,不该要的,一文钱都不能要。”

    “这银子我也不要,额娘拿回去,给家里置办个铺子。”耿文华又将荷包给推回去:“至于买卖,我有个铺子生意不错,咱们做一样的买卖。”

    分店嘛,这种事情常见的很,当然要是耿太太能将这分店开大了,也算是耿家本事。耿家要是能起来,对耿文华来说,是没有什么坏处的——权臣外戚什么的,想太多。

    清朝不管是雍正还是乾隆时候,都没有姓耿的权臣啊。那耳熟能详的,雍正时候就是张廷玉鄂尔泰隆科多田文静李光地等等,乾隆时候,人人皆知和珅。

    再者,原身记忆里,亲爹谨慎稳重,兄弟老实本分,也不是做权臣的料。

    嗯,赚钱这事儿,要非得和权势扯上关系的话,也未免太勉强了点儿。

    她很是大方的将自己那店铺里的生意分给耿家:“我说的是那玩具铺子,这东西,做起来还是要点儿技术的,并非是谁都能做的,回头让阿玛寻摸几个手艺好的工匠,签订契约,府里只管养着就是了,但凡有我一份儿钱赚,就少不了你们的。”

    耿太太先是有些推辞,耿文华是很不在意:“也算是宣扬名声了,日后人人提起来好宝宝玩具,先想到咱们家的。”

    耿太太就忍不住笑起来:“好宝宝?怎么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名字挺好的啊,通俗易懂,以后五阿哥长大了,一听就知道是这铺子是为了谁的。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的话,耿太太就要起身告辞了。耿文华非得要将那荷包塞回去,她偏不要:“就是开铺子,家里也不至于连这点儿钱都拿不出来的,你只管拿着你自己用就是了,家里那边,也不用惦记。”

    也就是之前买宅子,实在是难,这才忍着难堪和闺女开了口。但现在,说实话,是没困难到还要女儿补贴的地步的。这人呢,身份地位上来了,自己哪怕是不伸手要,也会有钱财自己送上门来的。

    也不是贪污,就这么说吧,以往耿家去粮店买粮食,十两银子能买白花花的大米三袋子,但现在去,十两银子能买四袋大米,和之前的品质一样的,但人家粮店有说法,会说这是放了一年的,需得尽快出手之类的。总之,找的那理由,都是你拒绝不了的。

    所以说,大户人家,若是那爱惜羽毛的,除非必要,是很少直接和商户接触的。

    为什么世人都说商人奸诈呢?就是因为这个了,人家送钱给你,都送的让你舒舒服服,甚至有可能你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收了人家的钱了,稀里糊涂的被蒙在鼓里成了人家的同伙了。

    所以,但凡当官儿的,对商户总会有几分提防心思的。

    耿文华也没说这方面的事儿,毕竟耿大人和耿太太这一把岁数的人了,人家能没点儿处事经验吗?你觉得你是苦口婆心呢,人家夫妻俩指不定会误会,觉得这闺女嫁了人,就跟变了一个人似得,连父母都能教训了。

    若不是大事儿,耿文华最好是少插手耿家的事儿的,那话怎么说来着,嫁出去的人了,就不要做娘家的搅屎棍了。

    送走了耿太太,耿文华才将那荷包打开,她原以为里面就是装着些银元宝,没想到还有几张银票,加起来竟是有五百两左右了。这可比她之前给耿太太的还多了,估摸着耿家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的——找出嫁了的闺女要钱,这脸面上到底是有些难堪的。

    她也没言语,将银子和银票拿出来,让知春将荷包先拿下去:“回头让厨房做些鸡蛋糕什么的,送到耿家那边,也让我阿玛和额娘尝一尝。”

    知春忙应了下来,这鸡蛋糕不贵重,但代表的是脸面,宫里皇上和娘娘都说好吃的东西,外面想从雍亲王府要点儿的,可不是少数。耿家能有,说明什么?说明耿家和雍亲王府亲近嘛。

    再一转眼,这就到了中秋节。

    中秋节过后,康熙就说要木兰围猎了。胤禛是要去的,那拉氏不去,府里就年氏和钮祜禄氏跟着去了,钮祜禄氏这一去,四阿哥就又被交给了那拉氏了。

    这次那拉氏倒是没推辞,因着四阿哥也略大了些,快两岁的孩子,能自己走,能听得懂话,能自己说,比小时候好照看了。

    耿文华呢,因着肚子大了,也不敢出门。她现在惜命的很,生孩子这种事儿,指不定就要赔进去一条命了,所以她现在早起请过安,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锻炼身体,也不蹦跳,就做一些瑜伽拉伸之类的动作,有一年疫情大家都被关在家里,谁手机里还没几个关注的健身主播?

    没学过也收藏过,没收藏过也看过。

    在自己屋子里折腾出来一身汗,中午就胃口好,她就吃个八分饱——不敢吃太多,也不敢吃太少,就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自己若是觉得身体还行,挺舒坦的,没饿的头晕也没胀的想吐,那就是正正好。

    下午就多站着,站着看书,站着写字,站着画画,站着给五阿哥讲故事。

    她也不放心别人,就自己看医书,也并非是学医,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勾起一点儿自己内心深处的印象,翻找出来一点儿对生孩子有好处的记忆来。

    人的脑子有时候就奇怪的很,你明明记着有,但要用的时候,特意去翻找,那是一点儿印象记忆都翻不出来的。但若是有别的线头稍微的往外牵引一下,立马就能想起来。

    她翻找半天,然后还真找出来一个——站着生比较有优势。

    于是,下午就改成在屋子里蹲马步了,锻炼下肢力量。

    搞的五阿哥都跟着她学,小小孩子,动不动就往下一蹲,伸出来双手保持平衡,逗的玉兰院里的人都忍不住笑,来来往往的,就往五阿哥手心里放东西。

    但也就放小半天,耿文华就觉得这行为不太妥当了,像是乞讨一样,忙就拦着了,不许放,只能在五阿哥手心里抓两把,挠痒痒。

    木兰围猎也就一个月左右,到了九月,胤禛就带着年氏和钮祜禄氏回来了。

    耿文华去那拉氏那边请安,那拉氏那边屋子里摆放着四五个箱子,里面装着的都是皮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