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秦唐之好

170-1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秦唐之好》170-180(第6/16页)

的都很粗糙,贵客不要嫌弃。”老妪的女儿有些局促地说道。

    因为常年在太阳底下种地干活,她看上去黝黑而又壮实。

    李令月接过她递过来的青稞,道:“不会,你们都很好。如果像你们这样勤劳的人家都过得不好,该感到羞愧的,是你们这里的统治者。”

    晚间,李令月婉拒了摩梭人的留宿邀请,带着她的亲兵们,站在这处人来人往的路上,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静静出神。

    许久后,李令月才道:“无论咱们是否赞同他们的生活模式,都不要去打扰或者干涉他们的生活,这是他们的选择。唯有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咱们再施以援手。”

    “过去,他们过着这样的日子,未来,他们的日子还将延续下去。”

    在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中,摩梭人所生活的村落,简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秩序和道德准则,也让李令月等人见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兴许也过着这样的生活。

    然而,随着蒙昧的破除,随着阶级的诞生,随着社会规则的不断完善,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

    他们从同一处来,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没有人能够看得清,这条道路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

    这晚,李令月收到了来自长安的加急书信。

    她原本以为,这封书信又是老生常谈,比如说,她家亲亲阿娘又催她回京之类的。

    这种事,她家阿娘可没少做。上回,她寻了个由头推迟了回去的时间,这回,她可得另寻个说辞,万万不能让她家阿娘看出她是在敷衍她……

    当李令月看完这封书信后,脸色瞬间就变了。

    陈茵见状,屏退了众人,问道:“殿下,发生什么事了?”

    “阿娘病危……”李令月艰难地将这几个字说出了口。

    她不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明明她上月跟武皇通信的时候,武皇还好好的。

    但她知道,她必须即刻赶回京城。

    越快越好!

    第174章 第 174 章

    “我回京之后,云南地区的军务,暂且由苏老将军管着。在朝廷正式发布诏书,任命云南第一任都护之前,云南的政务还得你帮着多操些心。”

    即使遇到了紧急事态,李令月也没忘了在离开之前先进行工作交接。

    云南才打下来,局势尚未稳定。若不是京城那边出了大事,李令月是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回京的。

    “殿下,军务我尚能说上几句话,您将政务交给我,这……您可真是在为难我啊!”陈茵一个头两个大。

    她在吐蕃与赤玛伦共事了几年,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寻常政务,她勉强能应付得来。可一旦遇到稍稍棘手一些的政务,她就不行了。

    反倒是老将苏定方,不仅有统兵之能,还有治理一方的经验。在陈茵看来,她和苏定方的岗位该换一换才是。

    李令月道:“苏老将军的理政之才比你强,性子也比你强硬。正因如此,他才不适合辅助逻盛,他与逻盛必然要起冲突。”

    “你与逻盛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我瞧着你们还算合得来。由你来辅佐逻盛,安抚人心,是最合适不过的。若有什么一时之间难以抉择的大事,你们三个再一起商量。”

    听到这里,陈茵也算是明白了。她这项工作的要点不是管理云南,而是替李令月在云南地区安抚人心。必要的时候,她还要担任苏定方与逻盛的中间人。

    这事儿,旁人做不得,只有深受李令月信任、且又能够领会李令月意思的她能做。

    一想到此处,陈茵不由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她在云南,就是李令月的代理人呢。

    “殿下放心,您交代的差事,我定会给您办的妥妥帖帖!不过,等到云南这边安定下来之后,我应该还是要回吐蕃的吧?”

    陈茵觉得,虽然逻盛为人也还不错,但她还是觉得跟赤玛伦打交道更舒坦些。

    “那是自然。等到孤回京上奏阿娘之后,就将北庭、安西、吐蕃、北天竺和云南几个地方的军区给正式确定下来。届时,你便是名正言顺的第一任吐蕃都慰。苏定方老将军则会成为第一任云南都尉。”

    陈茵听闻此言,便知晓李令月这是准备对“府制”动手了。

    如今,大周的府分为三种类型,府、都督府与都护府。

    这第一种府,军政大权和人口赋税完全在朝廷的管辖下,多设在内地。

    都督府与都护府,则多设于边关。

    都督府名义上是朝廷的辖区,且需要向朝廷纳税,实际上内部高度自治。

    都护府既不需要向朝廷纳税,朝廷也无权干涉当地的军政大权。朝廷只在都护府内驻扎一支军队,以此来震慑四方。

    然而,经过李令月的一番操作和干预,朝廷对北庭、安西、吐蕃、北天竺一个个都护府的掌控力大大提升。

    如今,这几个都护府的都护,都需要由朝廷来任命,都护的任期为五年,若是再将军政大权分开,朝廷对边关的掌控力便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唯有李令月能够做到的事。

    她若是将地盘打下之后,就直接回了京城,将地方事务全权交给他人来处理。那么地方上的统治,与过去相比,不会有任何改变。

    她用了许多年的时间,在边关巩固势力,加强朝廷对各大都护府的管辖权。待她回京之后,她还准备将这项政策延伸到其余都督府以及都护府。直至将边关所有都督府与都护府,彻底变为大唐直接管辖的府。

    李令月见陈茵领会到了自己的意思,便拍了拍她的肩:“好好干。日后,有你封侯的时候。”

    陈茵单论个人才能或者作战本事,未必能胜过苏定方、薛仁贵和刘仁轨之类的老将。

    但她是李令月一手培养出来的,对李令月既不缺忠心,又比其他人更能理解李令月的意图。

    李令月自然会觉得,还是陈茵等人用起来更加顺手。

    ……

    在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第二日一早,李令月便带着身边的一千精兵骑着快马匆匆出发了。

    她与武皇感情素来极好,骤然听闻武皇病重的消息,她自然心急如焚,恨不得立时便生出一双翅膀来,赶回长安城。

    可天家毕竟不同于寻常人家,李令月在赶回长安城的路途中,免不了要多一些思量。

    若是……等她赶回长安城时,阿娘已经遭遇不测,她该如何应对?

    虽说武皇按照历史,应该还有二三十年的寿数,但她的到来,毕竟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

    她心中盼着武皇安然无恙,可她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此时,她已经不是只有她一个人了,她的身后,站着一群人。他们的命运和前途,都与她休戚相关,她要为他们负责。

    这时候,李令月不免又回想起“公子扶苏”的旧事。

    原本她对这段过往印象并不深刻,但她专门跟嬴政提了一嘴,后来,嬴政为了警示她,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了一回,李令月就是想印象不深都难。

    她知道,京中始终有那么一群人,想要拥立她的兄长上位,换个从龙之功。

    武皇病重时,她不在京城,他们有很多动手脚的余地。

    她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