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秦唐之好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秦唐之好》40-50(第11/16页)

必然是无限悲惨的命运。

    然而,江充一门心思要将刘据拉下马,又如何会允许他面见汉武帝澄清?

    “有人劝说刘据,汉武帝兴许已经不在人世了,刘据当以先朝扶苏的遭遇为鉴。刘据信了这话,准备起兵,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然而,他未料到汉武帝尚在人世。于是他这一起兵,便当真成了谋反……”

    父子之间,走到这等地步,刘据自有诸多失误,刘彻显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你看,这汉武帝在继承人一事上是不是比始皇帝更失败?起码在始皇帝活着的时候,没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聪明,搞陷害扶苏那一套之类的……”

    嬴政:“……”

    不,他并没有觉得被安慰到。为什么他要跟那个汉武帝比谁更昏聩?

    不过,令月都这般“安慰”他了,他也不好太不给令月面子。

    这般想着,嬴政主动岔开了话题:“那你大父在培养继承人方面又出了什么问题?”

    李令月道:“我阿翁立了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平日里对太子十分严厉,对嫡次子魏王李泰却甚为宠爱,一应用度直逼太子。这既令太子担忧,也让魏王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来。原本一切还在可控范围之中,但后来,太子患上了足疾,自此,太子心态彻底失衡,而魏王的野心也随之膨胀……”

    想想看吧,李承乾不过是盖个房子,亦或是闲暇时分跟宦官玩乐一下,就有人指着他鼻子骂他是秦二世。正常人心理都容易出问题,何况是患了足疾之后,逐渐变得敏感偏激的李承乾?

    偏偏李世民没有注意到李承乾的心理问题,他在发现李承乾的种种“叛逆”行为后,甚至对李承乾愈发严厉。与此同时,在面对嫡次子李泰时,李世民又是另一副标准,无论李泰做了什么,李世民总是夸奖鼓励他,俨然是个慈父。

    虽说李世民的心腹大臣都看得出来,李世民是对太子与魏王期待不同,才会有这般明显的差别对待。太子要继承江山,不可行差踏错,故而李世民待他严厉至严苛,魏王不需要担此重任,可放心宠爱。

    可在李承乾看来,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他总怀疑李世民是要废了他,让李泰上位。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斥责,李泰对李承乾的挑衅,让他的忍耐达到了极限。

    于是,李承乾最终也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可他那点道行,在李世民眼中完全不够看,谋反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世民虽对李承乾十分失望,但毕竟李承乾是他寄予厚望多年的儿子,即使李承乾谋反,他也不愿要了李承乾的性命。

    为了保全李承乾,李世民越过嫡次子李泰,改立嫡幼子李治为太子。

    “这便是我阿耶上位的由来。若是没有头上两个兄长相争一事,我阿耶等到了年岁,大概就出京就藩了。”

    若果真如此,大概也没有武皇与李令月什么事了。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她们若未处在权力的漩涡中心,也不会轻易被权力的动荡所波及。

    李令月至今还记得,自己最初其实只想做一个咸鱼躺平的公主来着。

    后来,她选择走上夺权之路,是她身处权力中心,深深感受到了身不由己是种什么滋味儿,进而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若当时给她一个安稳的环境,恐怕也就没有如今的她了。

    嬴政听完李令月的话后,问道:“既然,你觉得秦皇汉武与你大父,在教导继承人方面都是失败者,那么在你看来,若换做你,会如何培养自己膝下的继承人?”

    李令月愣了愣:“我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毕竟她自己都还是她家阿娘的继承人呢。

    “不过,我会观察我孩子的性情和才干。若是大差不差,便由长嗣继位。除非长嗣心性不行,又或是资质远不如后来的弟弟妹妹,譬如我阿翁与隐太子李建成那种情况,那为了王朝的发展,自然要让资质最为出众者继位。”

    “另外,在立储之前当慎重,一旦定了储位,就不要纵容其余诸子再生出不该有的野心来了。要定期与储君沟通,万不能再让刘据那样的悲剧发生。”

    话是这么说,但李令月觉得,指不定最后她膝下就一根独苗苗,根本没得挑。

    毕竟,她热衷于在前线冲锋陷阵,对乖乖待在宫中生孩子根本没什么兴趣。

    嬴政在听了李令月的话后,露出了思量之色。

    第048章 第 48 章

    “咱们继续讲我阿翁之事吧。在农事方面,我阿翁实施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在文化方面,又建造了弘文馆、史馆、崇文馆等来藏书……”

    嬴政对建造藏书馆兴趣不大,却对后世的耕种制度很有兴趣。

    于是,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李令月:“可否为我细细讲解一下‘均田制’与‘租佣调制’?”

    田里的粮食产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但凡是头脑清醒的封建帝王,就没有不关心耕种之事的。

    李令月对于嬴政会向她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感到意外。

    她对着嬴政点了点头,道:“将我大唐的无主之地租予百姓种田,并向百姓征收赋税。我阿翁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唐从最初建国时的萧条中渐渐缓过了劲儿来……”

    均田制这种制度源自北魏孝文帝,彼时,男、女、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①,北齐与隋、唐也沿用了这种制度。

    到了隋唐时,官方取消了对妇女、奴婢的授田。一定程度上,这也使得在田间劳作的妇女们不得不依附于她们的丈夫②。

    李令月无意评价李世民不给妇女、奴婢和丁牛授田究竟是对是错,因为发展到武周一朝,随着百姓人口激增,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已经隐隐有崩溃的迹象了——朝廷已经没有足够多的田地可以租给百姓耕种。

    在这种时候,阶级矛盾显然才是主要矛盾。

    想要重新分配蛋糕,至少得先保住蛋糕甚至将被人夺走的蛋糕重新抢回来再说。

    武皇与李令月若要抑制土地兼并,维持住均田制,其难度显而易见。

    她们有心以法律的形式限定每家拥有的田地数量,每家可拥有的田地,则以爵位高低为准绳,依次递减。

    但既得利者绝不会乖乖吐出吃进嘴里的肉,若要将新法推行下去,她们必将受到重重阻碍。

    在李令月率军出征之前,武皇就在暗自为变法一事做准备。

    这变法之事,不变则已,一变必要一鼓作气,否则一切便前功尽弃。

    李令月将大唐的种种情况分享给嬴政后,又补充道:“每个王朝发展到中后期,大概都绕不开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我大唐如此,大秦日后亦是如此。虽说陛下眼下还不需要为此而担心,但日后这也是陛下的大秦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早在李令月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嬴政的脑子便已开始高速运转了起来。

    在他看来,李令月所说的这个“均田制”,与当初周王朝实行的“井田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譬如两者都是拿出国家的土地,租给底下的人种,且都规定了这土地只能供这些耕种者使用,不能随意买卖。

    若说其中有什么不同,便是这“均田制”是直接将田地分发到种地的黔首手中,由黔首来缴纳赋税。“井田制”则是周天子将田地租借给底下的诸侯,诸侯又将土地租借给卿大夫与臣属等,届时,诸侯及其手下的卿大夫给周天子缴纳赋税。

    坐拥这些田地的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