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秦唐之好》80-90(第11/14页)
的人搞得多多的,将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不像武皇,凡是不肯听从她的,便杀之,墙头草,也杀之。杀得人多了,渐渐也就没有人敢当面置喙她的话了。不过,有些人虽然嘴上未曾反对武皇,却将反对之意暗暗藏在了心中。
李令月的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她的种种作为,大大缓和了武皇与一些官员的关系,无形中为武皇推行各项政策减小了许多阻力。
坏处是,有时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人和事,武皇不好再像之前那般快刀斩乱麻,名声有时亦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在权衡利弊之后,武皇决定采用李令月那一套方针,以亲民爱民、善于纳谏的面孔示人。虽说有时这种手段不如铁血手腕那般高效便捷,但却能将隐患降到最低。
不过,无论外在表现如何,武皇骨子里的本性,是一直不曾变过的。
既然有人觉得她软弱可欺,她便让那人瞧瞧她的厉害!
“陛下打算将计就计,借此机会引蛇出洞。”
上官婉儿一点儿也不慌。她知道,凭着几位皇子和他们背后之人的手段,绝不会是自家陛下的对手。
“这只是一层。”武皇道:“另一层么……朕想看看,令月如今有没有什么长进!”
今晚,对于洛阳的许多人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李贤兄弟几人各有各的信息渠道。
当他收到李令月回归的消息后,便立刻将身边的大臣和幕僚们召集了起来。
他原以为,李令月死在了战场上,他居嫡居长,又有贤名在外。太子之位,应该会落在他的头上。
即便与李显及武家兄弟相争之时,他亦是从容不迫的。
然而,当他得知李令月即将归来的消息,他立刻慌了神。
“阿娘向来只重视令月。若令月健在,除了令月之外,还有谁能被她看在眼中?”
李贤在议事厅中焦躁地来回踱着步。
“还有那群嚷嚷着说令月有太宗皇帝遗风之人……他们能不能搞清楚,令月是令月,阿翁是阿翁!”
他会这么烦躁,其实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支持李令月的老臣中,原本已经有那么几位被说动,想要转投李贤麾下了。
如今,李令月的归来,让李贤这一年半以来的努力都化作泡影,李贤怎么可能不恼?
他身边之人赶忙劝道:“太女殿下一年半之前忽然失踪,任谁都找不到她和大军的踪迹。一年半之后,她又像是凭空出现一般,着实诡异。”
“她若是明知陛下在寻她,却有意隐藏,她便是对陛下不忠。她不知陛下在寻她,神出鬼没……这,她当真还是先前的那位殿下吗?”
此话一出,李贤身边的大臣和幕僚们都不由面面相觑。
尽管他们很想给李令月安上个“不忠”的罪名,但他们也知道,李令月已是太女之尊,根本没必要在打了胜仗之后故意隐匿自己的行踪。
所以……竟是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么?
一想到归来的李令月兴许是什么精怪附身的,一股凉气便从这些大臣和幕僚们的脚底冒了起来。
这些人围在李贤身边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
他们最终决定先将这则流言在长安和洛阳散布开来,看看武皇是个什么反应,而后见机行事。
若是武皇能主动对李令月起疑,与李令月离心,自然最好,他们也用不着做多余的事了。
倘若武皇都到这个地步了,依旧对李令月深信不疑,他们也只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我们若是将这样的流言散布出去,岂不是在逼着令月去死?”李贤有些犹豫。
他只是想夺了李令月的皇储之位,并不想要李令月的性命。若是日后,这个妹妹能够安分守己,在他看来,将李令月贬为庶人,流放到荒芜之地,也就罢了。
他身边一名大臣道:“殿下,您莫要犯糊涂啊!她曾被陛下立为皇储,手握兵权,在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她若不死,便始终是个莫大的隐患和威胁。”
“况且如今,她很有可能已经不是您的妹妹了。您若是放任她继续执掌大唐权柄,才是对祖宗基业不负责!”
李贤被说服了,只听他喃喃道:“没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不是本王狠心……”
类似的情形,同时发生在了好几处地方。
武承嗣、武三思将武家如今身居要职之人着急了起来,讨论着他们接下来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李令月的回归。
武承嗣虽行事张扬,无甚大才,却也不是个没脑子的人。
他已明显感觉到最近他们在武皇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这个认知,让武承嗣心中十分焦躁。武家如今的显赫,都来源于武皇。若是武皇与他们离心,武家的荣耀和前程可就完了。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看看武皇的态度。
“姑母向来喜欢表妹,也不知时隔一年半,她对表妹态度是否依旧。倘若表妹的太女地位依旧稳固,咱们便想法子撮合表妹与一位本家之人……”
这法子虽不及武家人直接上位,但对于他们而言也算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项。
“姑母到底是武家人,一颗心还是向着咱们武家的。她即便不立武家之人为嗣,想必也会想法子延续咱们武家的荣耀……”
李显与李旦处,也各有计较。
没几日功夫,李令月乃精怪化身的消息,便传遍了整座洛阳城。
许多人闻言,都甚为恐慌,只因那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传到后来,连李令月要抓活人祭祀这等话,都传出来了。
“假的,肯定是假的!殿下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呢?”一些受过李令月恩惠的百姓道。
“殿下自然不会做这种事,可如果……殿下已经被吃了呢?话本子上不都这么写的吗?”这般说着,有些人打了个哆嗦。
反对李令月的官员们见状,都站了出来,列举李令月身上的种种离奇之处,要求武皇废了她的皇储身份,将她收押入狱。
武皇高坐于上首,望着底下齐齐请命的官员们,似笑非笑道:“你们可知,没有凭据便污蔑一国储君,是何罪名?”
“若殿下能够提供他们这一年半的行踪,并证明她并非精怪,臣等愿以死谢罪!”这些人道。
要求一个人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本就是一种悖论。
这些大臣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李令月是精怪,反而要求李令月拿出证据来自证清白,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这些大臣既然都这么说了……
武皇开口道:“待令月归来,听听令月是怎么说的吧。”
第089章 第 89 章
李令月身上很有些神异之处,这是武皇早就确认过的一点。
从高产作物、种种利民便民之物,到后来的冶炼技术、火器和新式骑兵,再到航海贸易,这种种事端的背后,哪一件没有李令月的手笔?
如今的大唐日益富庶,即便土地兼并严重,国库也不曾空虚,靠的就是李令月的出谋划策。或者说,是李令月身后的神人的指点。
只因李令月当初年岁过小,不少功劳都落在了武皇的身上,不为外人所知。
可李令月的种种功劳,武皇一直都是记着的。
旁人只道她对李令月过于偏宠,非但力排众议立李令月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