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秦唐之好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秦唐之好》80-90(第13/14页)

人!即便李令月不是太宗皇帝的转世,也是个有着大造化之人,其余皇孙贵胄们比不了。

    此时,李令月的目光落在了武皇的身上。一年半的光阴,似乎没有给武皇带来什么变化。

    她明艳的脸庞上,似乎多了几分疲惫之色。她身上的气势,也变得越发强大。

    在李令月打量武皇之时,武皇也用那双犀利的目光将李令月从头打量到了脚。

    依照她老辣的目光,自然看得出来,在这一年半时光中,李令月经历了很多事。

    但她什么都没问。这里并不是一个适合说话的地方。

    最终,武皇对李令月道:“朕曾向你许诺过,朕会在长安等候你凯旋。如今,时间与地点虽变了,但朕的这份心思却是从不曾变过的。”

    说着,武皇朝李令月伸出了手:“朕很高兴,能够看到吾女安然归来。”

    明明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惹得李令月泪盈于眶。

    李令月觉得,自己多半是染上了阿翁那爱哭的毛病。

    她认认真真地对武皇说道:“儿臣回来了。”

    母女重逢,自是心情激动,有许多体己话要说。

    在她们身后,却有一些朝廷重臣当场被武皇带来的卫队捉拿下了狱,周围却无人敢为这些人求情。

    李令月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微微侧头扫了一眼。

    武皇却握住她的手,拉着她向前走:“莫管他们,都是些该死之人,没的让他们脏了你的眼……”

    李令月在听到这番话时,心中顿时有了些数。她只当没有看到这些人,对武皇道:“阿娘,咱们快些去您宫中吧,我有许多话想与您说……”

    李令月与武皇私下里相处时,向来随意,就像是一对来自民间的寻常母女一般。

    李显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艳羡。

    他倒不是羡慕李令月能够得到武皇真正的母爱,而是觉得,武皇对李令月这般信任纵容,李令月轻而易举就能得到他们无法得到的一切,这实在是让他有些意难平。

    第090章 第 90 章

    母女二人在宫殿中落定后,宫人奉上早早便准备好的点心和茶水,便极有眼色地退下了。

    武皇将其中一杯茶的方向朝着李令月推了推:“这是你素日里最爱喝的‘霍山黄芽’,也不知,过了一年半,你的口味是否还和从前一个样。”

    她这话,既是在关心爱女,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

    原先大唐的茶都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李令月喝惯了后世的茶,又将炒茶和烘茶的技术带到了大唐。

    武皇受她影响,渐渐也开始喝起炒茶来。

    今日,下人们给武皇进上的“蒙顶石花”,便是精心炒制而成的。

    李令月接过那盏霍山黄芽,置于鼻翼间嗅了嗅,果然是她熟悉的味道。

    她面上流露出些许怀念之色,珍惜地呷了一口,对武皇道:“女儿已有一年半未曾好好品过茶了,口味倒也说不上变没变的。”

    秦国人力有限,光忙着基础建设,就要消耗掉几乎所有可调动的人手。几乎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恨不得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计。

    在这等情况下,李令月自然不会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就让秦人去种茶。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最紧要的事。

    对于秦而言,最要紧的是生存,是尽快结束战乱,并从数百年的战乱中恢复过来。

    待结束了战乱,大秦完成了一些基础建设,恐怕才能腾出手去做别的。

    对于大唐而言,茶则极为重要。一些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都按照朝廷的规划种上了水果、茶叶等作物。

    如今大唐境内的茶产量颇高,一些品质普通的茶,便是百姓们也能消费得起。

    而中高端的茶叶,非但备受皇族宗亲和朝中官员们追捧,还随着丝绸、玉石等物一起远销海外,是如今大唐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

    汉代原本就开辟了从长安出发,经玉门关、阳关至葱岭的丝绸之路。

    唐代又将丝绸之路朝着更远的方向延伸,经葱岭至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

    因李令月极为重视丝绸之路,在她的建议下,武皇提前将其余几段路上丝绸之路也给开发了出来,除此之外,武皇还招募工匠,修建港口,大力支持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起初,对于武皇的这种做法,许多朝臣是看不上的。他们认为武皇鼠目寸光,满身铜臭味,才会做这种事。

    一些事,若是李世民或是李治来做,他们或许会感到疑惑,或许会劝谏阻拦,但绝不会这般大肆冷嘲热讽。

    但因武皇在他们看来不是通过正当手段上位的,她就不该坐在皇位上,于是,当武皇做出一些让他们难以理解之事时,受到的阻碍格外大。

    最终,武皇顶着重重压力,到底是把这件事儿给办成了。

    商队从长安出发,运走了丝绸、茶叶等物,从陆地的另一端,或是大海的另一侧带回一箱一箱的金银、宝石、种子和动物,他们才终于不再说什么。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朝廷肉眼可见地变得富裕了起来,国内的物资也变得更加丰富。

    一些曾经诽谤过武皇的官员们,很快便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他们非但装作自己不曾说过反对武皇的话,还得想法子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中掺和一脚——尤其是那海上贸易。

    任谁都看得出来,航海贸易的利润有多丰厚。

    自从开辟了海外贸易航线之后,武皇出手是越来越阔绰,还有钱拿去给爱女拿去烧着玩儿,让李令月捣鼓这捣鼓那。

    这谁不眼红?在明显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他们何必跟利益过不去呢?

    这些官员倒是想自己出海,奈何造船技术掌握在武皇手中,且武皇已颁布了命令,严禁私自出海。

    凡是出海经商者,必须得到朝廷的许可,在出入海关之前,经朝廷官员检查,没有携带朝廷明令禁止带进带出的物品,才能出海经商。

    出海经商者,必须向朝廷缴纳赋税,相应的,朝廷也会派遣舰队来护送他们出海,避免他们半道上被海盗打劫。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为了自家的利益,自然不会再那么强硬地反对武皇。

    谁做皇帝,对他们而言有时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位皇帝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武皇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自然愿意听从武皇的命令。

    就这样,借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武皇经营起了一张复杂而强大的利益网络。

    这个网络最初是李令月在幕后替她建成的,但武皇凭着高超的手段,将越来越多的朝臣与勋贵们拢入了这张关系网中。

    丝绸之路能够给武皇带来如此巨大的利益,武皇自然对其十分看重。

    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武皇对茶叶自然也推崇了起来——要知道,在此之前,武皇非但不怎么爱喝茶,还有些厌恶茶水。

    她曾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①”

    李令月为了打消武皇对茶的偏见,可是花了不少功夫。

    现在,宫中之人上上下下,都离不了茶水。

    武皇也渐渐习惯了每日饮茶,当她听闻李令月消失的这一年半时间都没能好好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