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40-50(第3/23页)

,有外患不能在意内忧了。”

    宝音冷静下来,他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成年人三观已定很难改变,那就从小孩培养起,再过些年这些孩子长大,我就有了大量助手。]

    [还是要搞钱,有钱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才。]

    皇帝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真要是培养一批忠心的人,这可是一件好事。

    ***

    “……约定之日到来,范巨卿果然来了,后来张元伯死前遗憾未能再见范巨卿一面,托梦告诉范巨卿自己会在某日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问巨卿能否再见一面,范巨卿惊醒,悲叹大哭一场,赶去张元伯家正好赶上张元伯下葬,这便是鸡黍之交。”

    菜市口的露天茶馆,一个大大的棚子,一众茶客正一脸陶醉地听说书先生读小报。

    鸡黍之交念完,不少人都感叹两个人物跨越千年跨越生死的友情。

    “我以前只知道有八拜之交,却只听过管鲍之交,这段时间听小报了解了很多故事,以前都白活了。”

    这个成语小故事说完,说书先生停下来喝茶,茶客们交头接耳交流起来。

    冬日里无事,一些人便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有些人其实都看过小报了,还是喜欢凑这个热闹,总觉得这些故事从说书先生嘴里说出来有些不同。

    张吉午夹在人群中感叹,“这是行教化之事。”

    跟朝廷里视小报为水火之物不同,张吉午又发现了小报的优点。

    听多了忠义之事,民风何愁不能教化?

    喝茶润了润喉咙,说书先生咳嗽一声又继续念道:“下面是一则广告。”

    棚子嘈杂声弱了下来,足够听清中间说书先生的声音。

    “泰山煤铺开业大吉,原本三文钱一块,现在大促销只要一文钱!”

    棚子里一下热闹起来,冬日里最热门的话题不外乎每日烧的炭。

    这种天气,人在外面过一夜就得冻死,不烧炕是不可能。

    可这碳烧起来实在是让人心疼,今年冬天来得早,准备不充分,就只能看着煤价一日高过一日,有些家贫者购置的煤数量不足,只能省着点烧,一家人睡在一个炕上是再正常不过。

    一听报纸上有人打广告说是有便宜煤卖,不少人都心动了,纷纷跟说书先生打探地址。

    “煤铺子就在菜市口平时卖煤的地方,大家可以先去悄悄,几个人合伙定,要是凑给一千斤,人家还给送,不过只送到胡同口,剩下自己搬。”

    “这也行啊。”

    一听不需要自己拉车去拉,更多人心动了,还有人已经动身了。

    菜市口生活气息浓厚,这里是京师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学,沿街都是菜摊菜店,除了菜以外,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里也能买到。

    卖碳的铺子就有十多家,生活在这附近的居民闭着眼睛就能找到哪一家店。

    卖碳的铺子不少是西山煤窑开设。

    西山的煤窑并不是朝廷开采,而是煤商跟朝廷买了开采的牌照才有资格去开窑。

    当然百姓自己去私采也是可以,只是西山煤碳已经开采了几百年露天煤所剩无几,质量还很差。

    不是穷到一定地步,没人愿意去费那个事。

    瘸腿的老李跟着一众老伙计往卖碳的临街商铺走去。

    还没靠近就看见几辆板车停在了一家铺子前。

    那板车上堆放着圆圆的煤,等走近才发现这煤有点奇怪,并不是压成煤块的那种,而是中间有许多圆孔的煤。

    “这煤一块一文钱?”

    老李脸上满是失落之色,这煤比其他煤铺子的碳轻多了,他就知道怎么会有一文钱一块的煤。

    铺子的年轻伙计推开玻璃门走出来招呼人。

    没错,别人家的店还没用上玻璃窗,这家店门的上半边已经换上了玻璃。

    “老人家可是买煤?我们家的煤耐烧,一块煤能用三个时辰。”

    本来要转身的老李惊住,“小子,此话当真?”

    他又看了一眼板车上的煤,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煤能烧三个时辰。

    “不信?”伙计将门口的圆筒上的水壶提起来。

    老李这才发现水壶下面竟然是个炉子,炉子里一颗空心煤球正发出暗红的光。

    伙计笑呵呵道:“这最上面的煤球是我早上开门换的,不信你问问旁边摆摊的,我有没有换过?这都烧快两个时辰了。”

    有人说没注意,也有人点头说没看人换。

    一群人里有个格外倔强的老头。

    “你新换个试试,我们盯着看。”

    伙计笑呵呵将最底下还未燃烧完的碳取出来,又从板车上夹了一个放在最上面。

    大肚子水壶重新坐上去,伙计招呼一群老头,“大爷,进里面坐外面多冷。”

    老李跟着老伙计身后进了店,店内没摆放煤炭,倒是有不少跟外面一样的炉和水壶,还有不少带尾巴的铁锅。

    那铁锅比平常家用的要小不少,一看就知道是放在炉上用的。

    老李问:“小子,你把炉拎进来,放在外面我们也看不到。”

    门一关,可不就堵住了。

    “那我开半扇?”

    伙计拉开半边门,外面冷风一下吹进来,屋子仅有的一点热气也被吹走。

    “还是关上。”

    “对对,关上。”

    伙计笑呵呵带上门,就站在门边给几位大爷介绍。

    “闲着没事,我来跟几位讲讲,大家平日里用煤是不是非常费?我们家的蜂窝煤可是经过特殊技术改良过的,非常耐烧,温度也均匀,要是再买个炉子回去,这省下来的煤可就海里去了。”

    有老头子不认这个账。

    “小子,话不是这么说,我们烧炕做饭用的,这怎么节省?”

    伙计一拍大腿,“哎呀,我的大爷呀,一年四季,您总不能都烧炕吧?”

    “您看我家这炉这蜂窝煤,一天用下来也就四个,要是炒菜做饭得用猛火也就多用两个,算下来也比煤块便宜。”

    老李闷声道:“不划算,这煤没有煤块重。”

    人家煤块一个两斤多,这煤球三个还不一定抵上人家一个,算下来价钱也没便宜到哪里去。

    伙计看了看左右,神神秘秘道:“大爷,您要是定得多,一千个蜂窝煤,我们额外赠送一千个。”

    “定两千送两千五,定三千送四千。”

    “定的多送的越多,你们几位大爷商量一下,几人凑一凑不就够数了?到时赠送的再平分。”

    老李一下子心动了。

    加上送的这就比旁边的煤铺子便宜不少,他算了算,只要买一千个煤球再加上赠送的足够过一个暖冬了。

    “你说话算话?”几个老头子激动起来。

    这优惠力度也太大了!

    伙计忙示意他们小声一点,“这是一个人买一千才有的福利,我也是看几位大爷有眼缘,愿意让几位大爷凑一单。”

    老李给老友使了个眼色。

    这白占便宜的好事可不能错过,算一算比旁边煤铺子便宜一半了,哪怕是夏日也买不到这个煤价。

    “买了,我们几个人买三千,送四千对不对?每人分一千,小子,你们铺子有这么多煤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