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130-140(第10/26页)
回来,看见自家额娘在学这个,也跟着学。
不过小孩子没耐心,纺线织布又是十分考验耐心的,你稍微烦躁一点儿,就会出差池,线断了虽说能再接上,但接连处会出现小疙瘩,等织布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断裂。
你织布的时候快一点儿慢一点儿,都会出问题。
所以小格格很快就跑掉了,只剩下耿文华自己忙活。
她一直忙到黄昏,光线暗淡下来才收手,命人带了那两个妇人暂且王府里住下。然后才有空问弘昼:“今儿在宫里如何?学了什么?”
弘昼这年纪,还是很愿意和额娘交流的,小嘴吧嗒吧嗒,说起来在宫里的事情,又说宫里新得了个小阿哥,是二十二叔,玛麽让人送了贺礼之类的。
耿文华也就是感叹一下,她知道历史上的康熙是很多子嗣的,所以现在再有个二十二阿哥,也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事儿。
又说南书房的事儿,南书房原本是皇上专门召集了汉人学子,给他讲解四书五经,以及汉学的地方。但怎么说呢,就好像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重建重要部门的爱好一样,南书房从康熙四十多年起,就开始慢慢的掺与朝政。
到现如今,康熙的政令,几乎都是从南书房发出,这也就意味着南书房已经在朝堂上有了权利,南书房的官员也能光明正大的掺与政事,站立朝堂了。
本来这种事儿和弘昼这个小屁孩儿是没多大关系的,但今儿事情闹得有些大:“汗阿玛斥责陈大人,说他结党营私……先生今儿正好讲结党的意思,用了陈大人的事儿举例。”
清朝对于结党这事儿是十分的……防范的。
民间超过十个人的结义都是犯法的,朝堂上官员稍微走的近一点儿,皇上也要过问。
陈大人说的是陈梦雷,他前几年被康熙召回朝堂之后,就一直跟在三阿哥读书,帮着三阿哥修书,他当年被问罪之前,就是三阿哥推荐提拔上来的。后来被流放,也是三阿哥命人照看。
现如今被召回,照旧跟在三阿哥身边,对三阿哥自然是忠心耿耿。
大阿哥被圈禁,太子被废,按理说就该轮到三阿哥了。
陈梦雷作为三阿哥的……忠心下属,很是为三阿哥奔波,今儿宴请名流士子,后天拜访不受宠皇子,朝堂上联络文臣翰林,忙的不可开交。
这种事儿,康熙岂能容得下?
憋到现在,总算是在朝堂上发火了,斥责了陈梦雷。当然,陈梦雷才华还是有的,否则也不能在流放之地打听到康熙要东巡之后,就立马写诗献上,求得康熙饶恕,让康熙亲自下旨将人给召唤回朝。所以康熙爱其才,虽说斥责,倒是也没有治罪。
或者也是和陈梦雷现下的差事有关,他据说是要编纂书本,康熙极为看重。
耿文华听过也就算了:“可还有别的事儿?”
“嗯,后宫娘娘们吵架算不算?”弘昼问道,耿文华嘴角就忍不住抽了抽:“娘娘们吵架?谁和谁吵架?”
“宜妃娘娘和荣妃娘娘吵架。”弘昼说道,这事儿可不是他打听的,而是中午去永和宫吃饭的时候,听自家玛麽身边的嬷嬷说的。
玛麽大概也是想让他知道些后宫的关系网,嬷嬷说的时候,也就并不曾阻拦。
“为什么吵架?”耿文华问道,弘昼眨眨眼:“好像是为了一笔银子?”
第135章 第 135 章 这都已经十一月底了。……
弘昼年幼, 他听的也不是很清楚,再加上他这个年纪,除了学习还要吃饭玩耍,能分给这种八卦的心思实在是少, 所以到现在, 就有些说不太清楚。
耿文华也没多追问, 宫里娘娘们的事儿, 她也插不上手啊, 怎么的, 打听那么清楚是能做点儿什么还是想做点儿什么?所以听过也就算了, 只将话题又换到了别处。
等弘昼和小格格去睡觉, 耿文华暂且没困意, 索性就让人去拿了本书来看。
正看着, 外面就传来脚步声。她怔了下,赶紧起身——外面那脚步声实在是太耳熟了, 她一听就知道是胤禛来了。
她才到门口, 那边胤禛就掀开门帘进来了。
“王爷怎么这会儿过来了?”耿文华忍不住问道,胤禛没说话,先是伸开胳膊, 这是让更衣的意思。耿文华就忙伸手去解开他脖子那里的扣子。
胤禛换了外面衣服, 这才说道:“皇上今儿下令将康熙词典送往南三阁和北四阁。北四阁分别是宫里的文渊阁, 畅春园的文源阁, 奉天的文溯阁,
以及承德的文津阁, 南三阁是镇江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杭州的文澜阁。”
耿文华没太明白, 眨巴眨巴眼睛,看胤禛。
胤禛略停顿了片刻才说道:“南三阁和北四阁的书本,是可以借阅抄录的。”
当然,各处有各处的规矩,就像是宫里的文渊阁,是只能宫里的人才能去借阅。像是镇江扬州这些地方的,就需得是有上官手书才能去借阅的。
虽然限制条件一大堆,但确实是可以借阅。
耿文华恍然大悟:“王爷是说之前那图书馆的事儿?”
她都有些感动了,要知道胤禛之前说过此事不可行之后,她自己都已经将这种想法给按下去了。但现在,胤禛是特意来告诉她,大清也是有类似于图书馆的地方的?
一个东西,从无到有,那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一个东西,原本就有,你要做的只是扩建,那事儿就简单多了。
既然原本朝廷就有类似于图书馆的地方,那是不是只要放开限制,那就跟她所说的图书馆,没什么大的差别了?
但很快她就又摇头:“这些地方……怕是约束太大。”
就像是皇宫,畅春园,这是谁都能进去的地方吗?还有奉天和承德那边的,她都不用问,都知道这两个什么阁,是建造于行宫之内的。
那这些书,说是可以借阅,但其实,流通范围也就那么些吧?
胤禛顿了顿,点头:“但若是仿造呢?”
耿文华啊了一声,随即就笑:“王爷果然是足智多谋,这法子可太好了。”康熙设立这南三阁北四阁,无论目的是什么,明面上总是有说法的,比如说,惠及南北两地学子。
背地里嘛,其实耿文华也能想得到,不就是拉拢汉人读书人吗?满人是以少数民族统治江山,从多尔衮那会儿下令扬州大屠杀,顺治就知道,他们当初在关外的统治办法,是不合适的。于是,顺治开始,就已经是改变了策略,开始学汉人的统治手段,学汉人的那一套。
但顺治是走的太着急,以至于被满蒙八旗反抗——他要学汉人那一套,那满人的一套就需得摒弃,损害的会是谁的利益呢?所以,顺治的政令推行不下去,他做着皇帝,却是差点儿被当成傀儡。
孝庄虽然从中斡旋周全了,但顺治本就年轻,心情上略差一些,他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实在是命不好,得了天花人就没了。
有了亲爹的教训,再有了多尔衮的前例,轮到康熙的时候,就又改了政策,既要用汉人,也需得打压汉人,既要用满人,也需得压着满人。
于是,康熙玩儿的就是杠杆。他推行过满人科举,但也就举办了一年——因为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索性就不白费力气了。他设立了南书房,潜移默化的将汉人往朝堂上推。
这个南三阁和北四阁,就是康熙拉拢汉人学子的一个手段,彰显朝廷求才的诚意,在读书人那边收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