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140-150(第5/22页)
“你想要什么?”胤禛问到,耿文华思考片刻:“能不能要一艘船?”
这个回答倒是有些出乎意料,胤禛皱眉片刻才问道:“你可知道朝廷政策?”
大清对于出海的政策,怎么说呢,反反复复。康熙二十多年的时候是允许的,康熙三十多年,因为福建那边流寇较多,所以就禁海了。禁海四年,到了康熙三十八年呢,因着□□,所以又开了海禁。
然而没开多久,到康熙四十多年,因着西洋传教的事儿,康熙大怒,又封锁海岸,再次禁海。
一直到现在,康熙五十八年了,海岸还是禁严的。
耿文华眨眨眼,她当然略有些了解,但是怎么说呢,就算是朝廷禁海了,但其实民间对于海上贸易还是十分热衷的,因为利润足够大。别说是在沿海地区了,就是偶尔在京城,耿文华都能听说西洋那边的稀罕物件。
像是以前,京城还卖过水银镜,巴掌大的小盒子,里面镶嵌一小片镜子。这东西一在京城露面,几乎是立马就风靡了京城。后来耿文华本来也想给那拉氏出主意的,但因着水银实在是不好弄,再加上上好的铜镜的清晰度也是很不错的。耿文华既然没有迫切需求,她自然也就不会去弄这些东西了。
所以海禁这个事儿吧……朝廷的态度是朝廷的,只要朝廷一天没说,随意出海的人都诛九族,那民间就能不当回事儿。
再者,出海也不一定非得就是去西洋,和周边的一些小国家也能进行一些贸易来往。
耿文华提出要一艘船,一个是为了方便自己搜罗种子,一个呢,还是那句话,从无到有比较艰难,但若是有,从小到大,那就比较容易了。
她得先给自己和弘昼打造一个船队啊。
万一日后夺嫡不成功……她打算带着弘昼绕道,新加坡,马六甲……
她还不信活不了了。
胤禛见她不说话,就又问道:“你要一艘船做什么?若是想往西洋,想做海上贸易,那不光是要有船,还需要有人,有武器,有粮食,有商品,有海上航线图。”
海上航线图是最重要的,否则你以为海上贸易那么赚钱,为什么就没多少人参与呢?没有路线图,你在茫茫大海上只有一个下场——迷失在海面上,等着被海洋吞噬。
运气好,说不定遇上海盗,死的还痛快点儿。运气不好,不知道得在海洋上漂流多长时间呢,人是群居动物,海面上的风景又是一成不变的。正常人在这种环境下,极容易被逼疯,尤其是你还清楚的知道你的结局。
这简直就是临死前的折磨。
九阿哥胤禟手里倒是可能会有海上航海图,但他是皇子阿哥,朝廷禁海,他就必然不能出海,不能偷偷违背朝廷禁令。
胤禛正想着,耿文华就笑道:“我现在没有这些,但是日后说不定会有呢?我先有一艘船,这样别人知道我有一艘船,那些有人的,有货物的,有海航图的,就会主动找上我了。”
这话说的,极其无赖。
胤禛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耿文华又笑道:“至于武器,我男人是谁?难不成我还能少了这些东西不成?”
胤禛气笑了:“那你说你男人是谁?为什么你就不能少了这些东西?”
“我男人可是大清鼎鼎有名的铁面无私雍亲王,是京城里最被人害怕的冷面阎王胤禛,是皇子阿哥们最为忌惮的兄弟。”耿文华笑嘻嘻的说道,伸手抱住胤禛胳膊:“你是汗阿玛最为看重的儿子,你是我心里最能干的丈夫……”
胤禛摆手:“停停停,少说这些来糊弄我,武器是绝不行的。”
别说是他现在不能弄那么些武器了,就算是日后……他也绝对不能给耿文华配置这样的武器,后妃有武器,若是祖宗有灵,必然是要到他梦里痛骂一顿的。
耿文华顿时失望:“真不能给?”
胤禛果断摇头:“真不能给。”
“那我自己去买?”耿文华眨眨眼,言出惊人,胤禛都有些吓一跳:“你去哪儿买?”
“我若是有钱,哪儿不能买?大清买不到,那就去蒙古,蒙古若是没有,那就去沙俄,沙俄若是没有,那就去西洋……”耿文华笑眯眯的,她记得哪儿是武器交易区来着?
胤禛脸色越发严肃起来:“这些事儿,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我何必从哪儿知道呢?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清尚且有军营中武器被倒卖的事儿呢,别处怎么可能会没有?但凡有倒卖,那不都是拿钱就能买的吗?”耿文华笑着说到,直白又简单,又带着几分天真。
胤禛沉默片刻:“大清武器倒卖的事儿,你又是从哪儿听说的?”
“我听府里人议论的。”耿文华顿了顿才说道:“之前可是有大臣上折子,请求皇上,禁
严民间火器?”
第144章 第 144 章 谁赢了?
清朝是允许民间百姓拥有武器的, 包括不限于火铳,弓箭,刀枪,马匹之类个人能携带的, 但不允许拥有大炮和盔甲。这个政令呢, 是顺治时候公布的, 因为那会儿南明势力比较大, 再加上民间各处战乱起义, 若是百姓没有武器, 就不能低于贼人伤害。百姓若是拥有武器, 至少是能保护自身安全。
但现在, 大清境内不说是十分太平吧, 至少也是盛世明景, 民间百姓若是再持有武器,就容易引起械斗。械斗这种事儿在民间, 不说是随处可见吧, 但也不算罕见。
两个村子争夺水源,两个家族争斗,甚至严重时候, 这些都是能闹出人命来的大事儿。没有武器大家伙儿还只能拿着凳子铁钎木棍之类的, 就是死人, 顶多也不过两三个。但若是有了武器, 那可就是一死一大片了。
所有就有官员上了折子,请求禁止民间百姓拥有武器。但这折子, 被康熙给驳回去了,康熙说的是天下安定在于施政得失,与火器无关。
也就是说你当地官员做的好, 那百姓之间就没有纷争,武器这些也不过是用来打猎,改善民生。就比如说那两个村落争夺水源,官员若是早早就将这些事情安排好,两个村落犯得上争抢吗?两个家族有仇争斗这种事儿,你做官的,父母官,就不能出面调和吗?非得等出了人命,再说他们不应该持有武器吗?
于是这禁严武器的事儿,就算是放下了。
耿文华现在问,胤禛就忍不住挑眉:“难不成你还有别的看法?”
耿文华抿抿唇,有些小心谨慎:“我还能有别的看法?”
“这马车上只咱们两个人,马车车壁也足够厚,你说了什么,除了我,也没别人能听见,你若是有意见,只管说,爷难道还能将你送到汗阿玛跟前吗?”胤禛笑着说到,耿文华顿时笑,过了片刻才说道:“这个武器的事儿……我觉得,不能全禁,但也不能不禁。”
全禁就是民间百姓一点儿不许用武器,古代社会嘛,肯定和现代社会不同的,你若是不许用武器,至少有一类人是没办法生活的——猎户。甚至,猎户在大清,是占据了一个不算小的比例的,这种人没有田地,不擅长种地,若是连唯一谋生的手段也被禁止了,那大约就只能是去当野人了。
不能不禁,说的是火铳之类的。大清的火铳可不是现代的枪,又能做到静音又能做到弹孔小不易察觉,这时候的火铳呢,甚至比不上建国初期的那种枪支。
这时候的火铳,极容易走火,而且射出来的子弹是炸开的,这种东西用来打猎,那打到的猎物就全身都是石子儿,是不能吃,也不能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