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秦唐之好

170-1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秦唐之好》170-180(第12/16页)

,让人看不清深浅。

    岁月与连年的战争,让她周遭沉淀出了一种独特的气息。

    唯有她眉眼间的锐意,是朝臣们所熟悉的。

    个别活得久的大臣,甚至忍不住在心中将李令月与她的祖父进行对比。

    像,太像了。

    看着李令月,他们便仿佛看到了当初得胜归来之时,意气风发的天策上将李世民。

    不仅她的面容有那么几分肖似她的阿翁,连这驰骋天下的本事,也像了十成十!

    太宗陛下若是知道他后继有人,不知该多么高兴!

    唯一可惜的是,李令月不是男子,否则,就更像了。不过,李令月得天眷顾,又有着这样的本事,她究竟是女子还是男子,反倒不那么重要了。李唐的皇族宗亲中,就没有一个比她更有能耐的。

    老臣们深信,唯有李令月能将大唐带上新的高峰,就是不知道,他们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看到了。

    “参见太女殿下!”这个礼,他们行得心甘情愿。

    朝中新贵兴许不理解,他们为何会这般推崇李令月,唯有他们这些从旧时代中走过来的人明白,萤烛之光,怎可与皓月争辉?

    若是没有李令月,李显和李旦兴许也能做个守成之君。可既然有了李令月,他们哪里还能看得上那兄弟二人?

    与老臣们见到李令月时的激动相比,一些刚刚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官员,以及从地方升入京中的官员,则对李令月感到好奇。

    他们都听过李令月的事迹,可却是第一次见到李令月本人。他们对这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皇储,自然十分感兴趣。

    一些曾经与李令月打过交道的官员们,不管是与她亲近的,中立的,还是对她不满的,此时看向她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探究之色。

    在李令月屡立战功之后,她的地位与数年前相比,又不一样了。

    纵使大唐初期能人辈出,可近数十年来,功劳能够与李令月相媲美者,也寥寥无几。

    除非她犯下谋反大罪,否则,再无人可以动摇她的皇储之位。

    李令月的出现,在朝堂上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

    李令月似乎也预料到了朝中之人会对她十分感兴趣,她就这么大大方方地站在原地,任由周围人打量着她。

    当然,她也没忘了自家亲亲阿娘。

    “圣人,这些人,可否交由儿臣处理?”李令月目光熠熠地望向武皇。

    武皇:“你可是准备替这些人求情?”

    令月什么都好,就是这心肠太软了些。这些人可是想给她安上“大不敬”甚至“谋逆”罪名的,她竟也打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让武皇说,就该让这些人供出他们的“同党”,然后受尽折磨死去。

    武皇不愿当众驳斥李令月,使得李令月作为储君的威望受到损害。可她又想找个机会,让李令月狠下心来,否则,日后岂不是人人都要以为李令月软弱可欺?

    “并非如此。他们离间圣人与儿臣的母女之情,儿臣自然巴不得他们倒大霉。只是,直接杀了他们,也未免太便宜他们了,倒不如‘废物利用’一下。”

    “废物利用?”武皇等着李令月为自己解释。

    “我大周开疆扩土,得了不少土地。如今,吐蕃、北天竺和云南都很缺人。圣人不如将他们送去边疆为我大周发光发热,也算是让他们戴罪立功了。”

    “这些人一个个都只会摆弄他们那些权谋之术,让他们去边关能做什么?”武皇不屑地道。

    李令月看了那几人一眼,直将那几人盯得浑身发毛:“儿臣瞧着,这几个都是人才啊!他们既然这么擅长挑拨离间,怎么能只让他们留在长安城中,离间我们母女呢?该让他们打入敌人内部才对!”

    没有没用的人才,只有不会用人的君主!

    对她们来说,这几个人留在长安城是个祸害,那就让他们去分化地方豪强或者敌国的人呗。

    要是失败了,大周也没什么损失。万一有哪个人成功了,她们可就赚大了!

    武皇嫌恶地看了那几个人一眼:“若是他们出卖我大周的消息可如何是好?”

    这些人官职不高,知道的不算多。可他们毕竟身处长安城,知道的也不算少。

    “那就让他们自行选择,是要死在囚牢之中,还是戴罪立功吧!”李令月道:“他们这么汲汲营营的,不就是为了捞一些功劳么?若他们出卖我大周消息,圣人自然不会放过他们的家族亲眷,他们就是为了亲族,也得思量思量。”

    “倘若他们在边关或者国外立下大功,圣人可善待他们的亲族。待他们归来之时,圣人可对他们论功行赏!”

    李令月的话音刚落,那几名本以为难逃一死的官员立刻争先恐后地道:“臣愿前往边关,戴罪立功!”

    这年头,边关那些偏僻地儿可不是什么好去处。身子骨弱的官员,去的路上指不定就一命呜呼了。去了之后,官员们也未必能适应当地的气候。

    可对于这几名官员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在京城,他们必定会死,前往边关,他们还有一线生机。

    他们自然要抓住这一线生机。

    一旁的官员们称颂李令月既不失仁义,又足智多谋,竟然转眼间就想出了这么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

    他们这赞美是出自真心的,李令月能够让这件事就此打住,不让这件事又演变成一场牵连许多人的风波,他们实在是太感激李令月了!

    武皇的某些手段,实在是叫他们心中发寒。

    现在,他们只盼着李令月这个皇太女的话,在武皇心中的分量重一些,再重一些。

    武皇端坐于高处,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

    好半晌,她才道:“既然朕的皇储为你们求情,朕就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吧。”

    不少官员闻言,长长舒了口气。

    无论怎么说,这次的危机,他们总算是度过了。

    圣人这般肯听太女殿下的话,也不知未来,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不会再如从前那般提心吊胆。

    很多人尚未察觉到,在不知不觉间,他们对待李令月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179章 第 179 章

    武皇趁热打铁,道:“皇太女将我大周的疆域绵延至千里之外,且吐蕃、北天竺和云南都护府官员实际都由朝廷来任命,实在功不可没!若是武家和李家先祖泉下有知,定然会为有此后辈而自豪。依朕之意,择吉日加封皇太女为‘天策上将’,告祭李武两家的先祖,诸卿以为如何啊?”

    皇太女的功绩,的确担得起“天策上将”一职。且朝臣们又刚刚蒙受了她的恩惠,他们哪里说得出半个“不”字?

    他们只是心中感叹,武皇当真信任皇太女,竟令“皇储”和“天策上将”之职同时集中于一人之手。

    “天策上将”虽代表着无上的荣光,可背后终究还有一段“玄武门之变”,叫人心中忌惮,没成想,武皇竟是毫不在意。

    罢了,作为国君的武皇愿意将大权交到女儿手中,他们又能说什么呢?

    况且,武皇年岁已高,性子愈发阴晴不定,太女风华正茂又英明神武,由太女来掌权,他们也可稍稍放松一下紧绷的那根神经。

    拥李派对武皇的提议尤其满意,哪怕武皇现在说要立马退位,让皇储继位,他们也没什么意见。相反,他们还会乐见其成——武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