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秦唐之好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秦唐之好》30-40(第7/17页)

如今正值冬日,黔首们不需去田间劳作。在嬴政看来,这段时间正好让黔首们都给他去造纸厂打工去。待到来年开春,地里需要播种与劳作之时,留一部分女子与老人在造纸厂干活就是,那些壮劳力则依旧回田间劳作。

    与此同时,嬴政还要求底下的大臣们尽快为他招揽一批商业人才。

    对于嬴政的种种举动,秦国大臣们都感到一头雾水。若说从前嬴政行事还算有迹可循,那么最近,他们已经跟不上嬴政的思路了,而嬴政也没有事事都向他们解释的意思。

    他们隐约明白,嬴政的种种“异常”,都与他从大唐太女那儿得知的“未来”有关。可他们并不知道嬴政意欲何为,又究竟准备将秦国导向何方。

    于是,忧心忡忡的秦国大臣们只能时不时劝谏秦王步子不要迈得太大,行事莫要操之过急。

    无论谁对嬴政说这话,得到的回复都是:“放心,寡人有分寸。”

    此时,年轻的秦王在诸臣心中虽有一定威望,但这威望还远远达不到后世的始皇帝那种程度,可以凭着一己之力推进许多亘古未有之事。

    但秦王那成竹于胸的模样,还是让许多秦国大臣们选择相信他。

    无论如何,他们的王上自上位一来,行事皆有章法可循,从未令他们失望过。

    既是王上坚持要做的事,自然有其道理。

    秦国朝廷的效率高得惊人,没过多久,嬴政与大臣们便根据派出去的人打探到的情报,在咸阳城附近择定了四处地点,用来开办造纸厂。每处造纸厂根据其实际情况,雇佣三四百名黔首入厂干活。

    造纸厂为其工人提供一顿早食,一顿午食,以及若干秦半两。

    给的钱虽不多,但在负责督办此事的王绾看来,仅仅只是提供早食与午食,便足以令住在附近的许多黔首趋之若鹜了。

    然而,出乎王绾意料的是,当建议造纸厂修建完毕准备招人时,黔首们只是缩在后头小声交谈,并不敢上前来“应聘”。

    负责打探消息的小吏身着便服,在黔首们之中晃悠了一圈。

    回到王绾身边后,那小吏对王绾道:“此前秦法严禁黔首雇佣旁人,或是接受旁人的雇佣。再则,这‘造纸厂’对于黔首们而言,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物。他们一时踟蹰不敢上前,倒也在情理之中。”

    第035章 第 35 章

    “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儿。”王绾思忖片刻,将那名小吏召至近前,对他耳语了几句。

    那名小吏点点头,而后匆匆离开。

    不多时,便有一名在之前的战役中瘸了腿的老兵上前,向那造纸厂的招工之人询问道:“像小人这等人,可以到厂子里做活吗?”

    这老兵名唤牛录,之前在战场上杀了两个敌人,得了一级最低等的爵位,伤残之后,也从朝廷处得到了一些补贴。

    但钱总是会花完的,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像牛录这等情况,显然是干不了地里的那些重活了,只能在家做些轻省的活计。

    随着他家两个小子年岁渐长,胃口也越来越大了,他一个做人阿父的,总不能让自家孩子饿肚子。

    如今,牛录听人说秦法放宽了对他们的诸多限制,这附近开了新厂子,要招人进去做工,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上前询问。

    他原本没报多大希望,谁知,那名管事者盯着人打量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可以。将你的名字与信息报上来,来我们厂子里试着干一个月活,这一个月便是试用期。若你通过了我们的考验,便可与我们签订长期雇佣协议。”

    管事者说着,又将厂中的诸多福利告知牛录:“与我们签订长期雇佣协议后,每月有两日休沐日,工钱比试用期高两成。若能超额完成任务,还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只一条,不许在厂中偷奸耍滑,寻衅滋事,若是有谁干不好规定的活计,或是扰乱厂中的风气,便趁早滚蛋!”

    管事表示,他们招人不看残疾与否,甚至不看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而是看这些工人们的生产能力。

    厂中名额有限,谁能尽快熟练掌握活计,满足造纸厂的需求,他们便让谁留下。

    留下的人中,表现好的还可以当上小组长,管理其他人。每二十人设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的工钱比寻常工人更高。

    牛录闻言,面上闪过一丝喜色,一叠声地道:“小人虽瘸了一条腿,但干活很是利索。小人保证完成任务,定不让大人们失望。”

    此时,他心中对那名提点他来这里的好心人,充满了感激之情。

    若他能在厂子里解决早食与午食,还能领一些秦半两回家,便可为家中减少许多负担。家里老母与妻儿的日子也不至于过得那般紧巴巴的了。

    他虽不知上头的大人们为何突然改了秦法,又建了厂子来雇佣他们做工,但除了种地之外有更多的选择,对他们来说终归是一件好事。

    有了第一个应聘者,自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众人见造纸厂竟连腿瘸的人也收,不由有些心动。

    这年头,大家伙儿都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能在家附近寻到这么个活计,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桩极美的差事。

    他们虽不知这“纸”究竟是个什么物事,也不知“造纸厂”究竟要做哪些活计。

    但既然连腿瘸之人都能胜任这样的活计,想来不会是什么很重的活吧。

    此时,又有两名女人上前,向管事者询问她们能否来造纸厂干活。

    这两名女人是一对婆媳,穿着浆洗得发白的衣衫。家中男人早逝,子女尚且年幼,虽有一些田地,这对婆媳日子仍过得紧巴巴的。难得冬日歇息之际有“外快”可赚,她们自然也不想错过。

    管事者打量了她们一眼,向她们问明了住址与名字,而后朝着她们点了点头。

    这对婆媳面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她们已经盘算过了,冬歇期还有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她们的咀嚼若是能在工厂中解决,便可将家里的粮食省下来,给孩子们吃。她们赚来的秦半两还可带回家中,让家里的孩子们吃上一口肉,补充些营养,又或是给他们扯一身新衣裳。

    虽说两个大人都不在家,家中孩子让人有些挂心,但她们有什么法子呢,家中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

    好在长子已有十二,长女也十岁了,可帮着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否则,她们还真是不好出来寻活计做。

    ……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次的“招聘”中。

    不多时,造纸厂便招满了四百名黔首。实际上,造纸厂刚刚起步,他们只需要三百多人便足够了。

    但造纸厂的管事者考虑到有一些黔首可能因为达不到要求而被辞退,刻意多招了一些人。

    若是这批人中没有一个被辞退的,也不要紧。负责管理造纸厂之事的王大人已与他们透了底儿。后期造纸厂规模还会不断扩大,招来的人手,总归能用得上的。

    造纸厂的管事者们心中有诸多计较,黔首们则心思单纯,不会考虑那么多。

    被招入造纸厂的人自然心中高兴,没抢到名额的人也不沮丧。

    毕竟,现在黔首们对造纸厂仍然持观望态度,并未觉得能够进这厂子里干活,就一定是什么好事。

    他们抢得上就抢,抢不上,就回家歇息歇息,等着来年开春再继续回田里头伺候庄稼。

    至于聚在一起讨论这工厂招工之事,倒不曾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