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120-130(第10/16页)

    “你别只顾担心凉州,以前你没来时不也过来了吗?而且,基本体系已经建成,后面再按这个流程招人,学个三四年也能把人手补上了。”

    人已经到了,再送回去好像也不现实。

    如三哥所说,凉州的医疗、教育、各项技艺的培养体系已在逐步完善,不拘出身,甚至还出钱补贴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培养出人才只是时间问题。

    “好,那我就多谢三哥了。”

    姜从珚再次认真看了遍名单,按她要求的,冶炼、农耕、教育、医疗、造纸印刷等几项的人才占了大头,还有一项勘探,人数虽少,却极为重要。

    要知道,原本羯族所在的地盘可是一个大宝库啊,煤矿、铁矿不仅储量大质量好,还容易开采,真开发出来,鲜卑的实力起码成倍增长。

    姜从珚有预感,鲜卑与梁国的盟约维持不了多久了,贸易随时会中断。

    去年打下羯族后,将大半男丁迁到了土默川种地,剩下一些女人和半大少年,还有少数被羯族奴役的汉人,拓跋骁将苏里留在那里坐镇,姜从珚后续也派了些人过去安抚,目前还算安分。

    尤其那些汉人,更是迫不及待表忠心,漠北王的可敦是汉人公主,听她的命令总强于被胡人压榨强。

    名单上有些人是她以前就熟悉的,有些是近两三年才培养起来的,听张徇细细介绍名单情况,姜从珚对整体情况更清晰了。

    说完这些,张徇喝了口茶润喉,忽然问道:“你现在是个什么打算?如果拓跋骁不满足于现状决定举兵南下,你到时要怎么办?”

    第127章 第 127 章 “所谓的血脉当真如此……

    “三哥是担心我会与大梁为敌吗?”姜从珚垂下眸, 目光虚虚地看着手上的名单。

    “你知道的,从前朝起张氏世代牧民凉州,没有一天不在跟胡人厮杀, 半数儿郎的归宿都是战场, 凉州大地都是用鲜血浇灌出来的, 况祖爷爷受太-祖恩泽,祖父也曾誓死追随昭文太子立志守护汉人江山, 不管现在的梁帝多无能,他也绝不允许胡人把屠刀举向汉人。”

    “祖父忠的不是君, 是他的义, 我只是怕到时拓跋骁真这么做, 你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张徇叹了一声。

    姜从珚虚散的眸光一点点凝起, 最终聚成一道明亮而坚定的眼神, 她抬起长睫, 定定地看着他:“三哥,时移世易, 变幻莫测,我也不知道今后的路会走向何方,但我能跟你保证,只要我在一天, 就不会允许拓跋骁随意屠杀汉人。”

    以后?她其实也想过以后要怎么办, 但事情发展到何种局面并非她能控制的,甚至, 她也不知道, 两年后拓跋骁原本命定的轨迹会不会被她改变。正是这份不确定,让她至今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只能摸索着走一步看一步。

    她第一次这么清晰地感受到, 一个人的升与陨,能对这个世界的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张徇道。

    这是他此前最担心的问题,若拓跋骁率军直攻梁国,以祖父的性格绝不会坐视不理,届时双方厮杀起来的话,长生奴又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拓跋骁并不是个弑杀的人。”姜从珚又道,“我想你应该知道他去年攻伐羯族那场战役,他只杀了参战的士卒和贵族男人,剩下的平民并未动他们性命,只被迁离原地去土默川种地而已。三哥,你常年跟关外匈奴、羌胡接触,你也知他们手段有多残忍,便是汉人自己内部斗争起来,流起血来又何止千万,相比他们,拓跋骁或许已经算得上仁慈了。”

    张徇摇头:“长生奴,你还是不懂,就算汉人间厮杀得再惨烈,于他们而言也是自己人之间的斗争,一旦外人想介入,他们是绝不可能接受的。”

    姜从珚皱眉:“所谓的血脉当真如此重要吗?”

    “是!”张徇毫不犹豫地答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八个字是绝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认知。”

    姜从珚卸了丝力,脊背往后靠在椅子上。

    或许她早已习惯了后世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她并不那么在乎血脉,在她看来,一个君主的性格、能力、能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远比所谓的血脉更重要,但时人不会这么认为,尤其是那些高傲的士族,他们绝不允许看不上的野蛮胡人骑在自己头上。

    并且,他们还会真心的认为这是为了大义。这种观念,短时间内是无法凭借人力扭转的。

    张徇见她有些低落,想了想道:“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

    “我把曲姚给你带来了。”

    姜从珚眼神一下亮了,直起身,“那你快让他过来。”

    “行,我就叫人去传话。”张徇当即招来自己的小厮,吩咐两句,又问她:“你只说有桩大生

    意要跟他谈,到底是什么,现在总能说了吧?”

    姜从珚微微一笑,看着他,“三哥急什么,你马上就知道了。”

    曲姚,右扶风人。

    六年前,曲姚之妻带着他儿子回家奔丧,路遇匪徒险些丧命,被姜从珚的人所救。

    这个儿子是他唯一的骨血,简直看得比眼珠子还精细,姜从珚救下他们的性命无疑是个天大恩情,曲姚找到她,痛哭流涕说要报恩,姜从珚顺势提出让他替自己购粮之事。

    凉州也有商队,但来往于大梁之间的并不多,尤其规模太大的话还会被梁帝盯上,加上交通不够发达,许多地方十分排斥外来人口,只愿跟熟悉的人行商,多有掣肘。

    曲家世代行商,根深叶茂,人手遍布大梁,粮、茶、酒、丝绸等都是他们交易的大头,同其余豪商一样,曲家也背靠着几个士族,早跟各处打好了关系。

    凉州土地荒凉,能产出的粮食并不多,便是军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只有战时才能供应饱饭,姜从珚一直在想办法搞粮食。

    选中曲姚,不为别的,只是她正好看过一篇细碎的资料,他中年丧妻丧子,族人也沦丧在匈奴的铁蹄下,后随朝廷南迁,他散尽家财为谢绍招募人手抵抗匈奴,成为当时广受称赞的义商。

    这样的义事很多,只是能被流传下去的只有那么一两个幸运儿,更多的人和事都消散在了历史的尘烟中。

    既然知道曲姚会丧子,姜从珚便早早命人去打听,一直暗中关注着,直到听说他妻子要带着儿子回家奔丧,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就是那个节点,加派了人手。

    果然,她的人从山匪手中救下了两人性命。

    曲姚一开始想以丰厚的金银来报答她的恩情,但她不要,她只请他用自己的人手帮她暗中购粮,所有粮资、车马费全由她付。

    他当然不愿意,这太危险了。

    “凉州地处胡人与大梁之咽喉,若无足够的粮草,战士们岂有战力,凉州儿郎为了大梁江山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你忍心他们因为粮食不够而丢了性命吗?况,凉州有失的话,大梁江山又能在胡人的马蹄下坚持多久呢?国土飘摇,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又岂有宁日?”

    曲家能成为一方豪商,自不会不懂政治,他很清楚凉州尴尬而艰难的处境。

    姜从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曲姚心中存着一份大义,终究还是同意了。

    这几年合作中,每年都替凉州购了三万石以上的粮食,很是出了力气。

    不到两刻钟,曲姚就过来了。

    这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一身半旧的细麻长袍,身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